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子是不是要不能洗澡?還有怎麼樣才能不受寒氣,聽產熏澡管用,這個真的有用? 1、環境:產婦居住的環境要安靜、舒適、陽光充足、室內還要定時通風(但要避免對流風),以保證空氣清新、給母嬰提供足夠的氧氣。新鮮的空氣能消除產婦的疲勞和有助於身體康復。
2、休息:產後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否則產婦會出現焦慮、疲倦、精神抑郁、還會影響乳汗的分泌。此外,每天爭取能有10個小時的睡眠,睡時要采取側臥位,利於子宮復原。
3、飲食:由於分娩時體力的消耗,再加上腹部肌肉的松馳,所以產後胃腸道蠕動能力較弱,因此產後最初幾天應吃些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要多喝湯類,有助於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哺乳的產婦還要補充含鈣的儀器或者鈣劑。飲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還應適當加餐。
4、產後的活動:產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8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產後體操有助於形體恢復。
5、清潔與衛生:產婦的個人衛生十分重要,要勤洗澡、勤換內衣,保證皮膚清潔干燥,如有會陰切開,傷口尚未拆線,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陰,飯後要漱口,按時刷牙,注意口腔衛生。
6、注意惡露的變化:產後陰道排出的分泌物稱為惡露,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子宮蛻膜和黏液。惡露的顏色由血性逐漸變淺,量也逐漸減少,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干淨。
7、月經的恢復:哺乳者月經會推遲,大約8周-10周恢復月經驗;有40%不哺育的產婦於產後6—8周月經來潮;只有10%--15%的哺乳婦女在產後6周月經來潮。
8、產後復查:產後復查的目的是觀察產婦的身體是否恢復正常,接受健康教育和避孕指導,一般在產後6周—8周進行。只有產後檢查正常了,才能恢復工作。
9、性生活與避孕:產後生殖器恢復到非妊娠狀態大約需要8周的時間,所以一般2個月後才能有性生活,否則會引起產褥感染,約有20%的哺乳者月經未恢復,表現為閉經,但卻可以排卵,甚至妊娠,故仍要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方法以工具避孕為宜,如陰莖套、宮內節育器等。不哺乳的產婦可以口服避孕藥物,因為復合型避孕藥中領導有雌激素成分,可以抑制乳汁分泌。 坐月子期間是可以洗浴的!
產後可以照常洗澡。及時的洗澡可以保持汗腺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排出,還可以調節植物神經,恢復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洗澡的方式早期以擦浴為宜,1個月後可以淋浴。產褥期千萬不要洗盆浴,因為產後在子宮腔、陰道、會陰等處都不同程度地留有創面,洗澡用過的髒水可以灌入生殖道及其創面而引起感染。所以不能盆浴。洗澡時室溫以34—36℃,水溫以45℃左右為宜,浴後要迅速擦干、穿好衣服,以免受涼
可以洗澡,但產後洗澡時應注意保暖,以防風、寒、暑、熱乘虛而入。夏天的浴室宜空氣流通,洗澡水與人的體溫相宜,37度即可,不可貪涼,洗澡後,不要立刻把濕頭發扎成辮子,不可立即睡覺,否則濕邪侵襲會導致頭痛、頸痛。過分饑餓或剛吃飽時都不宜洗澡,最好洗淋浴。
民間有種說法,認為“坐月子”要整天臥床休息,其實這對產婦有害無益。產婦在經歷了分娩這一過程後,體力消耗很大,身體虛弱,感到很疲勞,因此要注意休息。
同時,產婦也要進行適當的活動。一個健康的產婦(包括做了小的手術如側切等),在產後24小時即可下床在室內活動,早下床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的愈合,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從而減少感染的機會;同時,還可促進腸蠕動,以及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復,使大小便通暢;此外,還可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促進盆底肌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等。
提倡早期下床活動,指的是輕微的床邊活動及產後保健操等,並不是過早地進行體力勞動。在產後6周內,嚴禁提舉重物和較長時間的站立或蹲位。勞動過早、過重,得不到適當休息,不僅會延長全身康復的過程,還可能發生子宮脫垂。因此,產褥期既不能長期臥床,也不能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
注意均衡的飲食,尤其要攝取富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品,如蛋、瘦肉、菠菜、豬肝等。其次要注意不可立即服補酒,如麻油雞酒、人參、當歸藥酒都宜在一周後才食用,因為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增加出血的問題。產後仍然必須對各種食物在數量上、質量上以及相互搭配上作出合理安排,以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和纖維素的需要。為了促進產後的康復,飲食調整應注重以下幾點: (1)蛋白質是抗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如攝入不足,則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工流產後半個月之內,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給1.5克~2克,每日量約100克~150克。因此,可多吃些雞肉、豬瘦肉、蛋類、奶類和豆類、豆類制品等。 2)產後,由於身體較虛弱,常易出汗。因此補充水分應少量多次,減少水分蒸發量;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維生素較多,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此,也有利於防止便秘。 (3)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適當限制脂肪。術後一星期內脂肪控制诿咳?0克左右。