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的努力(約50年),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將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率由1992年的10%下降至1%以下。乙肝免疫的重點在農村,從衛生部現有資料估計,國城市乙肝接種率已達90%,農村約40%,還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4、如何預防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國乙肝的主要傳播方式。女性孕前檢查hbv-dna,最好在dna陰性時考慮懷孕。hbv-dna陽性母親的孩子出生後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並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約95%左右,應及時檢查是否產生抗體;dna陰性母親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險起見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目前對母親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爭議,不作常規推薦。
父親為大三陽或小三陽但dna陽性者,孩子出生時也建議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出生後密切接觸傳播。
5、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結婚、生育? 絕大多數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穩定、病毒不復制的情況下可以結婚、生育,對方應該注射乙肝疫苗並產生保護性抗體,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預防母嬰傳播。對於症狀嚴重、肝功能明顯異常的慢性患者,暫不宜結婚,應積極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結婚。
6、乙肝的常規檢查及意義? 乙肝五項:是診斷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據,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復制及傳染性;抗hbs(+)表示有保護性抗體,對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後都可產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指標,提示有傳染性;抗hbe(+),一般情況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復制或不復制,少數情況下結合dna檢測明確是否存在病毒變異;抗hbc提示感染過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復制。
hbvdna陽性提示病毒復制、有傳染性。目前dna應該采用pcr定量檢測,靈敏度高但假陽性率也高,dna一定要到大型、正規醫院檢測以避免誤差。
肝功能:轉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標志;血清總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細胞損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時常出現白蛋白減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
b超:肝髒影像學檢查,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診斷作用。 以上結果應該由專業醫生綜合分析,不要盲目猜測。
7、飲食、生活注意事項: 飲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一些如“不能吃雞肉、羊肉、海鮮”的說法多無科學依據;避免過度勞累,遠離化學毒素,慎用藥物尤其是對肝髒有損害的藥物。肝功異常、病情活動時要注意休息,飲食清淡、營養均衡。
8、慢性乙肝的治療: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療尚是世界性難題,沒有特效藥可以根治,所以市場上一切宣傳“治愈乙肝”、“大小三陽轉陰”的藥品、療法都是徹頭徹尾的騙子,要注意鑒別,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你的上當會助長欺騙的社會風氣。
