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檢查出六個月的寶寶缺鋅,鐵,鈣。鐵鈣缺一點點,但鋅缺得比較多。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食補有用嗎?有沒有比較好的補品? 怎麼知道的缺鋅、鐵、鈣?是化驗微量元素麼?化驗微量元素沒有任何意義。血中的某些微量元素隨著一天時間的變化而變,也隨著情緒、進食、身體狀態的改變而變。具體到鈣元素而言,全身有99%以上的鈣沉積在骨骼。只要內分泌系統正常,血鈣的輕微改變,即可引起機體動用龐大的骨鈣儲備來維持血鈣濃度的穩定。低血鈣還見於酸鹼平衡紊亂的患者,會危及生命。血鈣降低的最明顯症狀是抽搐,肯定不是你孩子現在這個樣子,所以勸你不要花冤枉錢去化驗微量元素。缺鈣(可能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是通過化驗鹼性磷酸酶或骨鹼性磷酸酶判斷的;缺鋅應通過化驗金屬硫蛋白等指標判斷;判斷缺鐵的最靈敏指標是鐵蛋白。保健醫生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另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經濟效益,再一方面可能自身的業務素質太差,總之,並不是真正為患者考慮,選擇真正適合的有效的檢測指標來判斷病情和治療效果。自己一定要多學些保健知識。千萬別“被化驗”了多余的指標,花了冤枉錢,孩子受了罪,耽誤了診療,還覺得值。所以首先應選擇有意義的化驗指標,才能確定是否真的缺乏。六個月開始應格外注意是否有隱性缺鐵,即血紅蛋白正常但儲存鐵不足,這樣也會導致神經細胞受損,影響將來的學習的能力。如果孩子肌肉松軟,要考慮缺鈣缺維生素d。缺鋅的可能性不太大。另外要注意維生素a缺乏的可能性也比較大,表現為皮膚粗糙,容易生病。 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和寶寶生長過快有關系。寶寶最好不要亂吃補品,一個是可能會導致寶寶發育提前,還有可能損傷寶寶腸道。
6個多月了,輔食添加的同時可以輔以自己壓搾的新鮮水果汁,能平衡各種營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