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磨牙"是什麼原因? 以下資料可供參考
磨牙症的發病原因很復雜,包括精神性、情緒性、牙源性、系統性、職業性、自發性等多種因素。 (1)精神心理因素:精神緊張能使閉颌肌張力增加,尤其是焦慮者,試圖通過磨牙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憂郁感,這類病人牙接觸時間長,而且次數頻繁。口腔是有強烈情感性的器官,有些人選擇磨牙的口腔習慣,以滿足受到阻撓的意欲和願望。另外心理受挫折也引起緊咬和磨牙。 (2)中樞系統控制失調:磨牙症是一種不自主的下意識動作,是失去高級中樞調節控制的一種反應。人在入睡後,由於大腦皮質活動受到控制,下意識的閉颌反射增加,肌肉張力和收縮的節律性均發生明顯改變,出現緊咬型和磨牙型的活動;蘇醒後,磨牙得到控制。 (3)牙合因素:磨牙症與牙合因素有密切關系,牙合升高,或有牙合干擾時,就會不自主地磨牙以消除高點,臨床上通過牙合恢復、正畸、調牙合等方法去除咬合干擾後能消除或減輕磨牙症。另外牙合的類型、牙齒的位置、牙齒的松動、下颌運動型、牙型和修復等,在磨牙症的發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4)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還有遺傳因素、營養缺乏、維生素和鈣缺乏、胃腸功能紊亂、腸道寄生蟲、血壓改變、睡眠姿勢等均與磨牙症的發生有相關性。睡眠中側臥位和腹臥位睡眠姿勢容易產生磨牙症。這些姿勢使下颌受壓不均勻,關節位置改變,牙齒形成干擾接觸致颌肌張力增加,表現出咬牙或磨牙。另外尿酸增多症、甲亢、過敏、膀胱應激症、內分泌紊亂等可能與磨牙症有關系. 1.白天時讓嘴巴保持在健康的休息狀態,即讓牙齒維持松弛,最好是嘴唇相合,牙齒相離 2.咬蘋果或生蘿卜等東西使上下颚疲勞,可鎮定嘴巴 3.熱敷上下颚,可松弛咬合肌肉,也可減少頭痛的機會 4.可到體育用品店買護齒套,有助於防止夜間磨牙 5.磨牙與壓力最有關系,因此放松心情是最好的辦法 6.減少咖啡因與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7.洗溫水澡 8.寬待自己 9.學習放松的方法,例如冥想或漸進式放松 夜間磨牙是怎麼回事?
有些人,特別是一些少年兒童有夜磨牙的習慣,常常在晚上睡覺時發生。牙齒會不由自主地互相锉動,發出很刺耳的聲音。對於處在換牙期的孩子來說,夜磨牙可能是正在建立正常咬合關系的一種活動,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在這期間上下牙剛剛萌出,牙齒之間的咬合位置還未完全確定,很有可能不合適,經常是高低不平。一些剛換的恆牙有可能很銳利,通過磨牙,可磨去相互接觸時不合適的部分,消去高出的地方,使得上下牙形成良好的咬合接觸。對於這種夜磨牙不必太擔心,隨著正常咬合關系的形成,夜磨牙的現象會自然消失而無需治療。
原因
然而,有一類夜磨牙是屬於病態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這類夜磨牙的病因有哪些呢?常見的有:白天工作學習期間過分緊張疲勞,情緒發生紊亂;患有寄生蟲病,肚子裡長有蛔蟲,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缺少鈣質使得神經功能紊亂;牙齒畸形錯位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病態的夜磨牙。這類夜磨牙大都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神經反射造成的,此時夜晚口腔內既無食物存在,唾液分泌也少,牙齒之間得不到必要的潤滑而形成“干磨”,像拉空磨一樣。見過農村磨面的磨盤就會知道,拉磨久了,會把磨盤的齒磨壞變平,而對牙齒來說,長期夜磨牙對牙齒組織無謂的磨損是非常嚴重的。
危害
