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肉粥 功效:補中益氣,滋養髒腑,滑潤肌膚,適用於體質虛弱、身體消瘦,營養不良,脾胃虛寒等氣血不足的兒童。 用料:豬脊肉(不可用肥肉)100克,粳米150克,精鹽、川椒粉各少許,香油適量。 做法及服法:將豬脊肉洗淨切成小塊,用香油烹炒一下,然後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精鹽,川椒粉,再煮沸即可。可做早、晚餐隨意服用。 注意:肥胖兒童不宜服食。 酥蜜粥 功效:補五髒,益氣血,清燥,適宜身體贏弱、虛勞低熱、大便干結難解的兒童。 用料:酥油20~30克,蜂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及服法:先將粳米熬煮,待沸後加入酥油及蜂蜜同煮為粥即可食用。 注意:此粥須溫熱食用;肥胖兒童不宜食用。 蓬萊清粥 功效:補中益氣,止腹瀉及嘔吐,並且有去虛寒、止渴的作用。 用料:蓬萊米一杯。 做法及服法:用6杯清水將洗淨的蓬萊米浸泡1小時,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米粒澱粉化為止,即可適量食用。 注意:如用高壓鍋,大火煮沸1分鐘後即可關火,待鍋內沸汽消失再開鍋蓋。 蓮藕排骨湯 功效:清熱滋補,解痰化瘀,對少運動而氣瘀的兒童有療效。 用料:蓮藕250克,排骨(或雞骨)125克,精鹽少許。 做法及服法:蓮藕洗淨,以刀背壓碎切成小段,放入深鍋中,加入洗淨的排骨或雞骨,用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至蓮藕松爛,加入少許精鹽即可食用。 注意:不可用鐵制鍋烹煮,蓮藕節有去瘀之效,不可丟掉,須一並煮食。 皂礬黑豆羹 功效:治療缺鐵性貧血。 用料:煅皂礬10克,黑豆25克,大棗20克,紅糖25克。 做法及服法:將皂礬溶於水中,泡入黑豆,水量以能被黑豆吸收為准;大棗洗淨去核同黑豆一起搗爛,加紅糖,沸水煮熟即可食用。每日3次,每次1小匙。 注意:消化不良兒童不宜食用。 礬棗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消食,可治療缺鐵性貧血。 用料:大棗250克,皂礬10克。 做法及服法:將大棗去核煮爛,搗成棗泥:皂礬研成細末和棗泥拌均制成中藥丸大小的棗丸。早、晚各服1丸,連服2周。 桑椹粥 功效:養血,補肝,滋腎明目。 用料:桑椹20~30克(鮮桑椹30~60克),糯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及服法:先將桑椹浸泡片刻,洗淨後與糯米同入砂鍋熬煮成粥,粥熟加入冰糖再稍煮片刻即可。每天2次空腹食用,5~7天為一療程。 注意:忌用鐵鍋煮食,大便稀洩者不宜食用。 補血食物處方(下)
紅棗赤豆粥 功效:補心脾,補氣血。 用料:紅小豆100克,大米50克,紅棗10枚。 做法及服法: ①將紅小豆、大米洗淨,紅棗去核洗淨切成小粒。 ②將紅小豆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待紅小豆漲開時放入紅棗粒、大米,焖至軟、粘、稠時即可食用。 綠豆大棗湯 功效:養血補脾。 用料:綠豆25克,大棗20枚,紅糖25克。 做法及服法:將綠豆洗淨加適量清水煮沸10分鐘後加入洗淨的大棗,共煮至綠豆破肚開花,加入紅糖。每日1次,連服2周。 豬皮紅棗羹 功效:治療血小板減少。 用料: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及服法:豬皮去毛洗淨,加適量清水入鍋中炖煮成稠粘的羹湯,再加入紅棗煮熟,加入冰糖即可每餐隨量佐餐食用。 桂圓蓮子粥 功效:主治貧血體弱。 用料:龍眼肉9克,蓮子15克,糯米60克。 做法:將龍眼肉用清水略沖洗,糯米洗淨,蓮子去皮、心洗淨,三者同入鍋中加清水煮沸後,改用中火熬,約30~40分鐘即可食用。 參棗湯 功效:可治療貧血、消瘦、疲倦等症。 用料:黨參15克,大棗20枚。 做法及服法:黨參、大棗以冷水適量泡發後,以小火煎煮,半小時為一煎,共煎煮2次,再合並煎液。每日分2次食用,吃棗喝湯。 南瓜糯米團 功效:健脾補血,補中益氣,除濕。 用料:南瓜500克,糯米125克,豆沙餡500克。 做法: ①將糯米洗淨,加適量清水煮成糯米飯,打散晾涼; ②南瓜去瓤去籽,上屜煮熟去皮,將南瓜肉搗成南瓜泥,同豆沙餡一起拌勻,團成核桃大小的球狀,再用糯米飯將南瓜豆沙球包裹成團,加熱後即可食用。 