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顯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鋅油或15%氧化鋅軟膏。應用濕敷2~3天即可。 2.亞急性期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後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爐甘石呋喃西林洗劑,止癢、消炎。外塗維生素b6軟膏及scl膏(磺松糊劑,參見附錄兒科常用藥物劑量表),或中藥祛濕油。 3.慢性期外用1/2或1/3膚輕松或丙酸倍氯美松軟膏加糠餾油軟膏或普連膏,或尿素軟膏,然後用薄塑料膜覆蓋,繃帶包扎,每隔1~2日封包1次,待皮膚恢復原狀。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時外塗膚輕松軟膏,皮炎平。對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損害可采用醋酸強的松龍,或去炎松混懸液做皮損處的皮內分點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宜長期使用,以免發生皮膚萎縮。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飲食失調,內蘊濕熱,外受風濕熱邪所致。臨床上分干性(丘疹性)、濕性(糜爛性)兩型。常反復發作,並多伴有胃腸道消化障礙症狀。臨床治療多用內外兼治法,內服藥以清熱、解毒、涼血、滲濕為主,外用藥根據干性、濕性之不同,予以不同處理。臨床證治如下: 1.干性(丘疹性)病例疹如粟粒大,癢痛相兼,起白屑如疥癬,疹隱紅而干燥,此多偏熱。 內服藥:治以清熱解毒為主。處方舉例:連翹9g、黃柏6g、馬齒苋9g、青黛3g、地膚子9g、蟬衣3g、澤瀉9g。 外用藥:①一支蒿9g、元明粉3g、敗醬草15g,煎濃液外洗,或②鮮馬齒苋(適量)洗淨搗成泥外敷,每天換藥1次。 2.濕性(糜爛性)病例濕疹部浸潤滲出液較多,或有膿性分泌物,重者可融合成片或延及全身,有腥味,局部發紅且癢甚,此多偏濕。 內服藥:治以涼血滲濕為主。處方舉例:生地9g、青黛3g、敗醬草15g、紫草3g、馬齒苋9g、荷葉6g、地膚子9g、土茯苓9g。 外用藥:①青黛粉3g、黃柏粉9g、混合外撒,或香油調勻外塗,每日1~2次;或②輕粉3g、松花粉9g、黃柏粉9g、青黛粉3g,香油調勻外塗,每日1~2次;或③蒼術粉、黃柏粉等量,植物油調外敷,每日1~2次。 注意事項:①濕性時只敷藥,忌用熱水洗,待其結痂後痂落自愈;②干性、濕性均忌食辛辣、魚腥、刺激性食物。 濕疹的食療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白糖適量。將海帶、魚腥草洗淨,同綠豆煮熟,喝湯,吃海帶與綠豆。每天一劑,連服6~7劑。 ◆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玉米須15克,三味一同煮熟,喝湯,食薏米、紅小豆。每天一劑,連服7~8劑(濕熱俱盛型)。 ◆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車前草15克,三味同煎後,喝湯,吃薏米。每天一劑,連服7~10劑(脾虛濕盛型)。 ◆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棗10枚,青果9克,共同煎服。每天一劑,連服10~15劑(血虛風燥型)。 如果很厲害的話塗復方蛇脂軟膏,這個很管用,但每次不要塗得太多喲以免嬰兒過敏。 1、直接病因:引起寶寶濕疹病因是復雜的,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濕疹。
2、誘發因素:發生了濕疹的寶寶,許多物質又會誘發或加重濕疹症狀,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制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發生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濕疹反復發生或加重。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小兒濕疹,好發生在孩子的肛門周圍,常伴有蛲蟲感染,稱為蛲蟲濕疹。
3、嬰兒濕疹的內因:嬰兒容易發生濕疹還有本身的因素,是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又叫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因發生在寶寶喝奶的時期,且有些寶寶一喝奶就濕疹加重,所以又有“奶癬”的別稱,但此“奶癬”並不是人們想象的“癬”,如果用治“癬”藥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的。嬰兒濕疹多數難以在短期內徹底根治,更要靠家庭護理綜合預防。
嬰兒濕疹治療有以下方面:
1、總體治療原則:用什麼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不可用油膏;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疱、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
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凡更換新藥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干淨。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濕疹塗擦,觀察效果,以決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只需局部用藥,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
2、冷濕敷:
(1)常用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錳酸鉀完全溶解,未溶解的高錳酸鉀會燒傷寶寶的皮膚),既使創面清潔,又起到殺菌收斂及氧化作用。
(2)4~6層細紗布,以不滴水為適度,將濕紗布敷於創面,根據濕疹滲出物的多少來決定更換的時間和次數,當紗布吸收的滲出物已達半飽和程度,將紗布更換。每日二至三次。滲出物多時,濕敷時更應勤更換敷料,避免吸滿滲出物的敷料久停留於創面上,刺激周圍的正常皮膚,致使創面擴大。
治療嬰兒濕疹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皮膚清潔干爽: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淨。洗完後,抹干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榄油,過一會再洗。皮損勿用水洗,嚴禁用肥皂水或熱水燙洗,可用植物油擦干淨,且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
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衣著應寬大,清潔,以棉織品為好,嬰兒尿布應勤換洗。
3、修短指甲: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嬰兒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泛發。
4、戒口:除異位性皮炎外,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確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在戒口期間,一般性的治療,如潤滑膏及藥膏,必須持續使用。
5、營養和飲食: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治療。
6、藥物治療:激素類軟膏若用於面部或大面積長期應用可產生副作用。嬰兒皮膚比較嫩,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