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肛門邊長了一個小泡破了老流血怎麼辦 這是外痔,找大夫看看吧。 這種情況應該考慮排除肛瘘的可能,建議去醫院外科檢查一下。 可能是瘘窦,我爸爸就是,都有一年了,沒有管過,後來流膿了,我給他買了康復新液,用用就好了, 便血
可能的疾病:
痔瘡、肛裂、肛瘘、直腸炎、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癌、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傷寒、腸結核、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腸系膜動脈血栓、腹主動脈瘤破裂、腸套疊、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過敏性紫癜等。
科室選擇:
排便時或排便後有鮮紅血湧出,量少,不與糞便混合,肛門巨痛——首診肛腸科;
老年人伴腥臭味粘液膿血便、表面有凹痕、裡急後重、腹瀉便秘交替——首診腫瘤外科;
伴發熱、不潔飲食史、裡急後重、膿血便、腹痛——首診腸道門診或傳染科;
伴疫水接觸史、慢性腹瀉、膿血樣便、肝脾腫大——首診感染科、傳染科;
伴反復發作的暗紅色粘液膿血便、腹痛、裡急後重——首診消化內科;
伴柏油樣暗紅色血便、有消化道潰瘍病史——首診消化內科、普外科;
小兒伴陣發性腹痛、腹部包塊——急診小兒外科;
伴皮下出血點——首診免疫科。
便血:血從肛門而出,或隨大便挾雜而下,或下純血。
《靈樞。百病始生》稱謂:“後血”;《傷寒論》稱“圊血”;《金匮要略》稱:“下血”,並依下血與排便之先後,提出“遠血”和“近血”的名稱。張景岳指出:“血在便後來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腎。……血在便前來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後世醫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濁,立腸風,髒毒之名。《證治要訣》雲:“血清色鮮紅者為腸風,濁而黯者為髒毒。”《醫學入門》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遠者,稱“血箭”。
本症應與下痢膿血相鑒別。下痢膿血者,多呈膿血雜下,並有明顯的腹痛,裡急後重等表現,而本症表現則為大便時血自下,而無膿樣物,且無明顯的腹痛及裡急後重等症狀。
「常見證候」
胃腸實熱:大便下血,兼見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飲,齒龈腫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瘡,大便秘結,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症。
濕熱交蒸:先血後便,下血鮮紅,大便不爽,肢困脘脹,納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脾胃虛寒:先便後血,或血便混雜,或下純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脘腹隱痛,納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質淡,苔白潤,脈細弱。
肝陰虛:大便下血,症兼頭暈目眩,兩顴紅赤,五心煩熱,夜寐不安,骨蒸盜汗,夢中失精,腰酸肢倦,形體消瘦,舌質紅绛,脈細數。
痔瘡便血:便血鮮紅,肛門疼痛難忍,或腫脹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紅苔黃,脈弦數。 便血
消化道出血時,血從肛門排出,色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黑色,或糞便帶血,稱為便血(hematochezia)。一般認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現黑便。 [發病原因] 1.上消化道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異物、食管裂孔疝、食管外傷等。 (2)胃十二指腸疾病 消化性潰瘍、急性糜爛性胃炎、應激性潰瘍、胃癌、胃粘膜脫垂症、胃動脈硬化等。 (3)肝膽道疾病 如肝硬化食管與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出血性膽管炎、壺腹癌等。 (4)胰腺疾病 胰腺癌。 2.