雪菜燒豆腐 功效:補血。適宜幼兒貧血、營養不良及病後恢復期食用。 用料:豬肉末100克,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蔥末、姜末、味精各少許,花生油適量。 做法: ①豆腐切成方片,用熱油炸至金黃色,剁成細末;雪裡蕻洗淨切細末; ②炒鍋上火注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蔥、姜末炸成黃色,放入肉末煸炒至熟,加入炸豆腐末、雪裡蕻末炒勻,加入少許開水蓋上鍋蓋稍焖,離火後加入少許味精,翻炒均勻即可。祝寶寶健康快樂! 合理飲食.這點很重要.然後針對性的補充一點寶寶缺的營養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在吃、穿等方面的安排,幾乎是做到“盡善盡美”。可是,就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還有不少獨生子女發生貧血,這是什麼緣故呢?
生長發育快。小兒處在不斷生長發育中,對鐵的需要增加,由於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物質,當鐵供給不足時,就會發生貧血。小兒用於造血的鐵,一方面是從母體內帶來儲存的鐵被動用,一方面是從含鐵的食物中攝取,後一種是主要來源。如果在兒童整個發育期中(尤其是快速增長期),供給的含鐵食物不足,就會出現貧血。如嬰兒長到4個月以後,原來從母體帶來的鐵已用盡,而人乳或牛奶含鐵量均不足,如不及時補充含鐵的輔食,就會發生貧血。
缺乏科學喂養知識。家長對獨生子女過於溺愛,成天讓孩子吃牛奶、雞蛋或吃巧克力,以為這樣有營養,其實,這些食品並不是鐵的良好來源。每500克牛奶中含鐵1.0毫克,一個1歲的孩子,每天需要8毫克的鐵,如果單純用牛奶提供,則每天得吃4000克牛奶,這樣大量的進食牛奶,不但擠掉了其它飲食的攝入,而且對身體有害,如“牛奶貧血症”就是由每天進食大量的鮮牛奶,使得過敏的小兒引起腸道慢性出血造成的。另外,常吃巧克力、奶油點心等一類高熱量食品,會使小兒缺乏饑餓感,減少進食量而無法得到其它必需營養素,同時這類食品所含蛋白質和鐵都很少,長此下去,終會導致貧血。在嬰幼兒期,小兒很容易養成偏食、挑食等不食習慣,家長如果不注意這點,也會造成小兒貧血。
生理因素。學齡兒童尤其是處在快速增長期,由於生長快,運動量大,特別是女孩月經來潮之後,均需要增加鐵的攝入,如果供給的食物含鐵量少,又未及時從補鐵的藥物中獲取,就會發生貧血。
疾病因素。患有慢性失血疾病,如腸寄生蟲病、腸息肉、肛裂等,以及慢性腹瀉、反復感染均會造成鐵的吸收障礙而發生貧血。
那麼,該如何預防呢?這裡可提供以下辦法,供參考。
第一,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中鐵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於牛奶;4個月後應添加蛋黃、肝泥、肉末、豆粉、煮爛的菜葉等含鐵的輔食;牛奶喂養的小兒應提早於2—3個月添加。小兒時期每天鐵的需要量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為20毫克,當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鐵的含量達不到這個要求時,應從補鐵的藥物中攝取。
第二,掌握科學喂養技能。供給的食物一定要結合小兒年齡、消化功能等特點。營養素要齊全,其量和比例要恰當,食物不宜過於精細、過多含糖、過於油膩、調味品過於濃烈以及帶有刺激性。其品種要多樣化,烹調時不要破壞營養素,並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兒食欲。
第三,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由於每一種食物都不能供給人們所必需的全部營養成份,所以膳食的調配一定要平衡。
第四,糾正一些不良的進食習慣。如強迫、引誘進食以及挑食、偏食,徹底治療各種慢性失血性疾病。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在吃、穿等方面的安排,幾乎是做到“盡善盡美”。可是,就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還有不少獨生子女發生貧血,這是什麼緣故呢?