到正規的醫院尋求專科醫生診治,制定適合你的治療方案,並定期復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起居、樂觀的心理狀態是治療的有利因素。
2003年1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關於規范醫療廣告活動,加強醫療廣告監管的通知》,包括乙肝在內的11種疾病的醫療廣告暫不准發布,所以凡是涉及到乙肝的廣告均屬違法!
乙肝如何治療才能避免失敗
目前被國內外專家公認的療效確切的抗乙肝病毒藥只有α干擾素和拉米夫定,國內近年又推出了苦參素。其他幾種抗乙肝病毒藥如單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鈉等,雖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因副作用多等原因,臨床應用不多,有的在國外已被淘汰。評價抗乙肝病毒藥的標准首先是有效(抑制和殺滅乙肝病毒),其次是副作用小,病人可以長期應用。然而,符合上述條件的藥物還不多,所以,從醫生到病人都要珍惜現有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慢性乙肝是個非常復雜的疾病,即使應用了抗乙肝病毒藥,治療也可能失敗,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條。
適應症不妥
不管干擾素還是拉米夫定,都有嚴格的適應症,不是所有的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能應用。這兩種藥共同的適應症是慢性乙肝病人,轉氨酶升高達正常值上限的2~10倍,肝髒炎症反應明顯者。這時病人正處於“免疫清除期”,即體內的免疫功能啟動,對乙肝病毒發起圍剿和清除,此時應用抗病毒藥助一臂之力,效果顯著。在“免疫耐受期”,轉氨酶正常或少許超過正常值,肝髒炎症輕或無,例如乙肝病毒攜帶者,體內免疫功能對乙肝病毒“熟視無睹”,這時應用任何抗病毒藥也是枉然,對此,干擾素、拉米夫定的效果極為有限。
如果適應症選擇准確,療效會明顯提高,選擇不當,濫“干擾”、“濫抗毒”,不但不能收到滿意療效,還會挫傷病人的治療信心,或對抗病毒治療產生抵觸情緒,並制造“抗病毒無效論”,影響乙肝病人正常用藥。
抗乙肝病毒藥物有局限性
慢性乙肝並非用上干擾素或拉米夫定就萬事大吉了,更不是用藥後一定會康復。其實,抗乙肝病毒藥都有其局限性,目前所有抗病毒藥都對乙肝病毒復制的原始模板(cccdna)無效,一旦停藥,乙肝病毒就很快以cccdna為模板繼續復制,結果大量新生乙肝病毒又猖獗起來,造成肝病復發。醫學家們指出,如堅持長期用藥,最大限度地壓制體內病毒的復制,再加上自身的免疫功能參與,方可最終將病毒清除,患者才有可能康復。
慢性乙肝病人的用藥,必需消除速戰速決、一蹴而就的觀念,要有長期用藥的准備。“速效論”是假話,不能相信。
抗乙肝病毒藥的另一個局限性為病人對其“應答率”不是100%(應答指病人用藥後hbeag轉陰,抗-hbe轉陽,hbvdna轉陰,轉氨酶正常),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的“應答率”在40%左右,而遠期應答率僅為30%左右。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時,用藥1年,hbeag轉陰率不到20%,發生抗-hbe轉陽者僅15%左右,盡管hbvdna轉陰率高達96%~100%,但hbeag不轉陰或抗-hbe不轉陽,就易於復發。因此,們既要看到抗病毒藥的有效性,也要了解其局限性,正確認識這些藥物,不能因其“局限性”而棄之不用,也不能因其“有效”而盲目樂觀。
藥物的毒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抗乙肝病毒藥也有毒副作用,這又往往因人而異。應用干擾素除可引起流感樣症候群之外,還可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也有脫發、抑郁等情況發生,有時因為毒副作用使治療受挫。拉米夫定有時可引起胃腸道反應。
乙肝病毒變異
慢性乙肝是個復雜多變的疾病,在抗病毒藥物作用下和人體免疫壓力下,病毒常常發生變異,這可導致治療失敗。治療過程中、患者病情也經常波動,出現反復,這不一定歸咎於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另外,慢性乙肝病人的免疫功能失調,在治療中可發生“混合感染”,如乙肝+丙肝,乙肝+丁肝,乙肝+甲肝等,或乙肝合並脂肪肝,有時又因濫用藥、飲酒等,使病情復雜,治療更困難,這都不是抗病毒藥的過錯。分析和找到失敗原因再采取措施,仍然會取得療效。
