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剛出生不到24小時小孩出現黃疸指數多少才算高正文

剛出生不到24小時小孩出現黃疸指數多少才算高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剛出生不到24小時小孩出現黃疸指數多少才算高
 
一般的儀器高於11-13屬於黃疸指數升高。
新生兒出生3-4天黃疸指數開始升高,10天到二周恢復到正常,一周左右最高。
 
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洩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一定時期裡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後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後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有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後遺症。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
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後者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
2.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後。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
3.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後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
4.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
5.母乳性黃疸:約占母乳喂養的0.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制作用,並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並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後果,診斷明確後不要終止母乳喂養。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後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於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怎樣識別新生兒黃疸?仔細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區別孩子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對於治療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來識別: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其特點: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②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④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⑤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1。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征: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③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⑤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並發膽紅素腦病,通常稱“核黃疸”,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因此,當孩子出現黃疸時,如有以上5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精心護理黃疸寶寶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時,父母要注意:(1)判斷黃疸的程度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干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2)觀察大便顏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3)盡早使胎便盡早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干淨,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高。(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洩。
 
手腳發黃,間接膽紅素偏高,可能是肝硬化慢性肝炎等,但是這個不可能突然而來的,而溶血性貧血也會引起手腳發黃,間接膽紅素偏高,這個可能性比較大,溶血性貧血常常由自身免疫引起的,也有由藥物和溶血細菌引起,請做一個血檢查,或血鐵檢查
 
先天性梅毒雖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若能做出早期正確診斷、采用有針對性的治療及護理,效果是可觀的。很多病兒都已康復出院,並且未發生各類嚴重並發症。

目前,治療梅毒的最好藥物是青霉素,10天為一療程,劑量遵醫囑,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頭孢三嗪,效果也較好。

新生兒先天性梅毒是指梅毒螺旋體由母體經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使胎兒受感染而發生的胎傳梅毒。臨床表現主要有三類:一是死產,胎兒全身各髒器有大量梅毒螺旋體,但此種類型較少見。二是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後4周內出現肝脾腫大、皮疹、黃疸、貧血等症狀,此類患兒死亡率較高。三是嬰兒出生時或新生兒期表現正常,在生後數月至數年出現症狀,如關節腫脹、假性肢體麻痺等。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新生兒時期體內膽紅素的累積而引起的皮膚鞏膜等黃染的現象。其病因復雜,病理性黃疸可導致膽紅素腦病(核黃疸)而引起死亡或嚴重後遺症。
  肉眼觀察,足月兒中約有50%~60%,早產兒約有80%可見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症狀之一,尤其是早產兒,它可以是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症狀,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現,嚴重者可致腦損傷。
  大多數新生兒可有不同程度的黃疸,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1、生後紅細胞破壞,產生膽紅素過多;2、肝酶系統發育不成熟,轉化處理間接膽紅素能力弱;3、肝膽系統排洩膽紅素能力差;4、腸道正常菌群未建立,致腸肝循環增加。早產兒生理功能更不成熟,極易發生黃疸且可致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多於生後3~5天出現,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長可延遲至3~4周。一般情況良好,血象及肝功能正常。無其他臨床症狀。
  大家要將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區分開來。新生兒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1.黃疸出現早,一般在生後24小時內出現。2.黃疸程度重,血清膽紅素早產兒>257umoyl(15mgldz),足月兒>7221umoyl(12.9mgldz)。3.黃疸發展快,血清膽紅素每日上升85umoyl(5mgldz)。4.黃疸持續不退或退而復現,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並進行性加重。五、血清結合膽紅素>34umoyl(21mgldz)。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簡單介紹如下:1.新生兒肝炎 2.新生兒敗血症及其他感染 3.新生兒溶血 4.膽道閉鎖 5.母乳性黃疸 6.遺傳性疾病等等。
  寶寶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黃疸的進展情況,若肉眼觀察寶寶的鞏膜及全身皮膚有一天比一天黃的跡象,大小便的色澤也不是很正常,寶寶又出現了拒食、嗜睡,肌張力減退等表現時,應立即就醫,以免程度加重引起核黃疸。
 
總膽紅素223.6umol/l大於221umol/l可以診斷病理性黃疸,5天的孩子膽紅素223。6屬於稍高一點,可以口服葡萄糖水、媽米愛、退黃湯看看,如果繼續升高,應該住院,否則,可以繼續口服葡萄糖水、媽米愛、退黃湯至黃疸消退。
 
1、這是各人汗腺分泌的差別,有些人汗腺多,自然流汗比別人多。但胖子總的來講是比瘦子容易出汗。皮虛的人也容易出汗。

記得出汗後多喝水,多補充電解質,因為越出得汗多,電解質越流得快。


2、因使用較多抗菌消炎藥,易致肺氣虛弱,而出現面色青白、出汗多(晚上特別明顯)


可給予健脾補肺的食物來調理身體,有待體質加強,從而提高抵抗力,自然出汗多的現象會減少:

1、泥鳅魚湯:先將泥鳅魚用溫水洗淨,去腸,用鐵鍋加食油煎至金黃色,加清水350毫升,煮至100-150毫升,加鹽即可飲湯。

2、糯稻根魚粥:先用糯稻根去掉沙泥,放入砂鍋中煮出水600毫升,備用,再用鲫魚一條(150克),洗淨,用鐵鍋煎至金黃色,然後與粳米一起放進砂鍋內,加入黃芪、浮小麥,加入已煮好的糯稻根水用慢火煮成粥,調味即可食用。

3、應急時,可選用“虛汗停”(藥店有售),一般飲上一盒有明顯見效。“玉屏風”也有同等的效果。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
 

一個月的寶寶鼻子老不通會不會引起鼻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