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半月的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 一天一次比較正常 5-8 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便:
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會的,平時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海藻類、豆類等食品。注意飲食規律,多飲水,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這樣對孩子對你都好
小便: 尿量 小兒尿量個體差異較大。正常情況下,嬰兒每天排尿量為400~500毫升,幼兒為500~600毫升,學齡前兒童為600~800毫升,學齡兒童為800~1400毫升。
排尿次數 出生後頭幾天,孩子攝入量少,每天排尿僅4~5次;一星期後,小兒代謝旺盛,進水量較多,但由於膀胱容量較小,於是排尿次數突然增至每天20~25次;到一歲時每天15、16次。在家長教養下,孩子一般在一歲半時可養成控制排尿習慣,排尿間隔逐漸延長,學齡前和學齡期每天6、7次。
大便:
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二至四次。 你好! 孩子的大便次數沒有個一定的數,只要大便軟,是有規律的,就算每天5、六次,或是每兩、三天一次軟便,都是正常的,那是因為孩子的個體體質不同所致,但前提是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活潑,體重能正常增重. 但出現便秘的孩子有可能是進食不足,也有可能是消化吸收的功能強,也有可能是因為腸蠕動緩慢,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但如果孩子原來每天都解大便,現在突然兩天都不解大便了,那肯定是不正常的,已經屬於便秘. 如果是進食不足,孩子經常在吸空乳房後還會哭鬧,或吸吮的時間較長而不肯放開,如果給她喂些奶粉就停止哭鬧的話,那就可以肯定了.而進食不足常見於母乳喂養兒. 如果大便裡伴有黃白色的奶瓣,提示孩子消化不良了,除要給孩子喂些消化水幫助一下外,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請乳母不要吃過於肥膩的食物,飲食宜清淡、有營養易消化為主.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那就考慮是酪蛋白與鈣、鎂離子結合而形成干結的糞塊所致.可以在餐間給孩子適量喂些溫開水. 如果大便是軟的,可以喂嗎叮啉以促進胃腸蠕動,每天每公斤體重0點三克,一日分三次服,最好在進食前十5至三十分鐘服藥.也可以試用中成藥“4磨湯”沖劑. 另外,如果孩子存在著“氣虛”(面色蒼白),也可能出現便秘的情況的,可以試用人參片兩片,用剛煮開的開水一杯放在保暖瓶裡焗三、4小時,然後分多次用這泡過人參片的開水給孩子服,會有幫助的. 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一般孩子的胃腸有問題首先要“問責”於乳母.估計乳母在孩子出現大便少之前或期間,進食過容易上火的東西,或者是怕身體虛而進補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建議乳母吃點涼茶以清一清,如夏桑菊就好. 如果乳母的消化功能、大便也不好,建議乳母的飲食要以易消化、有營養、清淡為主,並口服培菲康、常樂康等益生菌制劑以調節腸道的菌群平衡,對孩子的恢復會有幫助的. 一直很規律就是正常的,比如每天都是一次 www.naibaw.com
寶寶本身胃腸功能還不健全,大便還不是很規律,大便次數的多少與前一天的進食量有很大的關系,只要不是腹洩,也沒有脫水現象就不用擔心。像你所說的,一天一次是很正常的,而後來進食量減少,大便次數增多,如果拉的不稀,又無哭鬧現象,也應屬正常。如果大便次數增多,成水樣便,並伴有酸臭味,有可能是開始給寶寶吃的太多引起的消化不好,如果大便有些發白,就是俗話說的吃頂食了,可以適當給寶寶吃些乳酶生幫助消化。如沒有上述所說的現象,就沒問題了,屬正常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