在應用抗乙肝病毒藥過程中,要細致觀察,多方分析,抗乙肝病毒藥不是“萬能靈藥”,其他藥物如抗肝纖維化、調節免疫功能方面的輔助用藥也是非常必要的。治療乙肝失敗,不能否定抗病毒藥物,大家也不可苛求抗病毒藥。乙肝治療學發展至今,最大的進步是確立了抗病毒為主的綜合治療戰略,如果不去抗病毒,就要走回頭路,千百萬乙肝病人將無所適從。當然,對抗病毒藥的不足,科學家早已察覺,現在正深入研究和開發更有效的抗病毒藥,應當說前景是樂觀的 打預防針不就好了嗎? 在我國發病率很高,乙型肝炎在某些地區,甚至有7%~10%的新生兒發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不做預防,乙型肝炎母親所生的bb,90%可能變成攜帶者或慢性感染狀態,往後可能發生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尤其是男孩)。因此,乙肝的預防接種極其重要,是減少及最終消滅乙肝慢性攜帶者的關鍵。其常用方法如下——
◆被動免疫:對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恢復期)孕母所生小兒,於出生後24小時內、3月、6月各注射一次乙型肝炎人類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劑量為0.5~1ml,70%~80%可獲保護。
◆主動免疫:對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陽性的產母所生的小兒,於生後24小時內(或7天內)、1月、6月各接種一次乙肝疫苗,血漿疫苗每次20~30μg,基因疫苗5μg。
◆聯合注射:hbig干擾疫苗的自動免疫反應不明顯,僅用疫苗注射時其保護率為80%~95%,但部分嬰兒,尤其e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嬰兒,至少30%會成為表面抗原攜帶者。因而目前趨向應用乙型肝炎疫苗與hbig聯合注射的方法,以提高嬰兒保護率(達85%~95%)。使用方法如下:
①hbig0.5ml,出生後24小時內肌肉注射;
②乙型肝炎疫苗0.5ml(基因疫苗5μg)與hbig同時注射,或出生後7天內在另側肌肉注射,此後1、6月時再各注射一次。3~5年進行一劑疫苗(基因疫苗5μg)加強接種。
對大小三陽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應盡量采用聯合注射的方法進行預防接種,以盡可能減少乙肝感染。 出生後要按規定時間給他們注射乙肝疫苗. 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女性能否懷孕?一旦懷孕,會不會把病毒傳給孩子?
懷孕以後才發現感染了乙肝病毒又該怎麼辦呢?
乙肝媽媽能給寶貝喂奶嗎?感染乙肝病毒,能做媽媽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選擇懷孕的時機是相當重要的。一般乙肝患者判斷的標准最重要的是“乙肝常規”,即人們常說的查“兩對半”,它們是表面抗原、e抗原、表面抗體、e抗體、核心抗體。
其中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陽性被稱為大三陽,e抗體、表面抗體、核心抗體陽性稱為小三陽。
婦女能否懷孕的判斷標准是肝功能正常,最重要的是乙肝dna定量在正常范圍之內。
大三陽不能要寶寶
在大三陽患病期間,肝功能又不大好,絕不能懷孕。因為一方面,乙肝病毒會通過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另一方面,懷孕期間肝的負荷本來就會增重,再加上肝功能不大好,孕婦自己的生命危險都會難以避免。
大三陽患者最好等到全部指標都轉陰再去懷寶寶。但大三陽全部轉陰非常難,也不是一年半載的事,如果患者年齡較大,至少要在e抗原轉陰和肝功能正常後才能懷孕。
小三陽肝功能正常可以懷孕
如果是小三陽,肝功能正常,hbv-dna陰性或者在正常值(5×100拷貝/毫升)之內,就可以懷孕。但是,妊娠會讓孕婦免疫力降低,因此,懷孕期間要嚴密觀察身體狀況,並且定期上醫院檢查肝功能。
孕後才知得乙肝,准媽媽怎麼辦?
有的人在懷孕後的相關檢查時,發現自己得了乙肝。如果在懷孕後的3個月以內,肝髒功能不好,又有如黃疸、惡心、肝區疼痛等嚴重的症狀,這時寶寶是不能要了,只有及時流產。否則大人小孩都危險。
如果是在懷孕中晚期才發現,肝功能是好的,症狀又不重,寶寶可以保留,但要進行嚴密觀察,經常上醫院做有關檢查。到一定時候還要做阻斷治療。
另外,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可從懷孕7個月起,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果是臨近生產的孕婦發現得了乙肝,在發現時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胎兒出生後,24小時內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在1~2周後打第一支乙肝疫苗,以後則1、6月間期順延,保護率可高達97.13%,效果較好。
乙肝媽媽能給孩子喂奶嗎?
得了乙肝的媽媽,為了謹慎起見,應避免母乳喂養,在喂養的同時,應該格外注意衛生,1.媽媽每次用奶瓶喂奶前,都要給奶瓶消毒,自己也要仔細清洗雙手。2.平時不要親吻孩子,更不要口對口地喂寶寶吃飯。3.應盡量減少同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