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09年元月得過胰腺炎現在一年了有時坐上腹部感覺不適解的大便還看見吃的東西.是怎麼回事 急性胰腺炎為腹部外科常見病,近年來重型胰腺炎發病率逐漸增多。由於它對生理擾亂大,而且對各重要髒器損害明顯,故死亡率甚高。有時可引起驟然死亡。重型胰腺炎死亡率為20%,有並發症者可高達50%。臨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為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兩種。這種分類法固然可以說明其病理狀況,但胰腺炎的病情發展不是靜止的,隨著胰管的梗阻程度,以及胰腺間質血管(動、靜脈及淋巴管)的改變,其病理變化是在動態發展著。因此,以急性輕型胰腺炎和重型胰腺炎分類的方法,較適合於臨床的應用。重型胰腺炎(如出血壞死型)臨床醫生往往十分重視,但輕型胰腺炎(如水腫型)亦不能忽視,它可以發展為重型胰腺炎。
治療預防 急性胰腺炎的治療迄今仍是一個難題,首先是對治療方式的選擇:非手術治療抑或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怎樣才能做到合理的補充血容量,減少並發症等,手術治療時機怎樣掌握,手術怎樣實施方為合理。關於急性胰腺炎的非手術治療和/或手術治療已探討了幾十年。隨著對急性胰腺炎變理變化的深入了解,迄今對其治療已有較為明確的意義:急性水腫型胰腺炎以姑息治療為主,而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應根據情況予以治療。前者在急性胰腺中約占80~90%,後者約占10~20%。但急性水腫性胰腺炎與出血壞死性胰腺炎之間的界限是不能迥然分開的。急性水腫性胰腺炎可以轉化為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據統計約有10%左右可以轉化。因此,對急性水腫性胰腺炎在非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嚴密觀察其病程的衍變。
急性水腫性胰腺炎與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的治療觀點已比較一致。但對胰腺局限性壞死的治療觀點尚有所爭議。一種意見認為應手術引流,另一種意見認為可以采取姑息治療。從一些文獻報道和我們治療中的體會,我們認為對這一類型的胰腺炎亦應手術“清創”。理由是:一方面壞死是不可逆的,而壞死組織難以吸收,即使可以吸收病程亦很長,長期毒素吸收臨床症狀如持續腹痛、發燒等經久不退,另一方面在壞死組織中的毒性物質,如血管活性肽、彈力蛋白、磷脂酶a等將引起胰腺進行性自我消化,病變可能繼續擴大,則將導致全身中毒症狀進一步加重,以至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害而致衰竭。非手術治療的一些方法,亦是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的術前准備。
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基礎是胰腺細胞進行性壞死以及酶的自身消化,低溫可以降低代謝速度和酶的催化能力。當胰腺的溫度降至8~10℃時可抑制酶的分泌(外分泌),降至0~4℃時則發生不可逆性抑制。冷凍外科(cryosurgery)治療急性胰腺炎已應用於臨床,收到了一定的療效。通過冷探頭(-160~-196℃)的接觸,以破壞急性胰腺炎產生的炎症組織及胰酶,抑制自身消化達到治療的作用。它不同於冷凍治療腫瘤,它不要求破壞全部組織細胞,只需抑制絕大部分胰腺細胞所產生的酶蛋白,對其起一滅活作用,阻斷自身消化。
1.急性胰腺炎的直接降溫療法:開始是通過手術在小網膜囊內放置帶冷液循環系統的球囊,由球囊直接對胰腺接觸降溫。相繼又出現通過腹腔鏡直接放置球囊進行胰腺降溫。蘇聯學者用冷凍治療機對狗的正常胰腺進行試驗,在100~37℃的不同溫度下,觀察冷凍對胰腺外分泌的影響。在35℃、25℃、15℃時,胰腺的結構與胰島功能無明顯變化,但胰腺外分泌受抑制。在5~15℃時腺泡組織被破壞,後由含有胰島結構的結締組織代替。在-20℃則出現胰腺急性水腫、間質性出血壞死、內外分泌功能均遭破壞。當胰腺溫度維持在31℃時效果較好。
2.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冷凍外科治療:此法系用超低溫探頭(-140℃以下)直接冷凍出血壞死的胰腺組織,有人造成狗的出血壞死性胰腺炎,進行冷凍試驗,用-195.8℃冷探頭進行全胰腺冷凍,10~15秒內形成5×3cm2的破壞區,經治療的10條狗僅1例死亡。1989年蘇聯學者報道15例病人冷凍的結果:出血壞死性胰腺炎2例;脂肪壞死性胰腺炎12例;化膿性胰腺炎1例。與壞死灶相對應,分3~5個點進行冷凍,探頭-195℃,時間為1~2分鐘。並根據病情的需要對伴有胰頭水腫引起黃疸時,加作膽囊造瘘術。在15例病人中僅死亡1例。
相反,亦有人的實驗與此相反,經冷凍後胰酶的活性反而增加。追其原因可能是冷凍區邊緣的部分細胞,在酶蛋白沒有變性的情況下,細胞膜破裂使其釋放入血液。但在急性胰腺炎時冷凍產生的血清酶活性的升高,與其對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相比是微小的。
3.局限性胰腺壞死及胰周滲出:重型胰腺炎不僅胰腺自身有不同程度的壞死,而且胰周亦有大量的炎性滲出,同時伴有上腹部肌緊、壓痛、體溫升高、白細胞增高等,經b超或ct檢查則見胰腺影像增大,有散在或局限性壞死區,在胰周圍有較多的滲出。但壞死的胰腺及周圍滲出是否有感染,對其治療有迥然不同的觀點。若無感染可采取姑息方法治療,滲液可以逐漸吸收,胰腺小的壞死區亦可被吸收。若有感染則應予以相應的手術治療。因此,對感染存在與否的鑒別甚為重要。可采取ct導向下對胰腺進行穿刺抽出壞死組織及液體進行鑒別。通過抽出物的性狀、濃度、塗片、細菌培養,以決定區域性壞死及滲出液有無感染。但細菌培養不可能立即得到陽性或陰性的結果。此時應根據穿刺液的性狀、腹膜炎的嚴重程度如腹膜炎局限於上腹抑或全腹,以及體溫、血象的變化,以判斷感染與否。有時抽出物很難以判斷,為更慎重起見,可在全身大力支持下,合理應用抗菌素下對胰腺進行多次穿刺(ct導向),以決定區域性胰腺壞死及周圍炎性滲出有無感染。
總之,雖有局限性區域性胰腺壞死,又有滲出,若無感染,而全身中毒症狀又不十分嚴重者,不需急於手術。若有感染則應予以相應的手術治療。這一觀點與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的診斷一旦建立,立即手術有所不同。但必須認真、仔細地加強臨床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