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歲多,頭頂有兩處總有粗糙的皮,還癢,時好時壞,怎麼辦?愁死了。 :濕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病,多發生在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到兩歲。患兒多在臉,額頭,眉間或四肢出現小片狀紅斑,丘疹,小水泡等。濕疹的發生與食物,藥物,寄生蟲,細菌,花粉等有關,又與遺傳因素和環境等因素有關。另外,嬰兒消化道攝入食物過敏源,如魚,蝦,雞蛋等可誘發或加重濕疹。一項調查表明,母親孕哺期飲食結構也是嬰兒濕疹發生的誘因之一。大部分母親在懷孕期,哺乳期這兩個階段,大量食用魚蝦,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食物中的過敏物質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使嬰兒患濕疹。另外,研究還表明,補鈣的嬰兒出現濕疹的幾率比不補鈣者低,因鈣劑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具有消炎,消腫及抗過敏作用。 癬是皮膚和毛發的真菌(細菌的一種,又叫霉菌)感染,表現在頭發裡為禿斑(頭皮上出現大小不同的脫發斑塊,俗稱“瘌痢頭”),表現在皮膚上為圓環形狀,發紅或灰色,起鱗斑。感染擴散時,環狀癬斑的邊緣仍然起鱗屑,中心開始看起來像正常皮膚。癬的感染源通常是動物,如家養寵物,或從其他有癬的人那裡感染而來。
癬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它所引起的瘌痢頭和皮膚病變肯定是不美觀的。而且癬所在的部位非常癢,小兒會因此煩燥不安甚至哭鬧。癬還有傳染性,因此必須立即治療。
寶寶身上長了癬,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1、如果孩子抓撓,檢查一下他的頭部或全身,有沒有癬的顯著特征??斑禿和環狀皮損。
2、向醫生請教,不要嘗試你自己來治療。檢查後應給孩子洗淨雙手。不要讓孩子觸摸受感染的部位。
3、在你帶孩子看過醫生之前,不要讓孩子和別的孩子接觸。
4、孩子感染時可能用過的發刷、梳子以及頭上用品要全部扔掉。因為一般的消毒劑也難以殺死真菌。
5、把孩子的洗臉毛巾和浴巾與家裡其他人的分開,以避免傳染。
6、如果家裡的寵物是可能的傳染源,盡快帶到寵物醫院治療。
7、每次觸摸長癬部位的前後,你都一定要洗手,也要給把孩子的手洗干淨。
經治療後,皮膚上的癬很快會消失,但是,治愈頭皮上的癬可能要花上兩三周的時間。 頭癬是真菌感染頭皮和頭發所引起的疾病。患了頭癬,頭皮上會出現很多灰白鱗屑或大片的黃痂,還可引起頭發折斷或脫落。嚴重者頭發參差不齊甚至所剩無幾,即人們所說的癞痢頭。 頭癬的發生主要是通過接觸頭癬患者或有病的動物而被傳染的,從自然界中感染來的極罕見。正常人與患頭癬者經常密切接觸,特別是兒童在一起玩耍,頭碰頭的接觸,很容易被傳染。還有與有病的動物接觸後患病,這都屬於直接傳染。如果使用頭癬患者用過的帽子、頭巾、枕頭、梳子或理發推子、剪刀等也可被傳染,這叫做間接傳染。可見頭癬是很容易傳染的。過去頭癬在我國流行很廣,醫院裡常可看到頭癬患者。 但是,真菌感染後不一定都引起頭癬,這與機體對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關。大多數成人對真菌抵抗力較強,而兒童較弱,所以頭癬多見於兒童。 頭癬可分為三型:一是黃癬,又稱禿瘡或瘌痢頭,多在兒童期發病,農村多見,愈後有萎縮性疤痕,頭發脫落;二是白癬,多見於兒童,有很強的傳染性,愈後無疤,頭發生長不受影響,頭皮損害早期呈白色鱗屑斑片、圓形,斑片內頭發易折斷;三是黑點癬,較少見。 家庭日常如何護理? 1.應將病人的衣服、帽子、枕頭、被單、毛巾、手帕、梳子等生活用具進行煮沸消毒。 2.每天用熱水、肥皂洗頭1次,加速去除頭皮鱗屑痂和斷發。 3.外擦5%的硫黃軟膏,均勻擦遍整個頭發,重點在病區,連續2個月。 4.每周剃發1次,連續8次,以去除病發。 5.全身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