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立春後春節前出生的嬰兒是 "虎寶寶"還是"牛寶寶" ?正文

立春後春節前出生的嬰兒是 "虎寶寶"還是"牛寶寶" ?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立春後春節前出生的嬰兒是"虎寶寶"還是"牛寶寶"?
 
中國人特別喜歡春節,盼望新年佳慶過春節。因為春天是生命的象征,一旦春回大地,生命活力就展現出來了。所以中國人從歷法萌芽時期就認定春為一歲之首,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體驗,得出重要結論“一年之計在於春”。為此,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努力探索:春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年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祖先們發現,中午時的竿影長度在一年裡不斷變化,它由短變長,再由長變短。經過多年觀察,發現每年總有一天最長。這一天比較容易確定,於是就把這一天稱為冬至。這個名稱有兩重意義。第一表示太陽向南低落到盡頭,從這天起要回頭升高了。太陽偏南意味著提供的熱量少,處於寒冷的冬天。太陽走到最南的極點,所以稱為冬至。“至”字的本意就是“極至”。這證明了祖先們在幾千年前就是以太陽的南北位置劃分四季,而不是僅以感覺的冷暖劃分四季的,這可是了不起的科學認識!僅憑冷暖感覺決定的四季是氣象四季,它有很多不確定的非穩定因素。歷法應當是穩定的,太陽的南北位置是穩定的,總是在一年中的同一天走到相同的位置。要說有點差別的話,是在計算中取整數產生的。把冬至這天作為測定年長的起點後,仔細觀察從這天開始經過多少天又達到竿影最長。經過多年的觀察,求得年長的平均值約為365.2425日,這個數值稱為“歲實”。從冬至開始測算歲實,只是因為竿影最長便於觀測,換別的一天就不容易測准。古代最初是把陰歷含冬至之月稱為“子月”,“子”是十二天干之首,因此是把這月作為“正月”。後來發現這時天氣仍然太冷,新年放在這個時令不合適,就把正月移後兩個月到三月,也就是含雨水節氣之月,即把“寅月”作為正月。這就是正月“建子”、“建寅”的由來,常又簡稱“子正”、“寅正”。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選取正月時看重季節。想讓正月包含雨水節氣,最早不能早於立春前的15日,最晚不能晚於立春後的15日。這就是夏歷年節的時間范圍,即夏歷年節是被選定在立春節氣前後的半個月內。由此可見立春這個節氣的重要性,因為正是它標志著太陽處於春季的范圍,而季節是難於用月亮准確表明的。需要注意,在此並非指氣候而是指太陽的南北位置。為什麼不干脆以立春作為年首呢?是因為在封建皇朝統治時代,授時農耕的24節氣陽歷僅有附注歷書的資格。夏歷是“陰歷為主,陽歷為輔”的陰陽合歷。月日是以陰歷為主,陰歷主政,陽歷為輔,只能對陰歷起個限制作用。讓年節能夠在立春前後的半個月內游動,已是皇帝賜給的大恩大福了。

從上段的簡短敘述可以看出,中國人是如何重視立春的。雖然由於陰歷主政,未能立春作為年首,但是年首已被限於前後半個月內,沒有象回歷那樣任意處於年內。而且我們祖先沒有忘記在每年立春慶祝春節,年年有官民的祭慶儀式和節日活動,人們都把立春看作春之節。

辛亥革命後建立中華民國,通令廢除夏歷,改行陽歷西歷。袁世凱當大總統時,才把“春節”的桂冠加到已廢的“舊歷正月初一”頭上,以此實現“恢復舊歷”之實。為何這一舉措能夠成功,民國廢棄舊歷的官方決定會遭挫折,有兩個原因。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歷本身存在嚴重缺點——年首不正,年首處於冬至後約十日,距離立春有34日之遙。其次原因是西歷(俗稱“陽歷”實屬不妥,容易誤認為它是唯一的陽歷)的新年實在不能為中國人民接受,因為新年迎新春是中國人民的根深蒂固觀念,也是合乎科學的正確觀念,寒冬時節過新年當然要遭到人民的抵制。相比之下,舊歷年節與立春相距最多才15日,加之傳統習俗是在年節貼春聯,年節又與元宵節連在一起,元宵節要猜春燈謎。所以給舊歷年節加冠“春節”,自然容易為民眾接受。它正迎合了中國人認為年首應為春首,即使是在立春前後15日內搖擺,也比西歷的新年元旦要強。因此,舊歷年節輕易地就從立春把春節桂冠奪走了。

24節氣陽歷默默無聞地堅持以立春為年首。以六十干支紀年的中國傳統,紀年的干支轉換日就是立春日。今年“乙酉”雞年即從立春那天開始。立春前一天出生的嬰兒並不屬雞。這是中國真正的傳統陽歷。您若不信可以去問算命先生。網友們可以查詢“農歷網”。當陽歷還沒爭取到合法的主政地位時,這個年首的秘密只有算命先生和少數專家知道,這是多麼遺憾啊!

不少學者近年倡議把春節名稱改回立春,然而卻引起了公眾的爭議。倡議及贊成者說,春節自古指立春,本應物歸原主。加之今朝兩歷並行,現行春節引起許多社會困擾。改回立春之後,可以消除或減輕困擾。反對者則堅持認為春節自古就是指年節,年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改春節就是改年節,因而損害中華文化。

筆者認為倡議和贊成方的觀點基本正確。春節從名稱的含義說應該屬於立春,史籍的祭春記述可作佐證。近代史料更能證明舊歷年節稱為春節始於1914年袁世凱當政時期,因此撥亂反正理屬當然。至於能否徹底解決兩歷並行的社會困擾,則不必期望過高。反對方的辯解之詞多屬牽強,不承認年節冠稱春節不足百年,硬把年節概念等同於春節,故意把春節改期引伸為舊歷年節改期,凡此種種都屬沒有實事求是,違反了邏輯理念。

這場辯論並未結束,隨著秋去冬來而年關再近,必定將會戰雲再起。舊歷年稱為春節確實是名不正、言不順。筆者前曾戲作寓言劇“太陽月亮打官司,玉皇大帝審陰陽”,正是闡明陰陽兩歷的本質優劣。

春節冠名之爭是表面現象,實質問題是中國人對春季的熱愛和對新年迎春的響往。把舊歷年節冠稱春節,反映了人們認同新年應當迎春,年首應當是春首。有位網友自豪勝利地說:“老子終究是過年迎春了,過年本來就是春節嘛!”。而倡議春節改回立春的人,則聲明:“我們要創建以立春為年首而且是主政的新陽歷,改用科學的新年迎新春,以使春節和新年合一。讓中國人痛痛快快地過上完美的春節,實現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千年夢想。”

<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自然歷法
 
這裡有詳細的紫微命盤分析:[超過5000人免費算過]

包含[命格總格局分析、六吉星分析、六煞星分析、星群分析、工作能力分析]

事業、感情、財富、能力、一生吉凶、未來的運勢

另外還有提供免費的姓名取名算命分析,很准

[楊智宇老師專業紫微服務網]

裡面會有詳盡的解釋..

網址
http://hi.baidu.com/mmsg02


推薦給你上網免費算一下
 

3個月寶寶靠坐會不會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