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補d後可同補鈣嗎正文

補d後可同補鈣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補d後可同補鈣嗎
 
鈣是兒童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物質,有的家長瞅准了這一點,常將鈣片作為“補藥”或“零食”長期給孩子吃,企圖從中補給兒童一個健壯的身體,其實這些作法是錯誤的。


營養學家指出,兒童對鈣的需求量並不大,1歲之內每天僅為500毫克,1歲以上逐漸增多,13歲以後達到1200毫克,與成人相似。只要堅持平衡膳食的原則,如每天吃1—2杯牛奶,加上蔬菜、水果、豆制品中的鈣含量也可足夠滿足人體所需,這就不必另外再補充鈣片。如果盲目進食鈣片,導致體內鈣含量過高,不僅造成浪費,還可致病。


就人體攝取鈣的問題,國內外專家的研究表明,兒童長期吃鈣過多會使血壓偏低,增加日後患心髒病的危險。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一個專家組對3—5歲間79名兒童對照觀察發現,攝取熱量為1000卡的食物中,每毫克鈣,就可使收縮壓下降2毫米汞柱。體內鈣濃度升高,就能成為多種疾病的禍根。如眼內房水中鈣濃度過高,可沉澱為晶體蛋白聚合,引起白內障而失明;尿液中鈣度過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結石,給尿路埋下隱患。尤其是在同時攝取較多維生素d時,可能會將肝、腎等重要生命器官像骨骼一樣“鈣化”,喪失功能,後果不堪設想。此外,體內鈣水平升高,可降低人的食欲,並抑制腸道對鋅、鐵、銅等元素的吸收,患上微量元素缺乏症。


因此,家裡的孩子是否需要補鈣,補多補少,家長應去請兒科醫生指導,決不可濫補。該如何給寶寶補鈣補鐵

首先,要明確寶寶是否缺乏營養素。對缺鈣的孩子最好先了解他的飲食情況,是否缺乏魚肝油(維生素d),含鈣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攝入得足量?寶寶有貧血現象,不是馬上補鐵,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貧血(一種先天性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是不是缺鐵性貧血,是不是炎症引起的,或者是鉛中毒導致的。現在食品極其豐富,含鐵食物也很多,如果寶寶是缺鐵性貧血,完全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從食物中獲取。

其次,各種營養素吸收有其特異性。給寶寶補充營養,要抓住不同營養素的吸收規律才能見效。鈣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腸,是一個需要能量的主動吸收過程,而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當飲食中含鈣較低或機體對鈣的需求增加時,腸道會立即活躍起來,主動吸收鈣。鈣的吸收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鈣的吸收率越高。鐵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腸。鐵吸收的特點是受三種反饋機制的影響,間歇性,小劑量補鐵,再加點維生素c和b2,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設法排除營養素吸收的干擾因素。不同營養素進入體內,機體吸收時,可能會互相干擾,所以要提高營養素的吸收效率,應該設法排除營養素在吸收時受其他因素的干擾。過去認為高磷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和丟失,所以先進的配方奶粉大都調整了鈣磷比例,使之有利於鈣的貯留。無機鐵和無機鋅之間有較強的競爭作用,互有干擾吸收作用。鈣、鐵、鋅都是以二價離子狀態被吸收的,腸道吸收時它們之間會互相競爭,最好不要同時服用。

另外,在補充鈣、鐵營養素時,還要注意避免有些飲食和藥物因素的影響。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會影響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膳食纖維,乙醇(酒類),四環素、肝素等藥物干擾鈣吸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時,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也不利於鈣的吸收。蛋黃中的卵黃高磷蛋白干擾鐵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類物質,不利於鐵的吸收;抗酸藥物會中和胃酸,有礙於鐵的吸收。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搜狐母嬰社區
 

4個月寶寶看什麼書比較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