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為何不排洩 初生嬰兒飲食和排洩
初生嬰兒的飲食以奶類為主,無論是餵哺母乳或奶粉調奶,都要留意嬰兒吃奶後的反應,同時要觀察嬰兒的排洩物,看看是否有異樣的地方,如嬰兒在吃奶後有異常反應,要告知醫生以便為嬰兒進行檢查。
餵哺母乳
母乳為嬰兒最適當的天然營養品,以母乳餵養,無論在營養上、經濟上,及母子心理與感情方面都有很多優點。
母親餵奶前應先洗淨雙手,用冷開水輕洗乳頭以最舒適之坐姿勢予以哺餵,餵奶時,應視奶量多少,用一側乳房或雙側乳房餵哺,但應以左右乳房交換先餵奶為原則。
吸奶量足夠的嬰兒,平常吸奶15分鐘,最多20分鐘就能滿足,自動放開乳房,熟睡3至4小時,並有適量體重的增加。
如餵奶20分鐘不能滿足而繼續吸吮不放;不能入眠或睡眠1至2小時就會醒來,可能是奶量不足,應以牛奶補充,即每次餵母乳以後添餵牛扔,或每天一次或以牛奶代替母乳。
每次餵完奶後,將嬰兒抱起,輕拍背部,使他吐出吸奶時所吞進的空氣,但用不著勉強。
奶粉調奶
奶嘴洞的大小原則上以奶瓶傾斜45度後,能一滴接一滴的滴出為佳,每分鐘15-20滴最好。如果奶嘴洞太小,以致吸吮出的奶量不足,嬰兒需用力吸吮,令到嬰兒未喝完奶前,已因過度用力吸吮,感到疲倦,以致睡著。
若奶嘴洞口太大,可能會嗆到嬰兒。
若奶嘴洞口適當,但嬰兒仍有吸吮困難,需間斷餵食,或每次餵食超過20-30分鐘,則需請教醫生。
嬰兒食剩之奶,不可保留到下次餵奶,以防止細菌的侵入引起感染,損害健康。
換奶方法
舊奶粉與新奶粉混合使用,第一天使用舊奶粉及新奶粉各半,觀察嬰兒大便情形,若無腹瀉,則第二天使用舊奶粉1/3、新奶粉2/3,若大便正常,第三天開始使用新奶粉。
初生嬰兒排洩
初生嬰兒排尿是反射動作,因其膀胱儲尿能力弱,一天小便次數可達10-30次,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次數減少。
嬰兒的大便
餵母奶的大便顏色呈金黃色、較軟、似發霉的酸昧。餵牛奶的大便呈黃腹瀉情形,相反的,如果解便時,顯費力,大便太乾、太硬,大便解不出來可能是便祕,以上情形應請醫生處理。
當餵奶時,嬰兒會邊吃邊解大便,這是因為吸食時刺激腸蠕動且肛門擴約肌未成熟無法控制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