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出水痘是什麼症狀啊?正文

出水痘是什麼症狀啊?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膚清潔;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潔消毒,講究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溫濕度要適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兒抓傷皮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瘙癢嚴重,可擦爐干石洗劑止癢,也可服用撲爾敏等藥物;疱疹破潰可塗龍膽紫,已有感染可局部塗一些消炎軟膏,必要時可服用黃連素、磺胺類藥物;切忌使用膚輕松、強的松一類的軟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現持續高燒、咳嗽、頭痛、胸痛或疱疹密集,色紅赤,疱液混濁以及已經發生彌漫性膿瘡、蜂窩組織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兒,則需送醫院治療。
為預防水痘傳染,對患兒應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對接觸過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離觀察3周,體弱者可在接觸後4天內注射丙種球蛋白。流行期間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水痘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多見,傳染性很強,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其特點為皮疹先見於軀干,然後蔓延至面部,最後達四肢,呈多形性疹:斑疹,丘疹,水疱疹,痂疹。水痘患者應嚴格隔離,休息,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皮膚破損處用2%-5%nahco3濕敷,禁忌手抓,化膿處塗抹抗生素軟膏。對免疫功能缺陷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禁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水痘chickenpox(帶狀疱疹)
何謂水痘?
本病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致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幾乎人人必患,通常在兒童期。如兒童期未患病,成人期仍敏感並可受感染。
如何感染?
接觸了傳染期的患者。病毒因患者咳嗽、噴嚏而經空氣傳播,也可因接觸了患者使用過的布類、臥具而受染,疾病後期的脫痂則無感染性。
有那些症狀?
低熱、頭痛、食欲減退,1-2天後皮膚出現瘙癢的水疱疹,常始於軀干然後播散至面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嚴重者,頭、腋下、眼睑和口腔均可出現水泡,然後破裂、結痂。成人症狀往往較兒童嚴重。
症狀何時出現?
一般是接觸病毒後2周,也可11-21天。
傳染期多長?
水泡出現前1-2天至首批水泡出現後5天。當所有水泡干燥時可認為已無傳染性。
是否需要隔離?
是。首批水泡出現後應將患者從工作或學校中隔離5天,或直至全部水泡干燥和結痂。
如何治療?
通常不必特殊治療,爐甘石洗劑常用於止癢,如效果不佳,應就醫。
有否預防疫苗?
有。水痘疫苗已在美國批准使用。可向醫生咨詢。
如何免受感染?
避免接觸患者,由於早期水痘幾乎不可能被診斷,如有危險,可注射疫苗。患者應隔離,至首批水泡出現後5天,或至全部水痘干燥結痂。

水痘
(varicella)
水痘是兒童的高度急性傳染性疾病,偶發於成人。有終生免疫力。它是由復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發感染。以發熱及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疱疹、結痂為特征。
病因及發病機理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呈磚形、直徑為150-200nm,核酸為dna,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vzv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和血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疱液而傳染,已知vzv可經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經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然後入血和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偶爾累及內髒。
臨床表現
治療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
全身治療
主要是加強護理,預防繼發感染和並發時的發生。發熱期應臥床休息,給予足夠的營養支持與水分的供應。臨床對症用藥為主。熱度高者可給予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疱破潰者可塗以2%龍膽紫液,若有彌漫性膿疱、蜂窩組織或急性淋巴結炎等並發症時,則需投用廣譜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藥物治療。阿糖腺苷10mg/kg?d,靜脈滴注。或無環鳥苷5-10mg/kg,每8小時一次靜脈注射,療程5-7天,或加用a-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愈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水痘是怎麼發生的?
水痘常見於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於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漿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的兒童與患水痘的兒童經常一起玩耍、說話、密切接觸都可感染而發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應注意隔離,在完全治好以前不應去幼兒園或上學。即使是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小孩,也應隔離觀察2~3周。因為感染病毒後不是立即發病,一般要經14~17天的潛伏期,長者可達3周。
水痘傳染性很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兒童約90%發病。而且從發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均有傳染性。
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成人較兒童明顯,一般1~2天內發疹。首先發於軀干,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為紅色小丘疹,數小時後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疱,周圍繞以紅暈。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狀,壁薄易破,伴有瘙癢。經2~3天而干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不留疤痕。在發病3~5天內,皮疹陸續分批發生,故同時可見丘疹、水疱、結痂等不同時期的皮損,病程約2~3周。
口腔、眼結合膜、咽部、外陰等粘膜也偶可發生損害,常形成潰瘍而伴有疼痛。
皮疹並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規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現象。若水疱抓破後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皮膚壞疽,甚至引起敗血症。此外,少數患者還可出現水痘性肺炎、腦炎、心肌炎及暴發性紫癜等並發症。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外感時邪熱毒,濕熱郁於肌膚所致。

