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便一年多來化驗總有兩個十怎麼麼 前列腺炎尿檢是確定不了的! 准確的檢查是去泌尿外科給你做個前列腺液檢查(但也可能是正常的) 估計應該是尿路感染吧 小便完全檔案 尿是我們身體大循環裡的“清道夫”,負責把多余的鹽分和廢物排洩掉。當清道夫的“臉色”發生變化時,是否就意味著健康出現了問題? 如果不疼不癢的,誰會刻意留心小便的顏色和氣味呢? 但經驗豐富的醫生告訴我們:小便的顏色和氣味確實是身體健康最直觀、最重要的警告標志。況且,真要是到了或疼或癢的地步,問題沒准兒就大了。所以,懂得一些鑒別的小常識,絕對是十分必要的“健康功課”。 ◇尿的顏色 尿的成分是95%的水加5%的代謝物.所以,一些疾病可以從尿液的顏色上表現出來。 1.透明帶淺檸檬色:健康 尿液的顏色是越清越好。讓尿液變清需要多喝水,如果一天堅持喝8杯水,你的尿液應該呈現健康的顏色(水分可以從茶、水果以及蔬菜中獲得)。 2.蒲公英黃:可能你剛起床 在腎髒裡積存了整個晚上的尿液通常都是這個顏色。因為腎髒在夜間產生的尿液比較少,但這些尿液依然要承擔排除體內毒素的任務。再加上一夜的睡眠使人體處於相對脫水狀態,所以,清晨的尿液顏色較深,氣味比較重。這些都是正常的,不需要有太多的擔心。一般在你喝過水之後,下一次尿液的顏色和氣味都會有所好轉。 3.橙黃:尿液中有過多的維生素b 服用過量的維生素b會導致尿樣呈橙黃色。減少維生素劑量後尿液就會轉清。醫生建議如果你習慣服用維生素b片劑的話,每天的服用量最好不要超過1片。 4.寶石紅:是不是吃了甜菜根或胡蘿卜 一些帶有天然色素的蔬菜水果,比如甜菜根、山莓和胡蘿卜,都會使你的尿液呈現紅色。但是,不用擔心,尿液變紅的現象只是暫時的,多喝幾杯開水情況就會慢慢還原。 5.黃色中帶有紅色:該去醫院檢查一下了 如果不是處於月經期,而尿液中帶有紅色,則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狀。如果尿的顏色不但變紅,同時還伴有很重的氣味,或是小便時感到疼痛,那就一定是感染了細菌。另外比較常見的情況可能是膀胱炎,需要馬上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尿的氣味 1.惡臭味 90%的可能是受到細菌感染的信號。有可能是e-coli菌,它們會使你的尿液產生臭味。應該立刻引起注意並盡快去看醫生。 2.燃燒硫磺的氣味 樂觀的估計可能是因為你吃了太多的蘆筍。蘆筍中帶硫磺的氨基酸會使你的尿液產生這種味道。隨著蘆筍的完全消化,這種味道也會漸漸消失。如果硫磺氣味持續兩天以上,就有必要去醫院做一個尿液檢查了。 3.甜水果味 倘若你的尿液散發出甜水果的氣味可不能說是由於你吃了太多水果沙拉的緣故。醫生認為,尿液中發出這樣的氣味很可能是因為受到一種叫ketoacidosis菌的感染。當人體在盡力排除葡萄糖時,血液中一種叫做酮的酸性物質會釋放出這種味道。這種情況如果不引起重視,很可能會對你的生命構成威脅。所以,一旦發現自己的尿液產生了甜水果的味道,就要立即去看醫生。 有些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因此會吸引一些嗜甜的小蟲。所以,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也常常散發出甜水果的味道。 4.焦糖味 倘若你的尿液中有很濃重的焦糖味,那麼就有理由懷疑自己是否患了“槭糖尿病”。槭糖尿病是一種遺傳病,情況非常少見,平均22.5萬人中才會出現一例。 “槭糖尿病”患者的身體通常不能正常地代謝蛋白質,所以尿液裡才會有焦糖的味道。 寶寶腹瀉主要原因是脾胃虛弱,所以中醫治療加調理比較好,看了下成分,丁桂兒臍貼是由丁香、肉桂、荜茇等中藥組成的,比較對症。嬰幼兒秋季腹瀉是一種輪狀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腸炎。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尤以1歲半以下的嬰兒多見。發病季節多在9-12月份,故稱為秋季腹瀉。
起病急,多有發燒,可以持續1-4天,並可有咳嗽、流涕症狀。起病當日即有嘔吐,並排水樣便,為白色或淺黃色,每日10-20次,並伴有脫水症狀。病程一般4-7天,長的可達3周。如及時治療後大多數較快治愈。
秋季腹瀉來了(上)
告別了炎熱的夏季,寶寶的胃口好了,媽媽的心情也放松了,可是,秋天也有秋天的煩惱……
當秋天來臨時,媽媽們以為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剛剛過去的夏天,是一個稍有不慎就引發寶寶腸胃疾病的季節。可是,隨著天氣的轉涼,“秋季腹瀉”又卷土重來了。
腹瀉小瞧不得
我們一般稱腹瀉為“拉肚子”,但你可能不知道,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發展中國家小兒第一位常見多發病,也是引起小兒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腹瀉主要危及2歲以下的嬰幼兒,但不等於2歲以上的孩子就不會得這種病。每年它有兩個發病高峰:一為6、7、8月稱夏季腹瀉,主要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引起;另一高峰是10、11、12月稱秋季腹瀉,主要病原是輪狀病毒。“秋季腹瀉”的發病高峰來了,媽媽們要當心些什麼呢?
