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做請教一下應該怎麼做
當然能:)
牛*奶粥: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早晚溫熱服食,注意保鮮,勿變質。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髒。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由乳品加工廠生產的牛奶粥有多種配方,形成甜、鹹等不同風味。其殺菌時間短,營養損失少。 枸杞燒牛筋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工藝:燒枸杞燒牛筋的制作材料:主料:牛蹄筋(泡發)1250克,雞1500克,豬肘500克 輔料:枸杞子10克,火腿100克,蝦米100克,豌豆苗250克 調料:鹽8克,味精10克,白砂糖5克,胡椒粉1克,澱粉(豌豆)15克,雞油30克,料酒10克,大蔥5克,姜5克 枸杞燒牛筋的特色:汁黃味濃,軟爛可口。枸杞燒牛筋的做法:1.母雞、肘子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煮開,濾去浮沫,煮至5小時後改用大火炖成白湯。 2.牛筋用沸水煮軟洗淨,加工成長短一致的條,再用蔥、姜、料酒、水煮之,去其異味。將海米洗淨泥沙,用溫水泡軟。將枸杞放入罐內,加清水上籠蒸透。將豆苗掐尖洗淨待用。 3.取鋁鍋1個,墊好竹箅子,放入牛筋、火腿、海米,將用鍋煸出香味的蔥、姜放入,再倒入煮好的湯,調好口味,中火燒焖3小時左右。 4.待牛筋熟後挑去蔥、姜、火腿海米,將枸杞子放入原汁內,用澱粉25克(澱粉15克加水)勻芡,淋入雞油,盛入盤中,再將豆苗下鍋炒熟,圍在牛筋四周即可。食物相克豬肘: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鲫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荞麥、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過多茶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 用高壓鍋 湯水加入味道!蚝油辣椒老抽胡椒粉鹽可不要加哦要加糖 要根據自己的口味! 上氣32分鐘,再悶半小時!是不斬開的哦! 要是小塊的話!壓20分鐘就好了!不用悶~ 最好是紅燒 牛筋
牛筋 (《本草從新》)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蹄筋。 【功用主治】《本草從新》:"補肝強筋,益氣力,續絕傷。" 牛筋,即牛身上的筋也,富有韌勁。這當然好啦,可牛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認死理,不懂變通。所以牛筋就是太會認死理的意思。如,你這人真是太牛筋了。 牛筋的做法: 一、參芪蹄筋。 原料:蹄筋500g;蔥段4-5段;姜片4-5片;干辣椒3-5個;桂皮、大料、料酒適量。 做法: 1、蹄筋用高壓鍋壓一下,在鍋中放水(高於蹄筋2厘米即可),加入蔥段、姜片、干辣椒、料酒、大料、 桂皮,以開鍋冒氣後15分鐘為宜。 2、取出蹄筋,切小段。湯汁留用。蹄筋放入砂鍋內,加入原汁莫過蹄筋。 3、在砂鍋內放入人參切片3克(只能少,不能超過3克),黃芪5-6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炖煮30分鐘即可 。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呢,可以補氣益血,強筋健骨哦。 二、香辣牛筋
