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兒哮喘性支氣管該怎麼辦??正文

小兒哮喘性支氣管該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感染問題。β2激動劑除了用氣霧劑吸入外,還可以用舒喘靈水溶液,用空氣壓力泵或氧氣筒作動力,通過霧化器霧化給藥,作用快而副作用小,是目前哮喘急救時的首選方法。

(2)茶鹼類:氨茶鹼與β2激動劑作用相似,可以松弛氣道平滑肌,並有興奮心髒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排出,還能恢復呼吸肌疲勞。常用的有普通氨茶鹼片、長效茶鹼等。它的止喘作用也較好,血液裡的藥物濃度在每毫升含5至20微克時起作用。由於該藥個體代謝差異大,如果能進行藥物濃度測定,據此來調整用藥,使血中藥物濃度保持在最佳有效濃度范圍,效果更佳。

一般普通氨茶鹼片為每6小時至8小時服藥1次,兒童每次可用(4至5)毫克/每千克體重。長效茶鹼12小時間隔服藥,每次(8至10)毫克/每千克體重,成人一般每次用0.1克至0.15克,每天2次。現在還有每日服1次能維持24小時的制劑“優喘平”。但是茶鹼有時可以引起惡主、腹部不適,食欲受影響,故在飯後服用為宜。

(3)抗膽鹼類藥物:溴化羟基異丙托品對氣道平滑肌有較強松弛作用,但起效較慢,用藥後30分鐘至60分鐘後達高峰,作用於大、中氣道為主,可與β2激動劑一起用,一般用氣霧劑或霧化溶液吸入。

654-2是我國研制的膽鹼能神經阻斷劑,也有松弛平滑肌及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一些慢性哮喘病人也可長期小劑量口服。

(4)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半胱氨酰白三烯能致氣道微血管漏出、水腫及黏液分泌並引起氣道嗜酸細胞滲出,是一種強有力的支氣管收縮劑,從理論上推測它的受體拮抗劑可能是有效的哮喘防治劑。目前這個設想已成為事實。捷利康醫藥開發咨詢有限公司在我國市場推出一種選擇性白三烯d受體拮抗劑,商名安可來(accolate),經北京協和、朝陽等醫院臨床試用證實對輕中型支氣管哮喘的預防治療有較好效果。這可能是在哮喘治療上的一個新突破。

2、預防類藥物

預防類藥物本身不止喘,但堅持用藥一段時間後,可以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並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1)皮質激素(類固醇)吸入劑:常用的皮質激素有丙酸倍氯松(“必可酮”、“信可松”)等氣霧劑。它們能消除支氣管壁黏膜的非特異性炎症,防止黏膜水腫,能制止黏膜分泌產生刺激性化學介質。由於局部吸入用藥直接到達肺部,避免了口服給藥的副作用,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常用藥物。

長期口服皮質激素治療,會形成滿月臉、骨質疏松、肥胖、高血壓、潰瘍病等。兒童長期服用也會影響生長發育。類固醇制劑的種類很多,用吸入方法,1天的總劑量只不過是1片5毫克口服強地松的1/10,何況吸入氣霧劑,還要排出一部分。在吸藥後通過刷牙漱口,把口腔內殘存藥物排出,進入人體內的量更少,其副作用可謂微乎其微。但是,吸入類固醇沒有松弛平滑肌的功能,所以沒有立刻舒張支氣管的作用。因此,有些病人對它的作用常常低估。自1972年以來,一些發達國家開始應用吸入類固醇,已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並以吸入類固醇,作為治療哮喘病的第一線藥物。也有的醫生主張,在哮喘早期就應用,會取得很好效果。少數人吸入類固醇後,能引起喉部不適或聲音嘶啞,可用水漱口,清洗喉部,可消除此反應。

