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孕婦感冒咳嗽怎麼辦正文

孕婦感冒咳嗽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感冒流行時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則可依不同症狀給予藥物治療以減輕不適。
感冒病毒最易經由鼻咽腔分泌物傳染,預防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多洗手,不要共享毛巾。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部分患兒活動後會出現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伴隨症狀有:哭鬧不安、喝水進食嘔吐、嗜睡不宜喚醒、面色口唇發绀等。
小兒下呼吸道感染好發於秋冬季節,因此在這個時期要加強體格鍛煉,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增強肌體耐寒能力;注意營養合理搭配,嬰幼兒期及時添加輔食,防止營養不良及佝偻病;預防呼吸道反復感染,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及傳染病病人。
小兒得了下呼吸道感染後,要及時上醫院用抗生素治療。吃些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多喝水,注意補充維生素。對煩躁不安或伴有高熱者給予鎮靜及降溫治療。
[編輯本段]中醫有效防治小兒感冒
寶寶患感冒後,如果症狀不重、沒有發熱,可根據出現的症狀和表現,在家中向醫生咨詢,並在醫生指導下酌情服用一些中成藥——
妙招1服用中成藥
1.風寒感冒:常表現為發熱較輕,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歡讓媽咪抱在懷裡。同時,寶寶流清水鼻涕、咳嗽陣陣、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兒感冒沖劑、午時茶、柴防沖劑等藥物,劑量遵從醫囑。
2.風熱感冒:常常發熱較高、汗多、口唇紅、咽干痛,鼻塞有黃鼻涕,咳嗽聲音重濁,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黃膩。可使用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藥物,劑量遵從醫囑。
妙招2施行中醫推拿法
發熱: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
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
咳嗽:捏擠天突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各50-100次。
妙招3使用家居驗方
1.香菜根、蔥根各15g,煎水後加適量冰糖代茶飲。
2.白菜根20g、生姜3片、紅糖60g一同煮水,熱飲。
3.鮮蘆根30g,煮水代茶飲。
4.咳嗽有痰的寶寶,可以用生梨煮水喝。
家中常備治療小兒感冒的中成藥
因為小兒服藥比較困難,所以在處方用藥時應力求應用劑戛小、療效高的藥物治療。這樣,中成藥在兒科疾病中,使用就比較廣泛,並且有些劑型如丸、散等,還可以調在乳汁、蜂蜜或粥內服用。現將家中常備的治療小兒感冒的中成藥簡單介紹如下:
(1)九寶丹:具有發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於風寒感冒,症見怕冷發熱、頭痛肢酸、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丸(每丸3克,日服2次、溫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2)妙靈丹:具有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小兒外感風邪、肺胃蘊熱引起的頭痛、發熱、怕冷、無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腫痛、氣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紅,甚至高熱不退,出現驚風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療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藥。每服l丸(每丸重1。5克),日服2次,薄荷煎湯或溫開水送下。
(3)小兒感冒沖劑:能夠清熱解表,主要用於小兒感冒發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應用。日服2次,每袋24克。1歲以內每袋分4次服,1一3歲每袋分3次服,4-7歲每袋分2次服,8-12歲每袋1次服。溫開水沖服即可。