香辣牛筋 原料: 蹄筋600克、蚝油辣味鹵汁1鍋 制法: 1、蹄筋用水煮40分鐘後,撈起瀝干水分備用。 2、將蚝油辣味鹵汁煮滾後,放入牛筋,用小火慢鹵約60分鐘,可用筷子插入,如果能穿透的話,表示牛筋已入味,將牛筋盛入盤中,用少許香菜裝飾即可。 三、原料 水發牛筋225克,京蔥50克,植物油45克,料酒5毫升,味精1克,鹽2克,胡椒粉0.2克,醬油10毫升,澱粉6克,糖3克,湯70克。 做法 1、發好的牛筋用水過涼,改成條狀。京蔥白一剖兩開改成5厘米長的段。 2、用毛湯將牛筋出兩次水,浸上。 3、鍋上火入油,京蔥下鍋用小火煸至牙黃色取出待用。原鍋沖入湯,加鹽、味精、料酒、醬油、糖、胡椒粉,下入牛筋(瀝淨水),改用小火燒至筋糯,嘗好味,用水澱粉勾芡,下入京蔥段,推勻出鍋即成。 特點 金紅色、口味醇濃鹹鮮,蔥香四溢。 四、鹵牛筋的做法 材料: 牛筋、五香粉、小茴香、料酒、生抽、醬油 做法: 1、炒糖色,鍋中放油,放糖,待糖變成棕黃色後,將牛筋下鍋爆炒。 2、加料酒、生抽、醬油、五香粉和小茴香,然後加些湯炖。 3、其實牛筋已經很爛的,所以湯加的很少,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入味和收汁,待汁收干後關火。撒上香菜即可。 五、麻辣拌牛筋 材料: 生牛筋一斤、蔥2支、姜3片、八角1顆、酒2大匙、醬油3大匙、豆苗4兩 調味料: 大蒜屑1大匙、花椒粉1小匙、蔥屑2大匙、醋2大匙、醬油2大匙、辣椒粉1/2小匙、辣油1大匙、麻油1大匙、味精少許 1.將牛筋投入半鍋開水內燙煮1分鐘,撈出後切除皮膜及肥油等非筋部分,沖冷水洗 淨 2.燒熱1大匙油,煎香蔥姜後淋下酒及醬油,放下牛筋並注入開水6杯,用小火燒煮2 小時至牛筋夠爛為止 3.將牛筋夾出切成細條一寸長之小段 4.在一只碗內調和麻辣料後,放入牛筋及煮牛筋之湯汁半杯,仔細拌勻裝盤 5.青菜用油炒熟,加鹽少許調味,即可放在盤邊上桌 六、蘿卜炖牛筋 原料: 牛筋一斤半,切約一寸見方的塊在沸水中氽一下撈出;白蘿卜兩斤半(可依個人喜好增減)切約兩厘米見方的塊在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豆瓣兩大匙;八角一粒;香菜五棵;花椒二十多粒,冰糖或白糖一大匙,鹽適量。 做法: 1、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豆瓣、糖炒至呈櫻桃色。 2、加約兩斤水,再倒入除蘿卜外的其它所有用料,燒沸後撇盡浮沫倒進高壓鍋,壓三十分鐘 3、待高壓鍋冷卻後打開鍋蓋,倒入蘿卜,放適量鹽不再加蓋煮約十分鐘至蘿卜軟。 4、放適量味精鏟勻後起鍋,再撒上香菜即成。 一:推薦“干燒牛筋”
主料:鮮牛筋300克
配料:色拉油100克、二荊條泡椒8根、肉末50克、芽菜30克、大蔥60克、生姜片50克、花椒10粒、蒜苗80克
做法:
一:將鮮牛筋洗淨,加入花椒、姜、蔥、香菜、料酒,上籠蒸熟,再將牛筋切成條形待用;
二:將二荊條泡椒切成長短相同的段,肉末炒香,蒜苗切細,大蔥切成片待用;
三:鍋內放入色拉油,待油八成熟,下花椒粒、肉末、泡椒段、姜片、芽菜炒香。再加入高湯,放適量味精、雞精、胡椒粉、白糖、醬油等調料。然後再放入牛筋,小火燒煮3分鐘,加入蔥片,淋上香油即可盛盤享用。
特色:色澤紅亮,入口軟糯,為冬季佳品。
二:香辣牛板筋:
首先,將板筋整理干淨,不能帶一點油和附屬物,否則會影響口感。將整理好的板筋放入鍋中,加入香料(大概有二三十種,有些是韓國特有的。放狗肉料也行,但口感會差一些)先用中火炖一個小時,其間要不斷翻動和加水,以免沾鍋。改用小火再炖兩個小時,冷卻後順著板筋紋路切成1厘米長、2毫米寬的小段。在鍋內放少許油,待油燒至七成熱時,將切好的板筋放入油中翻炒一下,讓其稍硬些,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太硬則嚼起來費勁。
取一個盆,將白糖少許溶成水,放入炒香的芝麻,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辣椒粉、孜然粉、味精、生抽、食鹽等拌勻,然後將板筋放入其中攪拌均勻,即可裝盤上桌,菜色紅亮鮮香、讓人垂涎欲滴。 二樓所說的“牛筋”又叫“牛蹄筋”,並非樓主所說的牛板筋。牛筋是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蹄筋,它食用歷史悠久,口感淡嫩不膩,質地猶如海參,向來是筵席上的佳肴。