在重度哮喘發作時,一般哮喘藥物不能控制,也可采用口服類固醇(潑尼松),來減輕症狀。口服藥物不超過1周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類固醇針劑是嚴重哮喘和哮喘持續狀態時常用的藥物。常用的有氫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由於這類藥物屬激素類,長期應用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色甘酸鈉:常用的是粉末膠囊,用特殊輔助工具吸入,也可用氣霧劑吸入。一般認為,它可用來防止哮喘發作。後來發現它不但對變態反應性哮喘,而且對運動誘發的哮喘也有效。但是對它怎樣起預防作用還不清楚。色甘酸鈉主要用來預防輕、中症兒童哮喘,如在應用1個月~3個月後,雖然症狀減輕,但還不能十分滿意地控制哮喘時,可考慮換用皮質激素吸入。

(3)酮替芬:能減輕病人過敏反應(如濕疹、過敏性鼻炎等),對哮喘發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酮替芬又稱“噻哌酮”,屬抗組織胺藥物。它為片劑,一般每次服0.5毫克~1毫克,每日2次。該藥副作用是用藥後易困倦。但用藥1周後,病人可以逐漸耐受。兒童對酮替芬比較能耐受。在成人及學齡兒童,最好在每日臨睡前服用1片。

3、免疫調節劑

由於哮喘屬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又與病毒感染等其他因素有關,所以應用免疫調節劑,能增加患兒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種感染,可大大減少哮喘的發作。常用的有胸腺肽、核酪、轉移因子、卡慢舒糖漿、乳珍、中藥黃芪等。一般在由感染誘發哮喘者應用較多,應用時間約3個月至半年。但若以過敏性哮喘為主,單用這類免疫調節劑並不恰當,應采用綜合治療。

4、脫敏療法

脫敏療法可以減輕對過敏物質的反應,防止哮喘發作。

一般采用避免過敏原的措施及以吸入藥物為主的“哮喘規范化階梯式”治療方法,通常能很好控制哮喘。只有在不可能避免過敏原,或適當的藥物治療不能有效控制哮喘的症狀時,才可考慮特異性免疫治療。過敏性哮喘是在過敏原刺激下的一種以支氣管痙攣、黏膜水腫為特征的過敏反應。脫敏療法則是用少量過敏原,不斷地刺激病人,使病人逐漸對該過敏原產生耐受,在接觸過敏原後不出現哮喘發作,達到治療目的。采用這種療法的病人,必須是過敏性哮喘,而且過敏原明確;所用的脫敏藥物,又必須是患者的過敏物,這樣才能有效。此外,該方法療程較長,又是注射給藥,停藥後又有復發可能,所以在兒童應用受限,已逐漸被其他新的治療法取代。

值得說明的是,以上種種方法,對每個病人的治療反應是不一樣的。要依據每個病人的病情來選擇合適的藥物,合理配伍,並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所以,“堅持就診,遵囑用藥,定期檢查”就顯得很重要了。

5、抗生素

由於哮喘是以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慢性疾病,而不是細菌引起的炎症,所以,一般情況下不需服用抗生素。但如果發作時間較長,有發熱或合並支氣管炎、肺炎等細菌感染時,則可以應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6、中藥治療

(1)哮喘急性發作期:要根據病人寒熱、虛實各證候辨證施治。在急性發作時,用湯劑收效較快。

①寒痰阻肺,喉有喘鳴,痰多而不易咳出,面色白,無汗,鼻堵塞,口不干,舌苔薄白,脈浮滑。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平喘。

可用麻黃、桂枝、半夏、細辛、干姜、五味子、杏仁、白前、甘草等治療。主要湯劑為小青龍汽,也可用射干麻黃湯等。

②痰熱阻肺,咳喘,有喘鳴,胸悶,痰稠黃、不易咳出,煩躁口渴,可伴發熱,咽紅,大便干燥,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肅肺平喘。

可用麻黃、杏仁、黃芪、葶苈子、蘇子、桑白皮、款冬花、射干、前胡等治療。熱重可加石膏;痰黏可加用瓜蒌皮、天花粉等。主要湯劑為定喘湯加減,或麻杏石甘湯治療。

(2)緩解期:在緩解期,要健脾、補腎、扶正。

①肺脾氣虛,哮喘發作已久,面色白,疲乏,出汗多,易感冒,食欲差,大便稀,舌質淡,苔薄白,脈緩而弱。可用玉屏風散(白術、防風、黃芪)及人參健脾丸等。

②腎虛氣喘,久病體虛,怕冷,下肢發冷,面色蒼白,心跳氣短,夜間尿多,大便稀,舌質淡,舌苔白,脈細弱。可用“參蛤散”加減,黨參、蛤蚧、五味子研粉混合,分次吞服;也可用補腎防喘片、麥味地黃丸。