(4)小兒保元丹:具有清熱解表、鎮驚化痰之功。適用於小兒感冒風寒、痰熱內閉引起的:怕冷發熱、無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氣促作喘、面赤唇紅,甚至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療小兒感冒未解、裡熱熾盛引起的高熱喘促為主症的常用中成藥.每服1丸(每丸重0。9克),日服2次。薄荷、鉤籐煎湯或溫白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5)回生救急散:簡稱救急散,大瓶重3克,小瓶重1。2克。該藥具有清熱解表、鎮驚化痰的作用。適用於小兒內有積熱、傷風感冒引起的身熱無汗、咳嗽痰盛、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煩躁不安,甚至驚風抽搐等症。是治療小兒感冒發熱的常用成藥。尚可用於流感、肺炎喘嗽、隱疹不透、急熱驚風等症。每服0。6克,日服2次,溫開水沖服。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6)小兒至寶錠,簡稱至寶錠,是治療小兒感冒挾滯的常用成藥之一。該藥能夠清熱導滯、祛風化痰。適用於外感風寒、停食停乳引起的發熱、咳嗽痰多、嘔吐惡心、不思飲食、大便酸臭、手心發熱、煩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5克,每服1丸,日服2次,焦三仙煎湯或溫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7)牛黃鎮驚丸:是治療小兒感冒挾驚的主要成藥之一。為蜜丸,每丸重1。5克。該藥具有清熱鎮驚、散風化痰的功能。適用於小兒素有內熱、感受外邪、痰熱內閉引動肝風所致的頭痛無汗、高熱不止、痰涎墮盛、氣促作喘、煩躁不寧、睡中驚惕,嚴重者可出現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薄荷煎湯或溫開水送下。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8)香蘇正胃丸.又叫香蘇正胃丹。亦為蜜丸,每丸重1。5克,是治療小兒暑濕外感兼挾傷食停乳的常用成藥。該藥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滯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節貪涼飲冷所致的發熱怕冷、嘔吐、腹瀉、不想吃飯、尿少、腹痛、腹脹等症,均可應用。每服1丸,日服2次;用溫開水送服。周歲以內小兒用量酌減。
感冒時少吃抗生素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每當感冒、咳嗽、嗓子痛時,就開始服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療。筆者自己也不例外,曾經一度我很信賴抗生素類感冒藥,因為它的效果確實是看得見的。
但英國政府前些年開始卻禁止醫生為小病小災開抗生素,這是為什麼呢?
位於英國的著名的健康和臨床醫療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就向大眾指出:消炎藥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沒有必要的,有時它們不但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反而容易導致帶有超強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超級病菌的蔓延。
英國還出台了相關的行醫規定:英國醫生不得向患有耳部感染、咽喉腫痛、扁桃腺炎、支氣管炎、感冒、咳嗽等輕微病症患者開抗生素。因此,醫生不得不打發他們回家休息,最多給他們服用一些止痛片。
更有甚者,英國國家部門曾耗資數億英鎊推出一系列廣告和宣傳活動,向人們宣講抗生素無益於感冒和咳嗽的治療。
[編輯本段]感冒的其他意思
網絡用語
意思是對某事物有感覺、有興趣或很在乎很敏感的意思。
不感冒:意思就是對某事物沒什麼感覺,沒什麼興趣。
感冒分類介紹
"流感"、"感冒"、"傷風"、"上感"、"夏季流感"我們統統稱之為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極易變異,往往造成暴發性流行或大流行,三年一個流行高峰。發病人數多、全身症狀重,嚴重影響健康和勞動力。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型,是指鼻、鼻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大部由病毒引起,部分為細菌所致,其包括:普通感冒、急性咽-喉-氣管炎、疱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及細菌性咽-扁桃體炎五種疾病。祖國醫學稱"傷風",兩個病名內涵一致。其主要病原體是鼻病毒,其次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柯薩奇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並細菌感染,以鼻咽部炎症為主要表現。
夏季流感,由柯薩奇病毒及埃可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但症狀較輕,常發生於夏季,多見於兒童,通常無暴發或大流行。
方言
意思是對人或事物有好感。例如:他愛吹牛,我對他不感冒。
[編輯本段]感冒並發症
天氣漸漸變冷了,兩歲的棒棒前幾天受涼患了感冒。經過一周治療,流鼻涕、打噴嚏、發燒等症狀消失了,但是一讓他洗臉,棒棒就會大哭大鬧。醫生發現,棒棒患了中耳炎。
井水咋就犯了河水