而牛板筋則長在牛背上,是牛背部兩塊連接全身運動肌肉的主大筋。因其質地堅硬、不易烹制,而數量又少之又少,一般都是棄之不用的。自從市場上有了新疆羊肉串,牛板筋才大量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我個人對牛板筋是情有獨鐘的,它雖說質地堅韌不易煮爛,但是烹調得當可是難得的美味呵。
做牛板筋沒什麼訣竅,就是小火慢炖,炖爛鈍透,就是烤羊肉串小販那裡出售的烤版筋也是要先用清水煮熟,才串成串現烤現賣的。
我自己做牛板筋時一般是和肉一起炖,操作時板筋上的肉不必清理干淨,帶點兒肉炖得才香呢。把板筋切成3—5厘米見方的塊,和肉一起放清水裡,加點八角、桂皮、蔥段、姜片和黃酒一起用小火慢慢煨制,到用筷子可以輕易扎透時就可以了。撈出來可以立即再加工,也可以凍在冰室裡隨吃隨作。
想吃醬香的,可以用清水先把甜面醬煮上10分鐘,至沒有生醬味了,再把黃酒、蔥段、姜片和肉料放進去,煮開後把清水炖好的板筋放進去,小火煨至酥爛,可以看到板筋兩頭的纖維絲絲可見,即可取出冷吃熱吃均可。我喜歡沒事兒時拿上一小塊兒,一邊看書看電視,一邊慢慢撕著吃,那種獨特的香味兒從童年一直飄到今天。
板筋也可以炸著吃:清炖的板筋晾干水分,撒上適量的鹽和胡椒粉稍腌制片刻,再撒上少量面粉裹勻。鍋裡放適量的油,五成熱時把板筋放進去,小火炸到表面焦黃即可取出,放吸油紙或餐巾紙上吸去表面的余油即可。
烤著吃是最普遍的方法,用竹簽串成串,放炭火或者電烤箱裡烤至焦黃,香氣四溢時取出撒上孜然碎粒和鹽、辣椒粉,獨特的新疆口味啊。 牛筋牛筋 (《本草從新》) 【來源】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蹄筋。 【功用主治】《本草從新》:"補肝強筋,益氣力,續絕傷。" 牛筋,即牛身上的筋也,富有韌勁。這當然好啦,可牛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認死理,不懂變通。所以牛筋就是太會認死理的意思。如,你這人真是太牛筋了。 牛筋的做法: 一、參芪蹄筋。 原料:蹄筋500g;蔥段4-5段;姜片4-5片;干辣椒3-5個;桂皮、大料、料酒適量。 做法: 1、蹄筋用高壓鍋壓一下,在鍋中放水(高於蹄筋2厘米即可),加入蔥段、姜片、干辣椒、料酒、大料、 桂皮,以開鍋冒氣後15分鐘為宜。 2、取出蹄筋,切小段。湯汁留用。蹄筋放入砂鍋內,加入原汁莫過蹄筋。 3、在砂鍋內放入人參切片3克(只能少,不能超過3克),黃芪5-6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炖煮30分鐘即可 。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呢,可以補氣益血,強筋健骨哦。 二、香辣牛筋 香辣牛筋原料: 蹄筋600克、蚝油辣味鹵汁1鍋 制法: 1、蹄筋用水煮40分鐘後,撈起瀝干水分備用。 2、將蚝油辣味鹵汁煮滾後,放入牛筋,用小火慢鹵約60分鐘,可用筷子插入,如果能穿透的話,表示牛筋已入味,將牛筋盛入盤中,用少許香菜裝飾即可。 三、原料 水發牛筋225克,京蔥50克,植物油45克,料酒5毫升,味精1克,鹽2克,胡椒粉0.2克,醬油10毫升,澱粉6克,糖3克,湯70克。 做法 1、發好的牛筋用水過涼,改成條狀。京蔥白一剖兩開改成5厘米長的段。 2、用毛湯將牛筋出兩次水,浸上。 3、鍋上火入油,京蔥下鍋用小火煸至牙黃色取出待用。原鍋沖入湯,加鹽、味精、料酒、醬油、糖、胡椒粉,下入牛筋(瀝淨水),改用小火燒至筋糯,嘗好味,用水澱粉勾芡,下入京蔥段,推勻出鍋即成。 特點 金紅色、口味醇濃鹹鮮,蔥香四溢。 四、鹵牛筋的做法 材料: 牛筋、五香粉、小茴香、料酒、生抽、醬油 做法: 1、炒糖色,鍋中放油,放糖,待糖變成棕黃色後,將牛筋下鍋爆炒。 2、加料酒、生抽、醬油、五香粉和小茴香,然後加些湯炖。 3、其實牛筋已經很爛的,所以湯加的很少,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入味和收汁,待汁收干後關火。撒上香菜即可。 五、麻辣拌牛筋 材料: 生牛筋一斤、蔥[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