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2月生寶寶要准備些什麼正文

12月生寶寶要准備些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子要保暖。如果穿著的太多,寶寶反而會睡的不安穩。
(9)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奶一定要稀釋。記得用勺子喂喲
(10)在醫院裡剛出生寶寶後,可以用白葡萄糖水,一天三次,一次10ml,用水稀釋或者不稀釋都可以,給寶寶喝,主要是為了幫助寶寶消退黃膽,新生兒黃膽一般會在三天後出現,7-14天後消失。如果14天後不退黃,就要到醫院看下,注意有的寶寶是母乳性黃膽,不吃媽媽的奶就會好的。但有的不是哈。
新媽媽需知之二
喂奶省力秘笈
給寶寶喂奶,雖然不是件困難的事,但是如喂養不當,則會造成寶寶吐溢奶,或自己長時間喂奶而腰酸背痛。這裡匯集了專家的一些小建議,教你省時省力地喂養寶寶。
一般喂奶秘笈:
(1)以半坐臥姿,將寶寶以45度角度抱著。
(2)使寶寶的大腿和小屁屁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讓寶寶的頭枕在自己的臂彎。
(3)寶寶開始吸吮時,記得注意一定要讓奶嘴內充滿牛奶,以免吸入太多空氣。
(4)開始喂奶,可以先用奶嘴碰觸寶寶的嘴角周圍,寶寶如果餓了,自然會找尋奶頭吸吮。塞入奶嘴時,記得奶嘴放在寶寶的舌頭上。
(5)當寶寶吸吮的速度開始變慢,甚至不吸或有奶從嘴角流出,就必須先停止喂奶,進行拍嗝。傳統媽媽常矗立抱著寶寶,讓寶寶的頭枕在肩膀上,其實這是不好的做法。較好的方式為:將寶寶的上半身以原本拿奶瓶的手托住,使其前傾(此時寶寶的大腿和小屁屁仍舊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後用另一只手拍嗝,如此才能觀察寶寶有無吐溢奶。
床上喂奶秘笈
(1)先墊上枕頭,作為靠墊。
(2)在床邊備妥熱水、紙巾、奶粉等相關喂奶用品。
(3)將寶寶抱上床准備喂奶。如果是冬天,可在抱寶寶上床後,以棉被圈圍住寶寶,保持喂奶環境的溫暖。此外,喂奶時,媽媽應背靠枕頭,以減緩腰部的壓力。
坐著喂奶秘笈
(1)找一張有把手的椅子。
(2)在椅子旁,備妥熱水、紙巾,奶粉等相關喂奶用品。
(3)喂奶時,雙手手臂可以枕在椅子扶手上。
(4)開始喂奶
專家的小建議
奶瓶的選擇,要以無花紋、素色為宜。初生嬰兒的奶嘴,應選擇圓孔型,等添加輔食之後,才能更換成十字型。
此外,家中需備有8-9只奶瓶,且使用前一定得消毒。消毒奶瓶的過程,分煮沸消毒和蒸氣鍋消毒。至於煮沸消毒,又依奶瓶的材質而方法各異。如果是玻璃奶瓶,可在水煮沸前便置入鍋中(此時水的高度必須高過瓶身)待水煮沸後,再滾5-10分鐘左右即可。至於壓克力奶瓶,則必須等水煮沸後再置入,一樣煮5-10分鐘左右。
消毒後的奶瓶,如在24小時內未使用,使用前就必須重新消毒。喂奶時機也必須特別留意,通常寶寶得4個小時喝一次奶,爸媽可彈性提早或延後半小時,且最好在喂奶前提早半小時准備。要特別注意的是,喂食時間最好在洗澡之後。
新媽媽需知之三
眾網友談新媽媽下奶的妙方
•用吸奶器...我女兒已有十四歲,我的經驗是:乳頭內陷,可用吸奶器(俗稱奶拔子)吸出;我曾用過的下奶方是通草炖七星豬蹄(即有七個左右小眼的豬蹄),不放鹽'效果不錯。(網友lilybb)
•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母乳喂養。如果網友們提供的方法都不管用,那麼就只好把媽媽的奶用吸奶器吸出再用奶瓶喂。母乳對嬰兒的好處任何東西無法代替。(網友艾子9863)
•不下奶與千金吸不到乳頭有一定關系,首先得抓緊時間在月子裡設法把奶吸出來,用吸奶器或當老公的親自出馬,否則奶回了就麻煩了。下奶可以試試“生乳靈”,中成藥,配合鲫魚湯加豬後肘老湯,一天二,三頓,別怕膩,但很靈,至少我老婆就是這末著。(網友xianpeng)
•用鹿茸片、通草、當歸煮湯,每天早晚一次,平時多喝湯。(網友99coco1124)
•下奶用通草(藥店有賣)煮鲫魚湯試試.媽媽的乳頭用吸奶器吸吸.
新媽媽需知之四
剖腹產過程紀實
1、麻醉醫生會讓你抱住雙腿,二頭晌裡弓身,然後會在背心的脊椎處打一針下去,幾分鐘後會感覺全身突然一彈(沒有先兆的),說明麻醉開始起作用了。醫生會不停用針來試反應,看麻醉效果是否達到。