行經紊亂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這類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增加月經量,也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首先要保證優質蛋白質、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供給,尤其是應補充足夠的鐵質,以預防貧血的發生。食物選擇既要講究營養,又要容易消化吸收。可供給鮮魚、嫩雞、雞蛋、動物肝、動物血、瘦肉、大豆制品、乳類、大棗、蓮子、新鮮水果和蔬菜。不吃或少吃油膩生冷食物,不宜食蘿卜、山楂、苦瓜、橘子等有理氣、活血、寒涼性食物。應多吃易於消化99食物。補養的時間以半月為宜,平時身體虛弱、體質差、失血多者,可酌情適當延長補養時間。 產後食療方 (1)雞蛋棗湯。雞蛋2個,紅棗10個,紅糖適量。鍋內放水煮沸後打入雞蛋臥煮,水再沸下紅棗及紅糖,文火煮20分鐘即可。具有補中益氣和養血作用。適用於貧血及病後、產後氣血不足的調養。 (2)荔枝大棗湯。干荔枝、干大棗各7枚。共加水煎服,每日1劑。具有補血生津作用。適用於婦女貧血及產後體虛的調養。 (3)豆漿大米粥。豆漿2碗,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淨,以豆漿煮米作粥,熟後加糖調服。每日早空腹服食。具有調和脾胃、清熱潤燥作用。 4)乳鴿枸杞湯。乳鴿1只,枸杞30克,鹽少許。將乳鴿去毛及內髒雜物,洗淨,放入鍋內加水與枸杞共炖,熟時加鹽少許。吃肉飲湯,每日2次。具有益氣、補血、理虛作用。。 (5)糖餞紅棗。干紅棗50克,花生米100克,紅糖50克。將干紅棗洗淨後用溫水浸泡,花生米略煮,去皮備用。棗與花生米同入小鋁鍋內,加水適量,以文火煮30分鐘,撈出花生米,加紅糖,待紅糖溶化收汁即成。具有養血、理虛作用。適用於產後貧血或血象偏低等
產褥期(月子裡)因機體血脈空虛,氣血運行不暢,稍為勞累或感受風寒外邪即易發病。腰痛、肢體關節酸痛麻木可謂常常見到。它們的自療方法雖然類似於日常的筋骨酸痛痺症,但應該突出“虛”這個本質。補益中兼以舒筋活絡。
自療注意事項
(1)產婦毛孔松弛汗出較多,切勿捂汗,宜勤擦或及時更衣。 (2)產房空氣要清新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以免風寒入侵。 (3)雖然提倡產後四點起床,但也宜量力而行,勉強過早起床活動,久坐久立,甚至操持家務,容易損傷筋骨導致肌體酸痛。 (4)提倡洗澡。但應該選用擦浴,慢慢再淋浴。水濕宜稍高於皮膚,浴室氣溫接近體溫,謹防著涼受寒。 (5)夏季仍宜穿長衣褲(薄型布、綢質)。空調控溫不宜過低,以皮膚略有汗出為妥。空調房也宜有通風口,電扇只能吹轉彎風。 (6)忌進生冷食品、包括水果、汽水、飲料。產後2周內更宜注意。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青娥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本方偏重於腰內空痛、酸痛、腳膝酸軟的腎虧者。 (2)補腎強身片,每次4片,每日2次。溫水吞。本方偏重於腰內空痛、酸脹、腳膝酸軟的腎虧者。 (3)產靈丹,每次1-2粒,每日2次,溫水吞服。 (4)祛風天麻丸,每次1-2粒,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杜仲30克、紅棗12克,煎湯服。每日1帖。 (2)五加皮9克、川斷12克、木瓜12克、懷牛膝12克、當歸10克、紅花6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桑寄生10克、白芍10克、杜仲12克、懷牛膝10克、川芎6克、當歸10克、人參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飲食自療法 (1)生米仁60-100克、雞血籐30克,先煎藥取汁,再燒米仁至酥加糖食用。 (2)母雞1只、桑枝30克,共煮,吃雞喝湯。 (3)芝麻50克、胡桃肉50克、豬肚1只,共煮食。 (4)豬腰子2只(或羊腰子2只)、杜仲10克,共煮,食腰喝湯。用於產後腰痛。 4.外治自療法 (1)桑枝30克、獨活15克、桂枝10克、生姜3片、當歸尾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煎汁浸多層外敷於痛處,保濕半小時,每日2次。 (2)生川草烏各15克、樟腦10克、桂枝10克,浸入白酒,1周後可用。敷於疼痛處15-30分鐘。每日1次。 (3)香桂活血膏或麝香虎骨膏貼於疼痛處。 (4)皂角60克、頭發15克,水煎熏洗腳痛處,每日多次。用於產後足底、足跟痛者。 不要洗澡,對身子不好的 產婦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因此產後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 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期間內作適度的運動與休養、恰當的食補與食療,能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氣血經過調理也都能恢復,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 二坐月子的基本原則為何?1慎寒溫 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應做好適當的調整,室內溫度約25~26攝氏度,濕度約50%~60%,穿著長袖、長褲、襪子,避免著涼、感冒,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2適勞逸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後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臥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3勤清潔 頭發、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4調飲食 前面三項每一個人都沒有差別,飲食方面就有個人體質的差異性,應該有所不同;再者,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膚癢、胃痛等等疾病發生,飲食與藥物就必須改變。古代由於環境簡陋,生活條件差,又沒有電器設備,因此規定較嚴,而有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的限制,現代人不必如此辛苦,但是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 三坐月子的料理一定要加酒嗎?坐月子的料理應該加姜片同煮,同為生姜有溫暖子宮、活絡關節的作用;酒的作用是活血,有助於排惡露,若惡露已經干淨,食物仍然用酒烹調,可能導致子宮不收縮、淋瀝不盡。 四人參大補元氣,為什麼坐月子期間禁止服用?人參補氣止血,剛生產完的住院期間,正在開始排惡露,若服人參(高麗紅參)會使得血暈變少,惡露就難以排出,導致血塊淤滯子宮,引起腹痛,嚴重的還會有胎盤剝落不完全,[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