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因等,以免抑制呼吸中樞,加重呼吸道阻塞,使病情惡化,常用藥如棕胺合劑、祛痰靈、必嗽平等。⑶解痙平喘:常選用氨茶鹼、舒喘靈等,有靜脈用藥,口服用藥及氣霧劑噴用等多種途徑,可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解除痙攣,使痰液易排出。⑷氣霧療法:對於痰較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用氣霧濕化吸入,以稀釋氣管內分泌物,有利排痰。
緩解期治療:⑴吸煙的患者首先要戒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高許多倍,戒煙後病人的肺功能有較大改善,同時也要避免被動吸煙。⑵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運動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每天早晨可散步、打拳、慢跑等,這樣能呼吸新鮮空氣,促進血液循環,冬季鍛煉能提高呼吸道粘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⑶合理調節室溫,預防感冒,冬季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與室外溫差大,易患感冒。夏天,不宜貪涼,使用空調溫度要適中,否則外出易患"熱傷風"誘發支氣管炎發作,流感流行季節,盡量少到人群中去,大量出汗不要突然脫衣,以防受涼,注意隨季節改變增減衣服,老年人可注射流感疫苗,減少流感感染機會。⑷平時多食含維生素a類的食物,如胡蘿卜素等,維生素a能使氣管粘膜上皮抵抗力增強,對防止細菌及病毒感染與毒物刺激有一定作用。⑸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中藥扶正固本,如中藥黃花等療效都較好。西醫方面,可以口服必思添,核酪等藥物,或肌注胸腺素等提高免疫力。
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中醫稱“咳嗽”,“痰飲”。 【症狀】長期反復咳嗽、咳痰、氣喘、感染,每年發作至少三月,並持續2年或2年以上,且能排除心肺疾病之後,即可診斷為慢支。僅有咳嗽、咳痰者為單純型慢支,伴喘息者為喘息型。單純型慢支多無體征,有感染時肺部聽診可聽到濕性或干性羅音。喘息型慢支可聽到哮鳴音。x線胸片顯示紋 理增多,變粗亂。合並症有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 【預防】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力,防寒保暖,預防感冒發生,戒煙,防塵,訪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 【治療】(1)慢支發作期以抗感染為重點,兼顧祛痰,止咳、平喘。常用抗菌藥有復方新諾明,青霉素,慶大霉素等,(2)法痰止咳平喘藥有必嗽平,氨茶鹼,舒喘靈0.1~0.2毫克,噴霧l~2次,每4小時一次噴霧吸入。(3)病情頑固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3)用川貝批把膏,川貝止咳露,痰咳淨等。
什麼是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物理、化學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粘膜炎性變化,粘液分泌增多,臨床出現咳嗽、咳痰和氣急等症狀。早期症狀輕微,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後緩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狀長年存在,不分季節。疾病進展又可並發肺氣腫、肺動脈高壓及右心肥大,嚴重影響勞動力和健康。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將病因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 (1)外因 ①吸煙:國內外研究均證明吸煙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煙後可使症狀減輕或消失,病情緩解,甚至痊愈。 ②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為多見。在病毒或病毒與支原體混合感染損傷氣道粘膜的基礎上可繼發細菌感染。從痰培養結果發現,以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種為最多見。感染雖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密切關系,但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為其首發病因。只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的繼發感染和加劇病變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之一。接觸工業刺激性粉塵和有害氣體的工人,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遠較不接觸者為高,故大氣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誘發病因。 ④氣候:寒冷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及急性加重常見於冬天寒冷季節,尤其是在氣候突然變化時。寒冷空氣刺激呼吸道,除減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外,還能通過反射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血液循環障礙和分泌物排出困難等,有利於繼發感染。 ⑤過敏因素:據調查,喘息性支氣管炎往往有過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細胞數量與組胺含量都有增高傾向,說明部分患者與過敏因素有關。塵埃、塵螨、細菌、真菌、寄生蟲、花粉以及化學氣體等,都可以成為過敏因素而致病。 (2)內因 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減低: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對吸入空氣具有過濾、加溫和濕潤的作用;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粘液纖毛運動,以及咳嗽反射等,能淨化或排除異物和過多的分泌物;細支氣管和肺泡中還分泌免疫球蛋白(iga),有抗病毒和細菌作用,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下呼吸道始終保持無菌狀態。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減弱,可為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提供內在的條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減退,免疫球蛋白的減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較高。 ②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當呼吸道副交感神經反應增高時,對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氣管收縮痙攣,分泌物增多,而產生咳嗽、咳痰、氣喘等症狀。 綜合上述因素,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氣道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礎上,有一種或多種外因的存在,長期反復作用,可發展成為慢性支氣管炎。如長期吸煙損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復感染,可發生慢性支氣管炎,甚至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或慢性肺心病。
吸煙為什麼和慢性支氣管炎發病關系密切?
