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
誤區一產後體虛多吃老母雞
產後特別是剖宮產後,新媽媽的胃腸道功能還未恢復,不能吃太過油膩的食物。老母雞、蹄胖等食物脂肪含量較高,不適合產後馬上吃。產後體虛是因為分娩過程中產婦的體力消耗過大,分娩後又要哺乳所引起的。這時,產婦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蝦仁煨面、紅薯稀飯等。
誤區二為了早產奶,產後馬上多喝湯
從分娩到產奶,中間有一個環節,就是要讓乳腺管全部暢通。如果乳腺管沒有全部暢通,而產婦又喝了許多湯,那麼分泌出的乳汁就會堵在乳腺管內,嚴重的還會引起產婦發燒。所以,要想產後早產奶,一定要讓新生兒早早吮吸媽媽的乳房,刺激媽媽的乳腺管多泌乳。待乳腺管全部暢通後,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湯,如鲫魚豆腐湯、黃鳝湯等,對媽媽下奶有所幫助。
誤區三產後出血多,吃桂圓、紅棗、赤豆補補血
桂圓、紅棗、赤豆是活血的食物,吃了不但沒有補血,反而增加出血量。而且,這些都是高糖食物,有的產婦在床上吃,又不及時刷牙,這樣很容易引起蛀牙。一般在產後2周以後或惡露干淨後,才適合吃。
准媽媽智庫產後補血食物大搜羅 孕婦不宜吃桂圓
桂圓中含有葡萄糖、維生素、蔗糖等物質,營養豐富,有補心安神、養血益脾之效。但性溫大熱,一切陰虛內熱體質及患熱性病者均不宜食用。婦女懷孕後,陰血偏虛,陰虛則滋生內熱,因此孕婦往往有大便干燥、口干而胎熱、肝經郁熱的症侯。我國醫學一貫主張胎前宜清熱涼血,桂圓性甘溫,如孕婦食用桂圓,不僅不能保胎,反而易出現漏紅、腹痛等先兆流產症狀。因此,孕婦是不宜吃桂圓的。 要滿足月子裡產婦營養素的需求量,飲食方法是很重要的,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增加餐次
每日餐次應較一般人多,以5~6次為宜。這是因為餐次增多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保證充足的營養。產後胃腸功能減弱,蠕動減慢,如一次進食過多過飽,反而增加胃腸負擔,從而減弱胃腸功能。如采用多餐制則有利胃腸功能恢復,減輕胃負擔。
2.食物應千稀搭配
每餐食物應做干稀搭配。干者可保證營養的供給,稀者則可提供足夠的水分。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乳母哺乳則需要水分來補充,從而有利於乳汁的分泌。產後失血傷津,亦需要水分來
促進母體的康復;服用水分較多,可防止產後便秘。食物中干稀搭配較之於單純喝水及飲料來補充水分要好得多。因為食物的湯汁既有營養,又有開胃增進食欲之功能,而單純飲水則反而沖淡胃液,降低食欲。除喝湯外還可飲用果汁、牛奶等,要多喝湯和其他營養飲料。
3.葷素搭配,避免偏食
從營養角度來看,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種類及數量不同,而人體需要的營養則是多方面的,過於偏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一般的習慣是,月子裡提倡大吃雞、魚、蛋,而忽視其他食物的攝入。產後身體恢復及哺乳,食用產熱高的肉類食物是必需的,但蛋白質、脂肪及糖類的代謝必須有其他營養素的參與,過於偏食肉類食物反而會導致其他營養素的不足。就蛋白質而言,葷素食物搭配有利於蛋白質的互補。從消化吸收角度來看。過食葷食,有礙胃腸蠕動,不利消化,降低食欲,‘‘肥厚滯胃”正是這個道理。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類食物不具有或少有的營養素外,一般多有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防止便秘。因此葷素搭配,廣攝各類食物既有利於營養攝人,又有促進食欲,還可防止疾病發生。
4.清淡適宜
一般認為,月子裡飲食清(盡量不放調味料)淡(不放或少放食鹽)為妙,此種觀點並不正確。從科學角度講,月子裡的飲食應清淡適宜,即在調味料上,如蔥、姜、大蒜、花椒、辣椒、酒等應不放,食鹽也以少放為宜,但並不是不放或過少。放各種調味料除能增加胃口,促進食欲外,對產婦身體康復亦是有利。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產後宜溫不宜涼,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寒則凝固血液。在月子裡身體康復過程中,有許多余血濁液(惡露)需要排出體外,產傷亦有瘀血停留,如食物中加用少量蔥、姜、蒜、花椒粉及酒等多性偏溫的調味料則有利血行而不促進血凝,有利於瘀血排出體外。食鹽的用量亦就根據情況而定,如果產婦水腫明顯,產後最初幾天以少放食鹽為宜;如孕後期無明顯水腫則無需淡食。
5.要注意調護脾胃、促進消化
月子裡應食一些有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的食物,如山藥、山楂糕(片)、大棗、番茄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