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幾個月開始補鈣啊正文

寶寶幾個月開始補鈣啊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寶寶幾個月開始補鈣啊
 
由於小兒生長迅速,並且戶外活動少,曬太陽少,常引起鈣的吸收不足而導致各種缺鈣表現。小兒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髒,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小兒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現駝背。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缺鈣的表現各種各樣,家長應學會根據表現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來促進鈣的吸收。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小兒生長發育,需要合理的補充營養素。要各種無機鹽中,最容易缺乏的是鐵、鋅和鈣。因此一些家長常買鈣粉、鈣片給孩子吃。那麼小兒是否都需用要補鈣呢?

乳類和海產品中含鈣較多,每100克牛奶中含鈣102毫克,500毫升奶便可滿足3歲以下孩子一天的需用要量。母乳中的鈣吸收率優於生乳,因此母乳喂養的孩子較少發生缺鈣。水產品中的蝦皮、海帶、魚骨粉等都是良好的鈣質來源,每100克蝦皮含鈣多達成1760毫克。大豆含鈣也不少,但其表皮中含有較多的植酸,會妨礙鈣質的吸收,去皮後食用吸收率大大增加。有些蔬菜如菠菜含鈣也很多,如能先焯後炒,去掉部分草酸後再吃,也不失為鈣質的良好來源。

維生素d能大大促進鈣的吸收。如果單純補鈣而不補充維生素d,仍然無法避免佝偻病的發生。一般說來,兩歲以上孩子戶外活動較多,皮膚受陽光照射後會合成維生素d供人體利用,而且此時食物品種增多,鈣和維生素d的來源較豐富,同時生長速度較以前減慢,故佝偻病十分少見,一般不需要再額外補鈣。

同位素研究表明,腸道中過多的鈣將隨大便排出,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妨礙鐵和鋅的吸收,引起貧血和食欲不振。這是由於鐵、鋅和鈣都是二價陽離子,在腸道吸收時會互相拮抗的緣故,因此不能盲目地給孩子補充大量的鈣。

嬰兒期,1歲時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身長是初生時的1.5倍,這個時期的生長發育迅速,因缺鈣而發生佝偻病或佝偻病症狀的患病率很高,那麼0~3個月嬰兒怎樣補鈣?首先,提倡母乳喂養,母親補充鈣劑每天服用鈣片,每餐2片,必要時晚點心2片。3~4個月嬰兒,逐步添食米粉、蛋黃、菜汁菜泥,可將鈣片研碎,混在米糊中喂入,每天2片,大一點3片,逐步自己含服。

有關專家提醒家長,在給孩子補鈣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不要聽信誇大的承諾。因為鈣對人體的重大作用,有些商家利用人們對補鈣的渴望,在推出自己的產品時往往誇大其作用,給消費者以誤導。研究表明,各種鈣補品人體的吸收率只能達到40,而有的廠家將高達99以上的動物實驗結果直接用於人體吸收率加以宣傳,欺騙消費者。因此購買時必須弄清產品的鈣含量、吸收率、有無副作用等,不能輕信“高效、高能、活性”等詞。

不能過多地補鈣。補鈣雖然重要,但並非多多益善,對於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標准,要嚴格遵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人每日鈣的供應量。如果一個正常人每天超過2000克,不僅造成浪費,且還會產生副作用。

鈣鹽中vd含量並非多了就好。人如果每天服用400國際單位以上的vd,就有可能引起vd中毒,具體表現為食欲下降、惡心、腹瀉、頭痛等症狀,因此選擇鈣品時一定要注意它的vd含量。

兒童在補鈣的同時應補鋅、補鐵。鈣能抑制鋅的吸收,缺鋅可降低機體免疫能力,造成孩子多病,而患病又影響鋅和鈣的攝入和吸收,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孩子生長發育。鐵是構成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的主要成份,在體內參與氧氣的運轉,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人體內72的鐵存在於血紅蛋白中。


目前市場上鈣的產品很多,五花八門。但是鈣片以碳酸鈣的制劑含的鈣最多約40,吸收率也是39~40,但是因為它是無機鈣,所以對孩子的胃有刺
 
一般真正缺鈣的孩子多數為早產兒或巨大兒,這樣的孩子才需要補充鈣制劑。普通的孩子其實不需要專門補充鈣。有些家長知道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的吸收,因此經常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事實上,維生素d並不是營養品,過量服用後,長期積聚在兒童體內,會引起食欲下降、惡心和消瘦等症狀,而患血鈣和尿鈣的概率也可能增高,腎、腦、心和肺等髒器也有可能異常鈣化。少數孩子長期嚴重補鈣過量,還可能患上“鬼臉綜合征”:長著一張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兩眼距離甚遠,表情也怪異。這類孩子往往還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髒雜音等疾病。一般而言,6個月以前的嬰兒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鈣,6個月以後的嬰兒每日需要400毫克的鈣,而在配方奶粉裡,每800毫克的奶粉已經有600毫克的鈣含量,這已經足夠滿足一個正常嬰兒每日的鈣需求量。對於不明顯缺鈣的孩子可以通過豆制品、奶制品和魚肉等食物來補充,並且配合陽光的紫外線作用。曬太陽和戶外運動是最好的天然鈣制劑,上午10點和下午2點的陽光是最適合孩子的。把鈣片碾碎後混在牛奶或食物裡喂孩子,也是不妥的做法。在一般情況下,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只能吸收20%,其余的經過消化後會排出體外。如果喂奶時喂鈣片,奶和鈣很容易相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喂奶後1—2小時,胃內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後再給孩子喂鈣片。
 

小孩牙齒長得慢是不是缺鈣造成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