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用。用法:先將臍用溫水洗淨擦干,取上藥200mg敷於臍窩中,蓋以軟紙片,上用藥棉,輕輕壓緊,外以膠布固定,5~7天換藥1次。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 (2)藥物:二丑15g,大黃30g,槟榔8g,木香5g,輕粉少許。 制法:輕粉另研。余諸藥均烘干,研為細末,過篩,加輕粉,調均勻,再研一遍,煉蜜調膏。 用法:敷神阙穴。用於支氣管炎偏熱者。 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 (3)藥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黃5g,細辛2g,麝香少許。 制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細末,瓶貯備用。 用法:先將臍內放麝香,再放余藥,隔姜灸,每次3~5壯,10天為1療程。 出處:《中國灸法集粹》。
支氣管炎怎樣用針灸療法治療? (1)針灸: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取手太陰經、背俞穴為主,一般用瀉法,慢性體弱者用補法。 處方:肺俞、風門、列缺、天突。 隨證配穴: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大椎。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足三裡;氣急、喘、咯血配尺澤、孔最。 天突穴針從氣管前、胸骨柄後刺入,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有降氣、平喘作用,肺俞、風門、列缺均能宣肺降氣,可隨證選穴。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可使氣道阻力減低,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發熱,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熱;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豐隆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裡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據報道,針刺足三裡後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氣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氣平喘;熱傷肺絡,取尺澤、孔最以清洩肺熱而止咯血。 (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交感;慢性支氣管炎加脾、腎。 (3)穴位注射:選穴:夾脊頸7~胸6。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對,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療程。 (4)埋線:選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雙側。隨證取穴:氣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雲門。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
小兒在感冒之後,如果體弱或營養欠佳,很容易發生急性氣管炎。得了氣管炎之後可能有發燒,最典型的症狀是咳嗽、有痰,伴有喘、嘔吐等。
患兒的痰如為黃色是細菌感染所致,可使用抗菌消炎藥,如復方新諾明,或用點中成藥,必要時可注射青霉素等。高燒時可用物理退燒法降溫,也可適當用些退熱藥。咳嗽重時可服敵咳糖漿或非那根傷風止咳糖漿,用些中成藥效果也較好,如兒童清肺丸,鹭鸶咳丸或枇杷止咳露等。但有痰時一般不用咳必清等較強的單純止咳藥。
除用藥外,應多喝些開水,臥床時應經常換體位,以幫助排痰。飲食應稀軟清淡、易消化,可吃些梨、桔子等。 支氣管炎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季節達高峰。當患支氣管炎時,小兒常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食欲減退或伴嘔吐、腹瀉等,較小兒童還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細支氣管炎表現。盡管有少數患兒可能發展成為支氣管肺炎,但大多數患兒病情較輕,以在家用藥治療和護理為主,家長應遵醫囑給患兒按時間用藥並做好家庭護理: 一、保暖: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愛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36.5攝氏度以上。
二、多喂水: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飲食以半流質為主,以增加體內水分,滿足機體需要。
三、營養充分:小兒患支氣管炎時營養物質消耗較大,加之發熱及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兒體內營養缺乏是不容忽視的。對此,家長對患兒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
四、翻身拍背:患兒咳嗽、咳痰時,表明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可用霧化吸入劑幫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鐘。如果是嬰幼兒,除拍背外,還應幫助翻身,每1-2小時一次,使患兒保持半臥位,有利痰液排出。
五、退熱;小兒支氣管炎時多為中低熱,如果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體溫高,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但幼兒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六、保持家庭良好環境: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采光良好,並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煙者最好戒煙或去室外吸煙,防止煙害對患兒的不利影響。 怎樣自測寶寶是不是得了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寶寶常見的呼吸系統的疾病,在嬰幼兒時期發病較高,也較重,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它是由各種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支氣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較為多見。 急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是咳嗽。最初為干咳,以後漸漸有痰,一般無發熱。咳嗽的時期一般約7~10天,有時可遷延2~3周。嬰幼兒全身症狀較重,出現食欲不振、煩躁不安、呼吸較短促,多數有發熱,並伴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當家長發現孩子咳嗽吐痰時,不要隨便亂服鎮咳藥,因咳嗽本身是一種保護性生理反射,通過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清潔、通暢,對身體是有利的。但當咳嗽劇烈、影響孩子睡眠休息或時間很久還不好,這就要找醫生檢查、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以發展為支氣管肺炎。 患了急性支氣管炎的孩子,家長要加強護理,嬰兒需要經常調換臥位,或抱起拍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於排出。注意休息,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咳嗽較劇時,可以口服鎮咳祛痰藥,一般情況下,不必給抗生素,當咳嗽較久,或有膿痰,可能是繼發細菌感染,這時可用抗生素治療,當有並發症發生時,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治療。 凡是一年咳嗽3個月,連續兩年以上,長期咳嗽、咳痰,有時伴有喘息就可以認為得了慢性支氣管炎。