2、開刀因為已經麻醉了,所以沒有什麼感覺。只感到肚皮被劃開,寶寶出來的時候會感覺有些難受,特別如果寶寶大的時候不太容易取出,會感覺刀口有點被撐開。這時你要配合醫生,張大嘴出氣,保持一種節奏,不要太快,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呼吸。
3、回產房後最好立即帶上腹帶,一來幫助你子宮還原,二來也可以保護刀口。注意是腹帶,不是收腹褲喲。不要用枕頭,平臥。因為是局部麻醉,麻藥失效後可能會感覺有點疼痛,而且寶寶吃奶時會感覺傷口扯著疼喲,這是考驗媽媽的時候了。由於開刀,所以要等通氣(俗稱:放屁)後才能進食。術後第一次小便或者大便時會感覺不舒服,蹲下的時候要用手扶住牆壁慢慢地,但一定要堅持盡早自己方便,這樣可以幫助早日排干惡露。供參考之用。
新媽媽需知之五
寶寶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晚上不要開燈有的媽媽怕寶寶晚上怕黑,所以喜歡開一個小夜燈,同時也便於起身照顧寶寶。這是不好的。因為新生兒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首先就要分清白天和晚上。蟲寶寶從生下來就睡在小床裡,晚上我們除了給他喝奶外從來不開燈,所以他的習慣特別好,一天也沒出現睡倒了的現象(即白天睡晚上玩)
2、寶寶的玩具不要放在寶寶的正上方。因為放正上方,寶寶長時間注意看會引斗雞眼;也不要在寶寶側面開小燈容易引起弱視。最後是放在寶寶胸前,而且要變換位置,不要總放在一個地方。
3、寶寶吃奶後要立即豎起讓他趴在你的肩膀上,輕輕地拍他的後背,打嗝後再放下來,防止吐奶。
4、為防止寶寶將頭睡偏。可以用一個小布袋放些米,把寶寶側臥時墊在腦後,注意隔一段時間換一個方向側臥,這樣可以睡一個好看的頭型出來。5、寶寶哭泣時,媽媽可以抱起,用手點寶寶的嘴唇並二邊移動,如果寶寶的嘴跟著手指變換方向,就代表他是餓了。有時寶寶只是想媽媽抱抱,並不一定要吃的。
6、有時可以讓寶寶大聲地哭一下,這樣可以增加他的肺活量,不要心痛喲。那是寶寶健身的一個方法。
新媽媽需知之六
嬰兒哭聲代表什麼
剛出世的嬰兒最偉大的創舉就是哭,用哭來表示他的誕生。哭表達許多含義,如:高興、憤怒、饑餓、口渴、疼痛、恐懼等等,哭是嬰兒與父母親交流的方式。年輕的母親常常不熟悉這種“哭”的語言,只要聽見孩子哭,便會自然而然地把他抱起來,或拍或搖,希望中止孩子的哭聲,但有時仍不能奏效。這使母親產生一種渴求:怎樣理解嬰兒的這種哭聲語言?
一般來說,母親比父親更能領會孩子的需要,這出自母愛的一種直覺。嬰兒的哭確實代表了不同的含義。聲學研究指出,孩子的每一種哭聲都有一種確定的聲振,例如:表示饑餓的哭聲音調為250—450赫茲,強度為80—85分貝。雖然母親不能嚴格地用儀器來弄清哭聲的全部含義,但是認真地觀察,將可逐漸辨明嬰兒所要表達的情感和要求。
嬰兒的幾項基本生理活動:吃奶、睡覺、大小便,都有一定的時間性和規律性,嬰兒用哭聲提醒母親:我困了。用哭聲要求母親:我尿濕了。所以當臨近這些規律的時間時,嬰兒的哭聲就好理解了,如果孩子的這些願望達到滿足——吃飽了,睡足了,尿布換了,病好了,孩子的哭聲便會自然停止。如果在預計孩子可能發生的問題之前,就滿足了孩子的欲望,就可以避免哭鬧。這是嬰兒表達自己願望的哭,是生理性的。
另外一類哭聲則是病理性的。例如:尖厲的哭聲,使人想到腦炎、腦膜炎;陣發性的哭聲使人想到腸痙攣;摔傷後,如果哭聲加劇應想到骨折;長久的哭聲,可能與飲食、與慢性消化不良有關。
嬰兒不僅用哭來表達自己,而且會果斷地做出反應。嬰兒安靜時,如果聽到了其他嬰兒的哭聲,也會加入哭的行列。嬰兒大哭時聽到別的嬰兒的哭,則會中止哭聲。以上是美國兩位心理學家觀察的結論。這說明:嬰兒能分辨自己與他人的哭聲。更令人吃驚的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者提出:“18—20周的嬰兒能夠以嘴唇的活動表達願望”這個說法提供了一種可能,人們不僅能從哭聲中分辨嬰兒的要求,而且試圖以“唇讀”來與嬰兒進行早期交流。但願你也能如此稱職地掌握嬰兒“語言”。


這是我懷孕時從網上摘下來的,裡面插了一些個人經驗和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衣服什麼的
 

上一页  [1] [2] 

22個月的寶寶嘔吐拉肚子口裡有異味干嘔吃媽咪愛有用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