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月幼兒暈厥是什麼樣子 兒童暈厥病因何在
暈厥是兒童的常見病症,它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一過性腦缺血,患兒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摔倒。據美國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大約有15%的兒童有暈厥的經歷,女孩比男孩發 病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為15~19歲之間。 兒童暈厥可由許多疾病引起,這些疾病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代謝性疾病外,絕大多數為相關功能性疾病,如血管迷走性暈厥等。盡管在暈厥的基礎疾病中大多數是良性的,但是部分患者具有 猝死危險性,並且大部分功能性疾病對患兒的身心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近年來,對血管迷走性暈厥的臨床研究是國際上小兒心髒病學的研究熱點之一。
引起暈厥的原因有多種,血管迷走性暈厥占六成 一些器質性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都可以導致暈厥。但是直立不耐受是兒童暈厥的主要原因,它包括血管迷走性暈厥、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直立性低血壓、自主神 經反應障礙等。 血管迷走性暈厥是兒童暈厥中最常見的病因,約占所有暈厥患兒的60%~80%。血管迷走性暈厥又分為三種類型,即血管抑制型(以血壓降低為主)、心髒抑制型(以心跳減慢為主)及混合型(血壓低 和心跳減慢都有)。患血管迷走性暈厥的兒童一般其暈厥都發生在心髒充盈減少時或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時。如:看到血液,劇烈疼痛,所處的環境悶熱或洗熱水浴等,運動或精神緊張時也可誘發暈厥發作,然而最常見的誘因是持久站立。 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主要表現在直立後10分鐘心率過度增快。這種患兒也可發生暈厥。平時主要症狀有輕度的頭疼,頭暈,疲乏,暈厥先兆等。
直立性低血壓主要表現在體位由平臥變成直立後3分鐘內血壓下降。這種患兒一般有頭暈,有時會發生暈厥或暈厥先兆。
不明原因暈厥的患兒診斷難,直立傾斜試驗是關鍵 血管迷走性暈厥及其相關功能性疾病的診斷一直非常困難,因而在明確診斷前,常將其稱為不明原因暈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在國內兒科率先采用基礎直立傾斜試驗對兒童血管迷走性暈厥進行診斷,解決了部分患兒的診斷難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暈厥病兒的診斷效率,在國家十五攻關項目的支持下,課題組 率先發現應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發直立傾斜試驗,可明顯提高直立傾斜試驗對血管迷走性暈厥兒童診斷的敏感性,使診斷效率由以往的50%提高至80%。 直立傾斜試驗分為:基礎直立傾斜試驗和藥物激發的直立傾斜試驗。直立傾斜試驗前需要平臥20~45分鐘,至少禁食3個小時。試驗時患者斜靠在與地面呈60度夾角的傾斜板床上,無創記錄患者的心率、血壓以及心電圖,直到出現陽性反應或至45分鐘。
兒童暈厥需要治療 眾多研究表明,反復發作的暈厥對患兒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均有明顯影響。 治療方案: 去除誘因,治療病因。具體是:對器質性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所致暈厥的患者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自主神經功能鍛煉。具體是: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直立訓練,即每天靠牆站立數分鐘,待適應後逐漸增加持續時間,堅持規律訓練可使血管順應性下降,減少站立時血液在下肢蓄積,有助於預防或減少暈厥反復發作;用干毛巾擦胳臂和腿;雙腿交叉使大腿和腹部肌肉緊張也可有效預防青少年暈厥發作;頭部抬高傾斜睡眠有助於改善症狀。 飲食中適當增加鹽的攝入和增加液體的攝入。 根據暈厥的不同類型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相應個體化治療方案。 對血管迷走性暈厥患兒進行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對治療藥物的研究也是近幾年來的研究熱點。由於血管迷走性暈厥是一種神經反射介導的暈厥,因此各種藥物都是針對其發生機理中的某一環節發揮作用 的。血管抑制型暈厥、輕度心髒抑制型和混合型的患兒均可采取藥物治療,一般治療3個月左右,絕大部分患兒可治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