濕、饑餓、病痛等因素。屬於情緒性哭鬧時,爸爸媽媽可安撫寶寶,使其漸漸入睡;也可置之不理,寶寶哭鬧累了,自然會睡去,一段時間後,寶寶會養成自己安撫自己,自己入睡的習慣。
及時提醒
如果以上招數都以失敗告終,就需要請兒科醫生幫忙,請他為寶寶開一種安全且無瘾性的鎮靜劑。當夜晚來臨,寶寶入睡的時間到了,你可以遵照醫生指導的劑量,喂寶寶吃藥。一般服用一周左右,寶寶就能養成習慣。這時,寶寶就不必依靠藥物了。
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朱泓稱,小孩夜哭原因多,如饑餓、缺鈣、生病、受驚嚇等都可能造成。她提醒年輕父母:如果嬰兒長時間夜哭,極有可能是生了病,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夜啼食療方:
啼哭是嬰兒一種本能性反應,因為孩子小,不會說話,只能用啼哭來表達要求或痛苦,如饑餓、口渴、尿布潮濕、疾病疼痛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些均不是所說的夜啼。所謂夜啼是指嬰兒每至夜間啼哭,而白天一切如常,體檢也無異常發現,即通常所說的"夜哭郎"。祖國醫學認為,夜啼的主要原因有:脾胃虛寒,寒痛而啼;心經積熱,熱煩而啼,以及晝有所驚,因驚而啼等。
1脾胃虛寒特點是每至夜間啼哭,伴有面色蒼白,四肢欠溫,腹部發涼、睡喜伏臥,食少納呆,大便稀薄。治療宜溫中散寒。
(1)蔥姜紅糖飲:蔥根2根,切斷,生姜2片,紅糖15克,水煎開3分鐘,熱飲頻服。
(2)骨關生姜煲:雞骨頭、豬骨頭各250克,生姜50克,入醋少許,加水炖煮1小時,取汁食用。
(3)饴糖糯米粥:粳米或糯米常法煮粥,將熟時入饴糖適量,並可入蔥絲、姜絲少許,頻服。
(4)韭菜飲:韭菜汁、姜汁各等份,開水沖服。
2心熱受驚此類在夜啼中最多見,特點是夜啼而伴有面赤唇紅,煩躁不安,睡中易驚,尿黃便干等。治療宜清心安神。
(1)紅小豆煮水代茶飲。
(2)蓮子飲:蓮子心3~5克或蓮子30~60克,煎水加冰糖代茶飲。
(3)蟬衣竹葉煎:蟬衣7個,竹葉1把,冰糖適量,水煎代茶飲。
(4)龍眼芡實粥:龍眼肉10克,芡實1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取汁頻服。
(5)冰糖百合龍齒飲:是將鮮百合20克洗淨,加龍齒30克,冰糖適量,文火煮汁,到百合熟爛為止,取湯汁代茶飲。
小麥粥:小麥30克,粳米60克,大棗5枚,同煮為粥,頻服 寶寶午睡和晚上睡覺時愛哭鬧有多種情況,我們要對症處理, 缺微量元素,血鈣降低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設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如果缺鈣,寶寶的鹵門就閉合得不好;如果缺鋅,一般嘴角都會潰爛。2、太熱、太冷3、太干燥,有鼻屎4、睡眠前玩得太興奮,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於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干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5、注意肛門外有無蛲蟲。6、很多媽媽看到寶寶晚上哭醒會以為孩子餓了,然後就給孩子喂奶,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這樣做反而會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習慣。7、積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飽也會導致睡眠不安。建議喂粥、面等固體食物應在臨睡前至少兩三小時喂,睡前再喝一點奶。8、母乳寶寶的戀奶。(這個很多母乳寶寶都存在的情況)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話,要注意: 盡量保持安靜的環境。當晚上喂奶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孩子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當喂完奶會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逐漸減少喂奶的次數,不要讓孩子產生夜間吃奶的習慣。10、如果寶寶因為夜裡想尿尿就醒,本人覺得應該給他用尿不濕,這樣不至於因為把尿影響寶寶睡覺。如果有用尿不濕的話,一定是尿不濕包得太緊。11、發現孩子有睡意時,及時放到嬰兒床裡。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著或搖著他入睡。那麼每當晚上醒來時,他就會讓你抱起來或搖著他才能入睡。12、不要讓嬰兒含著奶嘴入睡,奶嘴是讓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覺用的,若干孩子含著奶嘴睡著了,在放到床上前,請輕輕將奶嘴抽出。13、對4~6個月的嬰兒哭鬧,不要及時做出反應,等待幾分鐘,因為多數小孩夜間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鬧,父母應過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燈,也不應逗孩子玩、抱起來或搖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兩分鐘再檢查一遍,並考慮是否餓了,尿了,有沒有發燒等病兆等。 如果寶寶沒有其他不適的原因,夜裡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習慣了,如果他每次醒來你都立刻抱他或給他喂東西的話,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建議寶寶夜裡醒來時(應該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應該立刻拍拍他,安撫著想辦法讓他睡去。一般如果處在迷糊狀態的寶寶都會慢慢睡去。 大了,有時候夜裡也醒,還哼哼唧唧的。一開始老要去抱他,然後他就完全醒了,要好久才重新入睡。後來想是不是做夢呢,於是就在旁邊看著他,不去驚擾他,果然,一會兒,沒聲了,繼續睡了。14、被子或者睡覺姿勢不舒服15、分離焦慮(大家常說的怕生,英文叫separation anxiety).這個在寶寶9-18個月最嚴重,除了表現在依戀/不願分開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見生人,在陌生環境中自我保護意識強(我兒子的表現:在家裡活躍的很,一刻不停,又笑又叫,是個小霸王;一到外邊就表情嚴肅,不苟言笑,陌生人一逗就撇嘴要哭)外,就表現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輕,對外界警醒(我兒子除了經常半夜啼哭(但並不醒來)之外,有時在剛睡著後不久或早晨4,5點快真正醒來之前會翻身坐起來,看不到大人就哭,我一般抱起來哄哄拍拍,不到1分鐘放到床上能接著睡。但半夜他如果迷糊中哭起來,這一招沒用,只能等他自己鬧累了自己睡去)。書上也沒說什麼有效的辦法,因為這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階段(當然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就沒什麼問題),只是提了一些建議,希望有幫助:1。睡前哄,拍寶寶不要時間太長,在寶寶睡著之前離開,讓寶寶自己睡著。不要大人抱著睡著。2。白天要有一定長的時間和寶寶親密得玩,讓他/她意識到爸爸媽媽很愛她,會給他充足的關愛。3。和寶寶玩捉迷藏,讓ta意識到即便ta看不到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其實也在ta周圍。4。經常帶到外邊看看,不要天天悶在家裡,只熟悉家裡的環境。參考資料:ahref=".bbyin/q/postview.asp?qzid=62&tid=17240"rel=nofollow.bbyin/q/postview.asp?qzid=62&tid=17240/a 有時嬰兒吃得過飽,造成腹部不舒服;或吃得不夠,感到饑餓,也會哭鬧不睡。如屬這種原因,應該不斷摸索規律,使嬰兒吃得適量,不要過飽或過饑。 如果尿布尿濕了沒有及時更換,或衣服過緊、被子太厚,使嬰兒感到不舒服,他也會通過哭鬧不睡表示“抗議”。因此,應盡量給嬰兒穿寬松、柔軟的衣服睡覺,被子厚薄要適宜。尿布濕了應及時更換。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