有夜磨牙習慣的人,第二天清晨起床後會感到面部肌肉酸痛,張口受限,耳前的颞颌關節在張閉口時有彈響、疼痛,牙齒隱脹不適。這是因為他的口腔一夜都在運動,加重了口周肌肉,颞颌關節及牙齒所能承受的負荷。有的人年紀不大,但牙齒的磨損卻很嚴重,前牙又更明顯,導致牙齒變短,有的僅為正常牙齒的1/2。由於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被過分地磨損,使得下面的牙本質暴露出來,對冷、熱、酸、甜等化學刺激或硬物等物理刺激感到過敏,引起酸痛;嚴重一些的可造成牙髓炎、咬合創傷、牙周組織損害、颞下颌關節損害、咀嚼肌肉損害等。在兒童中,因夜磨牙常常引起牙齒變薄、對冷熱刺激敏感、牙髓壞死、牙龈萎縮、面部肌肉疼痛等症狀,而且有這種症狀的 磨牙不是一種正常現象,是一種病態。人在12-14歲期間都會換乳牙,這段時間可能會因為牙龈發癢而有輕度的磨牙,但是在換牙後還繼續磨牙或者換牙期間磨牙嚴重的現象就是一種病態。當磨牙症發生時就應該及時治療,成年人要避免因為磨牙引發其它繼發性疾病。而小孩磨牙更應該注意,磨牙會影響孩子身體局部的發育,破壞孩子牙齒的美觀,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內向、憂郁等。 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清醒時有無意識地磨牙習慣稱為磨牙症。夜磨牙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與精神性、情緒性、牙源性、系統性、職業性、自發性等多種因素有關。
1、精神因素口腔具有表示緊張情緒的功能,患者的懼怕、憤怒、敵對、抵觸等情緒,尤其是焦慮者,若因某種原因無法表現出來,試圖通過磨牙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憂郁感,這類病人牙接觸時間長,而且次數頻繁。這些精神因素可能是磨牙症病因的重要因素之一。2、牙合因素神經緊張的個體中,任何牙合干擾均可能是磨牙症的觸發因素;磨牙症患者的牙合因素多為正中關系與正中牙合不符,以及側方牙合時非工作側的早接觸;而且臨床上的調牙合的方法也成功地治愈部分磨牙症。牙合因素是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否為引起磨牙症尚有爭議;換牙期咬颌關系錯亂,造成咀爵肌運動紊亂,發生痙攣和收縮;3、中樞神經機制目前有趨勢認為磨牙與夢游、遺尿、惡夢一樣是一種不自主的下意識動作,是睡眠中大腦部分喚醒的症狀,與白天情緒有關的中樞源性的睡眠紊亂,由內部的或外部的,心理的或生理的睡眠干擾刺激所觸發。4、全身其他因素與寄生蟲有關的腸胃功能紊亂,兒童營養缺乏,血糖血鈣濃度,內分泌紊亂,變態反應等都可能成為磨牙症的發病因素。有些病例表現有遺傳因素。另外尿酸增多症、甲亢、過敏、膀胱應激症等可能與磨牙症有關系。5、職業因素汔車駕駛員、運動員,要求精確性較高的工作如鐘表工,均有發生磨症的傾向。
危害最嚴重的是夜間的緊咬牙和夜磨牙。兒童的夜磨牙多見。夜間磨牙雖然暫時不會感到有什麼痛苦,但是長期下去,可引起牙齒牙合面和鄰面的嚴重磨損,及並發上述的各種病症,頑固性磨牙症會導致牙周組織破壞、牙齒松動或移位,牙龈退縮,齒槽骨喪失。白天我們咀嚼食物也磨擦牙齒,但對牙齒很少有損害,這是因為咀嚼時,上下牙齒之間的食物好比是個墊子,同時還有充分唾液,使牙齒滑潤,所以就不容易磨損。在吃飯時看上去咀嚼了很長時間,但大部分時間是在上下運動,真正直接牙齒接觸有人研究過只有4分鐘左右。如果在夜間磨牙,則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口內既無食物,口腔內的分泌也減少,牙齒得不到必要的潤滑,而形成“干磨”,真好比推空磨子一樣。這樣牙齒的磨損是很大的,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此時磨損的牙齒往往會有不同程序的發酸或疼痛,有時也會造成颞下颌關節功能紊亂症,因破壞了牙牙合系統的形態和功能。它又可引起咀嚼肌功能異常,如咀嚼肌功能亢進、痙攣、疲乏、疼痛等。肌肉收縮不平衡、牙合位異常、颌間垂直高度改變、盤突位置關系失調,也直接影響颞下颌關節的正常形態和功能,表現出下颌關節處疼痛、關節彈響、張口受限等症狀。疼痛為壓迫性和鈍性,早晨起床時尤為顯著。夜磨牙者會影響他人睡眠。
防治;較輕時可不做處理,注意休息。除去致病因素心理治療,調牙合,治療與磨牙症發病有關的全身疾病等。白天避免玩的過度興奮。睡前讓精神松弛,不看刺激性電視片。到醫院檢查腸道寄生蟲病(寄生蟲的蠕動刺激了神經,引起神經的反射作用,而發生磨牙)在醫生的指導下驅蟲。頑固性病例應制做颌墊,睡前戴上。可防止直接磨損牙齒。這樣不僅可能使夜間不磨牙,而且可以獲得更好的休息,對工作、學習、身體都有好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