出水痘會不會留疤痕?
水痘發生的部位較廣泛,可延及頭面部,且成批出現,數目較多,故有人擔心會不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水痘按照自然病程發生、消退,即使水疱較大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也會很快痊愈,愈後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破潰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發生壞疽,愈後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未到達真皮組織,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則會向下破壞而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出水痘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在臨床上水痘還有幾種特殊類型,應引起注意。
(1)大疱型水痘只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為成批發生的2~7cm大小的大疱,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但痊愈很快。
(2)出血性水痘水疱內容物為血性,有高熱及嚴重的全身症狀。好發於營養不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病人。
(3)新生兒水痘通常是在生產時由母親而感染,一般症狀表現較輕,但亦可發生系統損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症狀較小兒為重。前驅期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皮疹數目多,也更癢。
以上幾種特殊類型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就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否則不僅僅是留疤痕的問題,還可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如何治療水痘?
現代醫學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藥,故水痘的治療主要是預防繼發感染和加強護理。發熱期應臥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給;體溫較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甚者可口服抗組胺藥,亦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疱破潰後塗2%龍膽紫等等,均為對症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於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風熱夾濕證屬輕型,證見發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2)濕熱熾盛證屬重證,多見於體質虛弱的患兒。發熱重,表現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疱疹,伴有口干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或滑數。此乃邪盛正笃,濕熱毒邪內犯。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藥對症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余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傳染性強。一般感染後可獲終身免疫。
〖臨床特點〗
一、病因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
二、好發年齡主要好發於兒童
三、潛伏期
2周左右,
四、前驅症狀發熱等不適,1~2日內出皮疹,從軀干向四肢蔓延,
五、皮損特征丘疹、水疱、結痂同時存在,綠豆大小,周圍有紅暈,粘膜可發疹(fig1),
六、自覺症狀微癢,
七、病程
2~3周,
八、預後
有自限性,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經皮膚再感染,表現為帶狀疱疹。
〖鑒別診斷〗膿疱瘡
〖預防治療〗
以對症為主,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積極隔離病人,防止傳染。
(一)早期隔離至皮疹完全結痂干燥為止。
(二)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龍膽紫液,繼發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軟膏。
(三)繼發感染全身症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
對於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3ml/日,連續3天。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是原發性感染,多見於兒童,臨床上以輕微和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疱疹與結痂為特征。
[臨床表現]
潛伏期14~16日(10~24日)
(一)前驅期嬰幼兒常無前驅症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症狀,1~2日後才出疹。偶可出現前驅疹。
(二)出疹期發熱同時或1~2天後出疹,皮疹有以下特點:
1.先見於軀干、頭部,後延及全身。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時感皮膚瘙癢,然後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後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2.皮疹常呈橢圓形,3~5mm,周圍有紅暈,疱疹淺表易破。疱液初為透明,後混濁,繼發感染可呈膿性,結痂時間延長並可留有瘢痕。
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最多,其次為頭面部及四肢近端。數目由數個至數千個不等。
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疱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口腔、外陰、眼結合膜等處粘膜可發生淺表疱疹,易破潰形成淺表性潰瘍,有疼痛。
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機制障礙及繼發感染等原因時,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為大疱型,直徑可達2~7cm,易繼發金葡菌感染和膿毒血症而死亡;疱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為出血型,可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膚大片壞死,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稱為壞死型;病變播散累及內髒者稱為播散型,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稱為先天性水痘綜合症。
[並發症]
(一)皮膚疱疹繼發感染可引起膿疱疹、蜂窩織炎、敗血症等。
(二)肺炎成人多為原發性水痘肺炎,發生在出疹後1~5日,兒童常為繼發性肺炎,多發生於病程後期2~3周。
(三)水痘腦炎發病率低於1‰,兒童多於成人,常於出疹後一周發病。臨床表現與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約5%,少數有中樞神經系統後遺症。
(四)其它水痘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均很少見
 

上一页  [1] [2] [3] [4] 

哪裡有《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的全文?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