紙煙所含的焦油和菸鹼可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使支氣管收縮痙攣;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受抑制;支氣管杯狀細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氣道淨化能力減弱,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液積聚。肺泡中的吞噬細胞功能減弱,均易引起感染。吸煙者易引起鱗狀上皮細胞化生,粘膜腺體增生、肥大和支氣管痙攣,易於感染。
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學改變有哪些? 早期,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的纖毛發生粘連、倒伏、脫失,上皮細胞空泡變性、壞死、增生、鱗狀上皮化生;病程較久而病情又較重者,炎症擴散至支氣管壁周圍組織。粘膜下層平滑肌束斷裂、萎縮;病變發展至晚期,粘膜萎縮,氣管周圍纖維組織增生,造成管腔的僵硬或塌陷。病變蔓延至細支氣管和肺泡壁,形成肺組織結構的破壞或纖維組織的增生,進而發生阻塞性肺氣腫和間質纖維化。電鏡觀察可見:ⅰ型肺泡上皮細胞腫脹變厚,ⅱ型肺泡上皮細胞增生;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損傷,血栓形成和管腔纖維化、閉塞;肺泡壁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這些變化在並發肺氣腫、肺動脈高壓、肺心病者尤為顯著。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需進行哪些輔助檢查? (1)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病變反復發作,引起支氣管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症細胞浸潤或纖維化,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較明顯。 (2)呼吸功能檢查:早期無異常。如有小氣道阻塞時,最大呼氣流速——容積曲線在75%和50%肺容量時,流量明顯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更為敏感;閉合容積可增加。發展到氣道狹窄或阻塞時,就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的肺功能表現,如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減少(<70%),最大通氣量減少(<預計值的80%);流速——容量曲線減低更為明顯。 (3)血液檢查:慢支急性發作期或並發肺部感染時,可見白細胞計數或中性粒細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粒細胞增多。緩解期多無變化。 (4)痰液檢查:塗片或培養可見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等。塗片中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已破壞的杯狀細胞,喘息型者常見較多的嗜酸粒細胞。
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准是什麼?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3個月,連續2年或以上者。 (2)每年發病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呼吸功能測定等)者亦可診斷。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結核、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髒病等)者。
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症狀 多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反復急性發作而加重。主要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開始症狀輕微,如吸煙、接觸有害氣體、過度勞累、氣候變化或變冷感冒後,則引起急性發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遷延不愈,演變發展為慢性支氣管炎。到夏天氣候轉暖時多可自然緩解。 ①咳嗽: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或分泌物積聚於支氣管腔內均可引起咳嗽。咳嗽的嚴重程度視病情而定,一般晨間咳嗽較重,白天較輕,晚間睡前有陣咳或排痰。 ②咳痰:由於夜間睡眠後管腔內蓄積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後或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性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若有嚴重而反復咯血,提示有嚴重的肺部疾病,如腫瘤。急性發作伴有急性感染時,則變為粘液膿性,咳嗽和痰量亦隨之增加。 ③喘息或氣急: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有支氣管痙攣,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口羅音。早期無氣急現象。反復發作數年,並發阻塞性肺氣腫時,可伴有輕重程度不等的氣急,先有勞動或活動後氣喘,嚴重時動則喘甚,生活難以自理。 總之,咳、痰、喘為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症狀,並按其類型、病期及有無並發症,臨床可有不同表現。 (2)體征 早期可無任何異常體征。急性發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濕鳴音,多在肺部及肺底部,咳嗽後可減少或消失。哮鳴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聽到哮鳴音及呼氣延長,而且不易完全消失。並發肺氣腫時有肺氣腫體征。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分幾型? 慢性支氣管炎臨床上可分為單純型和喘息型兩型。單純型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鳴音,喘鳴在陣咳時加劇,睡眠時明顯。
慢性支氣管炎可分幾期? 按病情進展可分三期。 (1)急性發作期:指在一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症表現,或“咳”、“痰”、“喘”等症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2)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臨床緩解,症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2個月以上者。
慢性支氣管炎應與哪些疾病做鑒別診斷? (1)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應與支氣管哮喘相鑒別。哮喘常於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無慢性咳嗽、咳痰史,以發作性哮喘為特征。發作時兩肺布滿哮鳴音,緩解後可無症狀,常有個人或家族過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多見於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發喘息及哮鳴音為主要臨床表現,感染控制後症狀多可緩解,但肺部可聽到哮鳴音。典型病例不難區別,但哮喘並發慢支和(或)肺氣腫則難予區別。 (2)支氣管擴張:具有咳嗽、咳痰反復發作的特點,合並感染時有大量膿痰,或有反復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濕口羅音為主,多位於一側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狀指(趾)。x線檢查常見下肺紋理粗亂或呈卷發狀。支氣管造影或ct檢查可以鑒別。 (3)肺結核:肺結核患者多有結核中毒症狀或局部症狀(如發熱、乏力、盜汗、消瘦、咯血等)。經x線檢查和痰結核菌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4)肺癌:患者年齡常在40歲以上,特別是有多年吸煙史,發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復發生或持續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質發生改變。x線檢查可發現有塊狀陰影或結節狀陰影,或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未能完全消散,應考慮肺癌的可能。查痰脫落細胞及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一般可明確診斷。 (5)矽肺及其他塵肺:有粉塵和職業病接觸史。x線檢查有矽結節、肺門陰影擴大、肺紋理增多。
慢性支氣管炎有哪些常見並發症? (1)阻塞性肺氣腫:是慢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並發症,患者肺泡壁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狹窄和痰液阻塞,呼氣不暢,故可發生阻塞性肺氣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