生長發育快。小兒處在不斷生長發育中,對鐵的需要增加,由於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物質,當鐵供給不足時,就會發生貧血。小兒用於造血的鐵,一方面是從母體內帶來儲存的鐵被動用,一方面是從含鐵的食物中攝取,後一種是主要來源。如果在兒童整個發育期中(尤其是快速增長期),供給的含鐵食物不足,就會出現貧血。如嬰兒長到4個月以後,原來從母體帶來的鐵已用盡,而人乳或牛奶含鐵量均不足,如不及時補充含鐵的輔食,就會發生貧血。
缺乏科學喂養知識。家長對獨生子女過於溺愛,成天讓孩子吃牛奶、雞蛋或吃巧克力,以為這樣有營養,其實,這些食品並不是鐵的良好來源。每500克牛奶中含鐵1.0毫克,一個1歲的孩子,每天需要8毫克的鐵,如果單純用牛奶提供,則每天得吃4000克牛奶,這樣大量的進食牛奶,不但擠掉了其它飲食的攝入,而且對身體有害,如“牛奶貧血症”就是由每天進食大量的鮮牛奶,使得過敏的小兒引起腸道慢性出血造成的。另外,常吃巧克力、奶油點心等一類高熱量食品,會使小兒缺乏饑餓感,減少進食量而無法得到其它必需營養素,同時這類食品所含蛋白質和鐵都很少,長此下去,終會導致貧血。在嬰幼兒期,小兒很容易養成偏食、挑食等不食習慣,家長如果不注意這點,也會造成小兒貧血。
生理因素。學齡兒童尤其是處在快速增長期,由於生長快,運動量大,特別是女孩月經來潮之後,均需要增加鐵的攝入,如果供給的食物含鐵量少,又未及時從補鐵的藥物中獲取,就會發生貧血。
疾病因素。患有慢性失血疾病,如腸寄生蟲病、腸息肉、肛裂等,以及慢性腹瀉、反復感染均會造成鐵的吸收障礙而發生貧血。
那麼,該如何預防呢?這裡可提供以下辦法,供參考。
第一,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中鐵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於牛奶;4個月後應添加蛋黃、肝泥、肉末、豆粉、煮爛的菜葉等含鐵的輔食;牛奶喂養的小兒應提早於2—3個月添加。小兒時期每天鐵的需要量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為20毫克,當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鐵的含量達不到這個要求時,應從補鐵的藥物中攝取。
第二,掌握科學喂養技能。供給的食物一定要結合小兒年齡、消化功能等特點。營養素要齊全,其量和比例要恰當,食物不宜過於精細、過多含糖、過於油膩、調味品過於濃烈以及帶有刺激性。其品種要多樣化,烹調時不要破壞營養素,並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兒食欲。
第三,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由於每一種食物都不能供給人們所必需的全部營養成份,所以膳食的調配一定要平衡。
第四,糾正一些不良的進食習慣。如強迫、引誘進食以及挑食、偏食,徹底治療各種慢性失血性疾病。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在吃、穿等方面的安排,幾乎是做到“盡善盡美”。可是,就在這樣好的條件下,還有不少獨生子女發生貧血,這是什麼緣故呢?
生長發育快。小兒處在不斷生長發育中,對鐵的需要增加,由於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物質,當鐵供給不足時,就會發生貧血。小兒用於造血的鐵,一方面是從母體內帶來儲存的鐵被動用,一方面是從含鐵的食物中攝取,後一種是主要來源。如果在兒童整個發育期中(尤其是快速增長期),供給的含鐵食物不足,就會出現貧血。如嬰兒長到4個月以後,原來從母體帶來的鐵已用盡,而人乳或牛奶含鐵量均不足,如不及時補充含鐵的輔食,就會發生貧血。
缺乏科學喂養知識。家長對獨生子女過於溺愛,成天讓孩子吃牛奶、雞蛋或吃巧克力,以為這樣有營養,其實,這些食品並不是鐵的良好來源。每500克牛奶中含鐵1.0毫克,一個1歲的孩子,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