下消化道疾病 (1)小腸疾病 腸結核、局限性腸炎、小腸腫瘤、小腸血管瘤、meckel憩室炎或潰瘍、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等。 (2)結腸疾病 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結腸癌、結腸息肉、結腸血吸蟲病等。 (3)直腸疾病 直腸損傷、非特異性直腸炎、直腸癌等。 (4)肛管疾病 痔、肛裂、肛瘘等。 3.其他疾病 (1)急性傳染病與寄生蟲病 流行性出血熱、重型肝炎、傷寒與副傷寒、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症、鉤蟲病等。 (2)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 (3)維生素缺乏症 維生素c缺乏症、維生素k缺乏症。 [臨床表現] 消化道大出血時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失血性貧血與急性周圍循環功能不全的症狀。 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部位的高低。上消化道出血時排出的多為暗紅色血便,或呈柏油樣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時多為暗紅色或鮮紅色的血便。然而二者均可有例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伴有腸蠕動加速時,可排出較鮮紅的血便而不呈黑便。小腸出血時,如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可呈柏油樣黑便;當小腸出血量多、排出較快時,則便血呈暗紅色甚至呈較鮮紅色的稀便。結腸與直腸出血時,由於血液停留於腸內時間較短,往往排出鮮紅色或較鮮紅的血便。 便血伴隨下列症狀,有提示診斷的意義: 1.伴發熱者須注意急性傳染病、惡性腸腫瘤、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局限性腸炎等。 2.伴急性腹痛者可見於急性膽管炎、膈疝、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套疊等。 3.伴皮膚粘膜出血者多注意血液病、敗血症、鉤端螺旋體病、重型肝炎尿毒症等。 4.伴慢性上腹痛,但出血後疼痛減輕者見於消化性潰瘍,疼痛無減輕者常見於胃癌。 5.伴裡急後重者可見於痢疾、直腸炎、直腸癌等。 6.便血量少,血色鮮紅,在便後滴下或射出,提示為直腸肛管疾病。 [家庭應急處理] 1.臥床休息,流質飲食或暫禁食。 2.可口服維生素k312mg,安絡血2.5~5mg或雲南白藥0.3~0.6g,每日3次。 3.若為藥物或酒精引起,應立即停用。 4.經上述緊急處理無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應急速送往醫院進一步搶救。
臨床檢查:1.血尿便常規檢查;2.血生化檢查;3.纖維內鏡檢查;4.消化道x線造影;5.放射性核素掃描等。 您好,您可以到南京曙光醫院來檢查一下,南京曙光醫院是肛腸專科醫院,這裡不開刀,不住院,隨治隨走,痛苦小。咨詢電話025-52256666 早上臭吐沫連續摸幾天 沒事的,過幾天就好了! 痔瘡 去醫院吧 去醫院看醫生 肛門瘙癢症(peritusani,pa)是一種常見的局部瘙癢症。肛門部有時有輕微發癢,如瘙癢嚴重,經久不愈則成為瘙癢症。它是一種常見的局限性神經機能障礙性皮膚病。一般只限於肛門周圍,有的可蔓延到會陰、外陰或陰囊後方。多發生在20~40歲中午、老年,20歲以下的青年較少,很少發生於兒童。男比女多見,習慣安靜和不常運動的人多發生這種瘙癢症。繼發性瘙癢症有明顯致病原因,容易治療;自發性或原因不明的pa不易治愈,也常復發,約占全部病人的50%。
肛門瘙癢症多見於中年人。部分為全身性皮膚瘙癢病的局部症狀,則多見於老年人。局限於肛門局部的瘙癢症多與肛門及直腸疾病有關或繼發於肛門直腸疾病。局部炎症充血使皮膚循環增加,溫度上升,臀間又是不易散熱的部位,促使汗液排洩增多,濕潤浸漬,引起不適和瘙癢。初發病患者常以熱水燙洗或較長時間外用含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等藥塗敷,雖可一時緩解瘙癢症,日久可形成瘙癢——不良刺激——更瘙癢的惡性循環,使局部症狀更形增劇。嗜食辛辣食品也可引起肛門瘙癢,衛生習慣不良,不及時清洗肛門會陰,隔褲搔抓摩擦,可使瘙癢加劇。著裝不良,穿著窄小的衣褲,或穿質地不適的內褲如某些化纖織物或厚實而粗糙者,使臀圍汗液不易散發及摩擦也可誘發肛門瘙癢。見於兒童的肛門瘙癢以蛲蟲病患者居多,雌性蛲蟲蠕出肛門排卵,形成機械刺激引起肛門瘙癢。 痔瘡 早上臭吐沫連續摸幾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