得了秋季腹瀉的孩子會出現那些症狀
去年9月末,筆者曾經接診了一個9個月的小病人。帶他來的爸爸媽媽說,5天前孩子開始流鼻涕,體溫增高,達38℃左右,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三天後,體溫基本恢復正常,但是出現咳嗽和拉肚子。兩天來,腹瀉急劇加重,每天排便十余次,每次大便如蛋花湯,已不能從尿布上區分出大、小便。近幾天,孩子食欲差,經常哭鬧,小臉也瘦了一圈。小屁股的皮膚也被大便漚破,露出帶血絲的鮮肉。留取大便進行檢查發現,大便中有很少量的白細胞,卻可見大量的脂肪球。病毒學檢查證實為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可通過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對腸道侵犯最為嚴重,可引起輪狀病毒腸炎。此病毒不僅引起腸道吸收功能障礙,破壞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分解,而這些不能分解吸收的營養物質還會從腸壁吸收水分,從而形成稀水樣便。本病病程一般7-10天。常表現為發熱,水樣大便,輕度嘔吐;一半病人可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如果孩子得了腹瀉,你怎麼辦?
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本身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預後良好,那為何還要積極治療呢?
家庭治療秋季腹瀉的關鍵是預防和糾正脫水。(脫水是指體內液體,特別是細胞外液的大量丟失體外,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影響體內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的一種現象。)所以,腹瀉病的治療原則包括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及合理用藥。
如果你的孩子不幸得了腹瀉,家人在處理急性腹瀉時應遵循三點:
1、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服用量為頭4小時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體,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
這種特定液體是指(1)米湯加鹽溶液,配制方法為米湯500毫升+細鹽1.75克(約半啤酒瓶鐵蓋)。(2)糖鹽水,配制方法為清潔水500毫升加白糖10克加細鹽1.75克,煮沸後服用。(3)口服補液鹽(ors)。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對於新生兒腹瀉,家長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在家庭治療過程中,若孩子出現腹瀉次數與量增加、不能正常進食、頻繁嘔吐、明顯口渴、超過38℃的發熱中的任意一項,即應到醫院看醫生。醫生可根據小兒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糾正脫水。
2、繼續飲食。腹瀉的孩子體內營養物質丟失較多,所以應給他足夠的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防止生長發育障礙。吃母乳的嬰兒應該繼續母乳喂養,若為人工喂養,可繼續給予平時習慣的飲食,如米粥等。生活中,不少家庭一遇孩子患腹瀉,馬上給予禁食。實際上,禁食會影響孩子對營養素的攝入,削弱患兒的抗病能力,易致腹瀉遷延或發生營養不良。“饑餓療法”並不是處處適用的。
3、合理用藥,禁止濫用抗生素。很多學者的研究表明,應用抗生素要有針對性,濫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病,且能嚴重危害患兒健康。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應外,不適當的應用抗生素會殺死體內有益的共生菌群,破壞微生態平穩,毀壞微生態對機體的屏障與保護作用;削弱了患兒的抗病能力,促使腹瀉遷延不愈,或繼發二重感染。由於秋季腹瀉多由於病毒引起,不需要應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脫水的預防和液體的補充,患兒可在幾天內自愈。只對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如痢疾等,才可考慮加用抗生素。
為了盡快明確腸道感染的病因,醫生需要對孩子的大便進行常規的檢查,所以,當孩子出現腹瀉,需要看醫生時,家長應用干淨的玻璃小瓶留取少許新鮮大便,帶到醫院,以協助早期診斷性檢查。
對於腹瀉造成的小兒臀部皮膚破潰,應選外用藥膏或霜劑塗於患處,如鞣酸軟膏、氧化鋅霜等。每次大便後,用清水洗淨臀部,塗抹適量藥物。
如何預防秋季腹瀉呢?
治療腹瀉、預防及糾正脫水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遠離秋季腹瀉。 是什麼因素容易讓孩子患上秋季腹瀉呢?
(1)孩子在2歲以內; (2)看護人不注意衛生,清潔意識差; (3)小兒飯前便後不注意洗手消毒; (4)既往曾患腹瀉; (5)飲用不潔水; (6)幼童接觸傳染等。
那麼,知道了這些危險因素,我們該為孩子做些什麼,以預防這種疾病呢?
(1)2歲以內的嬰幼兒要特別注意衛生條件,提倡母乳喂養、科學護理,做好奶瓶與餐具消毒;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看護人和小兒飯前便後要用香皂徹底洗淨雙手; (3)保證飲用潔淨水; (4)不吃變質食物,生吃的瓜果要洗淨; (5)避免孩子間的接觸傳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