③平時也可長期服用桂龍咳喘寧,對輕症哮喘發作及其緩解期,有一定止咳、平喘作用。


哮喘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痰氣交阻,肺氣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鳴,肺管鑰啟阖受阻,呼吸艱難,憋悶不暢。

【治法】宣肺降氣祛痰平喘。

【方名】蜂龍湯。

【組成】蜂房6克,地龍10克,桔梗6克,蘇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黃3克,诃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丁金元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痰熱內蘊,復感外邪,內外相合,痰阻氣道,肺氣不宣。

【治法】宣肺平喘,清降肺熱,搜痰止咳。

【方名】麻杏石甘辛茶湯。

【組成】蜜麻黃5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細辛2克,炙甘草4克,茶葉1撮。生姜3片,大棗4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呂長江方。
 
哮喘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症;在易感者中[1]此種炎症可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症狀,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此類症狀常伴有廣泛而多變的呼氣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緩解或經治療緩解;此種症狀還伴有氣道對多種刺激因子反應性增高。
哮喘是世界公認的醫學難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疾病中四大頑症之一。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哮喘會的開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創議委員會與歐洲呼吸學會代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開展世界哮喘日活動,並將當天作為第一個世界哮喘日。從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關的活動舉行,但此後的世界哮喘日定為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二,而不是12月11日。
據調查,在我國至少有2000萬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過規范化的治療,結合我國哮喘防治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呼吸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會鐘南山在“世界哮喘日”前夕指出:哮喘雖然不能根治,但實施以控制為目的的疾病評估、疾病治療和疾病監測的“三步驟”,特別是使用經全球循證醫學證實的聯合治療方案,哮喘是能夠控制的。在中國,控制哮喘的關鍵是積極鼓勵患者尋求正規的治療方案。

【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哮喘病的發病原因錯綜復雜,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體質和環境因素。患者的體質包括“遺傳素質”、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狀態、內分泌和健康狀況等主觀條件,是患者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環境因素包括各種變應原、刺激性氣體、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區、居室的條件、職業因素、氣候、藥物、運動(過度通氣)、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劑、飲食習慣、社會因素甚至經濟條件等均可能是導致哮喘發生發展的更重要原因。
過敏原是誘發哮喘的一組的重要病因。過敏原主要分吸入性過敏原和食物性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主要來源於生活環境中的含有變應原的微粒物質,其致敏成份主要為蛋白質和多糖。過敏原侵入機體的途徑可以決定病變發生的器官,由於微粒可借助空氣傳播且在生活中隨時存在,因此吸入通常是引起兒童呼吸道致敏和哮喘發作的主要途徑。
吸入性過敏原的種類繁多,主要分室內過敏原和室外過敏原。室內過敏原包括室塵、塵螨、真菌和蟑螂等,是兒童哮喘的主要原因;室外過敏原主要包括花粉和真菌,由於兒童室外活動較少,室外過敏原相對不太重要。
目前多數作者認為應把引起哮喘病的諸多因素分為致病因素(trigger)和誘發因素(contributor)兩大類(詳見擴展閱讀2),致病因素是指引起哮喘病首次發作的因素,是哮喘病發病的"扳機"和主要病因,無論在哮喘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均起重要作用;誘發因素是指病人在已患有哮喘病的基礎上誘發隱性哮喘重新活動或哮喘急性發作的因素,是哮喘發作過程中的綜合誘發因素之一,在促使哮喘病情復發和進一步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上述兩大類因素中,某些因素如變應原、刺激性氣體和有害氣體、職業性因素、病毒、食物和藥物等兼有雙重作用,既可導致哮喘病的發生,又在哮喘病情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我們應當明確所有的環境因素並非是決定哮喘病是否發生的唯一因素,哮喘病患者本身的特應性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兒童飯前飲水有助消化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