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食和月食的過程
日全食和月全食的全部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偏食──全食──偏食。劃分這三個階段的是四個食相,即初虧、食既、生光和復圓。初虧是偏食的開始,食既是全食的開始,生光是全食的結束,復圓是偏食的結束。此外,在日食過程中,總有這樣一剎那:月球中心和太陽中心相距最近。同理,在月食過程中,總有這樣一剎那:月球中心和地球本影軸心相距最近。這叫做食甚。
4.日月食發生的規律
日食一定發生在朔(農歷初一),月食一定發生在望(農歷十五或十六)。由於月球繞地球運轉的軌道平面(白道面)和地球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平面(黃道面)不是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個約5°9′的交角,因此不會每個月都發生日食或月食。只有當朔(新月)或望(滿月)出現在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或月食。人們通過長期觀測日食或月食,發現了日食或月食的發生由一個規律,按6585又1/3(或18年11日左右)的周期重新出現。這個周期叫做沙羅周期,是古代巴比倫人所發現。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