正常情況下,耳朵、眼睛和口腔、鼻腔是相通的,連接中耳與呼吸道的通道是咽鼓管,連接眼部與呼吸道的通道是鼻淚管。咽鼓管開口在咽部,當打哈欠或吞咽時,咽鼓管開放,有少量氣體進入中耳,維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鼻淚管開口在鼻部,在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的淚液可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由於小兒生長發育尚未成熟,咽鼓管比較短且直,感冒後,炎症極易波及短而直的咽鼓管,進而累及中耳。在門診耳鼻咽喉科就診的中耳炎小患者中,80%以上的是感冒導致的。
早期防治保護聽力
如果中耳炎沒有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療,就能發展成為慢性中耳炎,不僅治療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如果發展為化膿性、滲出性中耳炎,可嚴重影響孩子的聽力。因此,在此提醒家長,孩子感冒後要留神觀察他的耳朵,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檢查治療,以防因為中耳炎治療不及時而導致聽力下降。
【天氣多變合理藥膳防感冒】
感冒的主要臨床症狀是發熱、頭痛、流涕、噴嚏、周身酸痛等。辨證可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大類。風寒感冒的主要臨床症狀為惡寒、發熱、無汗、苔白等;風熱感冒的主要臨床症狀為輕微惡寒、發熱、有汗、苔黃等。亞健康者、老年人、兒童、體弱者易患。患上感冒後,除要服用有針對性的抗感冒藥以外,食療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因為感冒多伴有發熱,所以應多飲水,每天攝入液體總量在2500~5000毫升之間,有助於退熱發汗,排除毒素。可飲用開水、清淡的菜湯以及新鮮的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藕汁等,稀粥、蛋湯、牛奶、豆漿也可。亦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
患感冒時可有腹脹、納差、腹瀉、便秘等胃腸機能失調症狀,因此飲食應素淨、清淡。佐餐則宜選用各種醬菜、豆腐、肉松等清淡食品。應忌食油膩、油炸、黏滯、鹹辣、過硬及海腥食物。
下面列舉幾種對治療感冒有一定作用的藥膳供大家參考。
感冒也是一種急性傳染性鼻炎,俗稱“傷風”。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狀病毒和鼻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從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並傳播,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如受涼、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煙酒過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響呼吸道暢通等,容易誘發感染。感冒發作後繼發細菌感染。感冒起病時鼻內有干燥感及癢感、打噴嚏、全身不適或有低熱,以後漸有鼻塞、嗅覺減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腫、有大量清水樣或膿性分泌物等。若無並發症,病程約為7~10天。
因為病毒生存在人體細胞內,世界上沒有藥物可以直接殺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體免疫系統。所以感冒應以支持療法為主,特別注意休息、大量飲水、飲食清淡。這可給免疫系統充分的體力支持。
感冒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但是千萬不可隨便使用藥物治療。在人體免疫系統殺死病毒後,絕大部分感染會自動痊愈。盲目藥物治療會增強細菌抗藥性,也不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發揮正常的作用。
“感冒”一詞源出官場
翻遍中醫經典,均無“感冒”一詞。說來別致,該病名的直接源頭不在醫家,卻在官場。南宋年間,館閣(中央級學術機構)設有輪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閣員值宿。當時值班閣員開溜成風,開溜的名堂,代代閣員約定俗成,在值班登記簿上均寫為“腸肚不安”。
一位名叫陳鹄的大學生,硬被拉去館閣值宿。他開溜時,偏不循例照寫“腸肚不安”,卻標新立異大書“感風”二字。
陳鹄之所以發明出“感風”這個新奇用語,自有客觀原因。在很長時期內,中醫對病因的表述都不規范明晰。南宋醫學理論家陳無擇首次把引致百病的病因區分為外因、內因、不內外因三大類;就外因而論,又區分為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反常氣候變化。陳鹄對他的同時代人陳無擇尚未獲得張揚的新學說顯然已有了解,故而在開溜時能夠賣弄小聰明,隨手借來六淫之首“風”,並前綴以“感”——感者,受也。
陳鹄所創先例,為其後數世官場不時因襲,迨至清代,卻發生突破性形變。
卻說清代官員辦畢公事請假休息,例稱請“感冒假”。“冒”——透出也。“感冒假”作為一個意義總體,可作如是闡釋:本官在為該公務操勞之際,已感外淫,隱病而堅持至今,症狀終於爆發出來!故而不得不請假將養。
[編輯本段]基本概念
感冒(commoncold)又稱傷風、冒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水痘會不會傳染給一個月大的新生兒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