小兒慢性支氣管炎很少見。 慢性支氣管炎一年四季都可以發作。怎樣知道孩子發作了呢? 慢性支氣管炎冬春季重,而且頻繁,夏季輕。病人可以咳嗽、咳痰或聽到痰鳴,嚴重的可以出現呼吸急促,不能平臥,煩躁不安。 得了慢性支氣管炎怎麼辦?良好的護理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關鍵。因此室內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只要不讓冷風直接吹到孩子身上就行了。地板上經常灑一些水,在爐子或暖氣上坐點水,使空氣變得濕潤些,室溫保持在18~20℃左右,孩子感到很舒服,溫暖濕潤的空氣可以減少對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減少了孩子發病的機會。隨季節加減衣服,以免著涼,同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加強體格鍛煉。並注意不要隨便給孩子“忌口”,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應該避免外,應多給孩子吃一些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也要給孩子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 (一)中醫治療 1.湯藥 (1)風寒咳嗽型:咳嗽聲重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惡寒無汗,咽癢,發熱或不發熱,頭痛,苔薄白,脈浮。用杏仁、半夏、荊芥各6克,前胡、蘇葉各10克,麻黃3克,生姜3片。水煎沮服,每日2次,每日1劑。 (2)風熱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黃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濁涕,發熱頭痛,有汗,舌苔微黃,脈浮數。用桑葉、菊花、連翹、枇杷葉各10克,杏仁、前胡、桔梗、黃芩各6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3)熱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難咯出,發熱面赤,目赤唇紅,煩躁不安,小便黃少,大便干燥,苔黃,脈滑數。用麻黃3克,生石膏15—20克,杏仁、黃芩、前胡、蘇子各6克,川貝母、瓜萎仁各10克,萊菔於5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必要時可每日2劑。 (4)痰飲咳嗽型: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咳出,胸脘痞悶,食欲不振,苔白膩,脈滑或濡滑。用半夏、橘紅、杏仁、白術、茯苓、太子參各10克,蘇孑6克,白芥子、細辛各1.5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5)陰虛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無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舌質稍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用百部、沙參、知母、杏仁、枇杷葉、前胡各10克,紫菀、烏梅各6克,青黛3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中成藥 (1)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3片,周歲內兒酌減。 (2)川貝枇杷糖漿,每日2次,每次5毫升。或養陰清肺膏,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周歲內兒酌減。 (3)銀黃口服液,每日2—3次,每次5毫升。
(二)西醫治療 1.咳嗽:復方甘草合劑,每歲每次1毫升,每日3次。劇咳:咳必清5歲以上每次6.25—12.5毫克。 2.咳痰不暢:氯化铵每日每公斤20—60毫克,分4次,口服。 3.高燒不退:新諾明干糖漿,2—5歲一次1/2包,6—12歲一次1~2包,一日3次口服。或乙酰螺旋霉素片,每日每公斤體重20—30毫克,分4次口服。 小兒咳嗽給家長帶來無盡的煩惱,治療咳嗽的藥物鋪天蓋地,可就是難止孩子的咳嗽,影響孩子和父母的休息,有的咳嗽把吃進的飯菜都吐了出來,爸爸媽媽的心讓孩子的咳聲揪得緊緊的,藥療、食療,理療,霧化治療,偏方用了一個又一個,可哪一個也不靈驗,久治不愈的小兒咳嗽困擾著爸爸媽媽。父母們最關心的,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止咳。
◎孩子為什麼咳嗽
小兒咳嗽是一種症狀,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通過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來,咳嗽同時往往伴有咯痰,痰就是“垃圾”。那這麼說來,咳嗽是好事,就不要止咳治療了,不是的,當呼吸道中沒有“垃圾”,只是有充血、水腫,或由於長期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樞持久處於高度興奮狀態,這時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護作用的反射動作了,就應該積極止咳了,即使是保護性的,如果咳嗽劇烈,影響睡眠和進食,也要治療,止咳治療也包括祛痰,化痰,減輕呼吸道黏膜水腫,恢復氣管內膜纖毛作用等。因此,止咳治療不是簡單的服用止咳藥。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發因素。針對病因治療,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針對病因治療咳嗽
由各種病毒、細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環狀軟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發展至環狀軟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肺間質感染,如果用大樹做形象比喻,把大樹倒過來,樹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樹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樹干是氣管,樹枝是支氣管,樹葉梗是毛細支氣管,樹葉是肺泡,樹葉間隙就是肺間質了。整個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種外來因素侵襲而發生病理變化,這些外來因素,並不單純是病毒,細菌,還可以是各種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種理化因素,環境因素等,或者是由於病毒,細菌和各種因素導致呼吸道黏膜發生的病變,不能隨著病毒,細菌和各種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導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損傷,就形成了經久不愈的咳嗽。因此,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級的抗菌素也難以治療咳嗽的症結,必須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引起咳嗽的疾病
按解剖部位,呼吸道從上至下依次為:額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按疾病譜分:有百日咳,百日咳綜合征,感冒,流感,上感,過敏性咳嗽,支氣管哮喘,心性咳嗽,還可按咳嗽類型分為外周性咳嗽,中樞性咳嗽,按照中醫理論可分為:濕熱咳嗽,寒喘咳嗽,發熱咳嗽,傷風咳嗽等。要針對這些疾病加以治療,咳嗽治療是輔佐治療,不能把止咳治療的砝碼重重加在止咳藥上。
額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都是比較難治的疾病,屬於耳鼻科范疇,而小兒看病大都在小兒內科門診,容易誤診,家長要想到看一下耳鼻科醫生,及時祛除引起咳嗽的病因,即使是氣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也不一定都有活動感染,對於經久不愈的咳嗽,不要長期使用抗菌素,更沒有必要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沒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