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多月寶寶不愛進食便秘怎麼辦 孩子出現便秘的解決方法有這樣幾種:給孩子多喝水;多吃一些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給孩子做腹部按摩;服用調節胃腸道生態系統的藥物如媽咪愛和金雙歧等。還有一種孩子屬於家族性便秘,調理起來有些困難。你可以逐一進行嘗試 解決寶寶便秘問題,多位媽媽根據經驗得出了以下五個方法,僅供參考
1、多攝取瓜果
中醫認為,兒童便秘的原因在於其體質燥熱。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時可以多進食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體內的燥熱。如果孩子不喜歡這類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灑點煉乳、酸奶或冰淇淋,讓香濃的甜奶味蓋過瓜味。此外,家長還應經常為孩子熬點綠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熱通便的作用。
2、適當運動
平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家長也可在孩子臨睡前,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另外,在孩子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也可促進其排便。
足三裡穴:此穴位位於髌骨下緣3寸,胫骨外側1寸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骨與桡骨之間。可連續按壓1~2分鐘。 3、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3~7歲的兒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們還不知道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家長的提醒。因此,家長可以把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孩子固定的排便時間。開始時,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鐘左右,漸漸幫助孩子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如廁前可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
4、少食多餐,慎選優質點心
雖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其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幾乎每3~4小時就需要給其補充飲食。所以,孩子的飲食應堅持少量多餐。家長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營養,分成三頓正餐和兩頓副餐來供給。至於副餐,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營養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還有軟便潤腸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家長可將白木耳煮軟剁碎做成甜羹給孩子食用;也可將杏仁磨碎加點燕麥、葡萄干,用水沖泡給孩子當飲料喝;或將蜂蜜澆在水果或蛋糕上給孩子食用。
5、巧妙補充纖維質
如果孩子平時討厭吃蔬菜、水果,可以讓其多吃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干等食物,以增加其纖維質的攝入,從而促進其排便。 慢慢給他喝吧,應該都會喝的正常兒童應每天排大便1-2次。一般認為,每3-7天排便1次,大便硬結而量多,呈栗粒狀,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並引起痛苦,可視為便秘。目前認為,日常飲食中缺少纖維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治療關鍵在於清除糞塊、重建良好的腸道排便習慣、以及鼓勵患兒樂於排便。采取通便劑、排便訓練和飲食調整方法治療。 1.通便劑礦物油是較常用的通便劑,也就是開塞露.每日60-90毫升分作早晚二次便用。所用劑量可以調整至患兒至少有二天以上的大便是松軟的,且排便是無痛的。礦物油能夠降低糞便的硬度,同時使患兒不能憋住大便。礦物油可以比較長時間地使用,一般在使用3-6個月後根據病情停用。另一類不常用的瀉藥是番瀉葉和乳果糖,對於某些患兒可能有效。對於便秘嚴重的患兒,可以在開始時使用甘油灌腸,侍大便能順利、安全地排出後,再改用礦物油。
2.排便訓練每次主餐後患兒應去廁所坐便至少10分鐘(有一個支架承托他)。家長應該承諾孩子,在此期間不一定要排便,當然能排便最好。患兒應徹底消除被懲罰的後顧之憂。
3.飲食調整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困難的措施。家長必須認識到,患兒應該攝入含食用纖維多的食物,對飲食不適宜的家庭尤其要強調進行調整。2歲以上患兒食物纖維的每天攝入量應該為"年齡數+5至10克"。每天應給予1克的鈣劑,並攝入不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類、蛋類、花生醬和蛋黃醬)以獲取熱量。保持足夠的水份攝入和不喝含咖啡的飲料也非常重要。
因飲食不當引起的便秘有以下幾種:
(1)食物不足—如母乳不足可使嬰兒大便減少。
(2)食物成分不當—如食物太精細,纖維素不足,不喜歡吃疏菜和水果;牛奶或蛋白質攝入過多;飲水量太少;不規則排便習慣。
(3)果殼類便秘—多見於吃瓜子連仁帶殼一起吃下的孩子,類似的還有吃較多量的芝麻等。
(4)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腸道畸形等,孩子主要表現為出生後頑固性便秘。
便秘的治療
1.母乳喂養兒嬰兒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喂養並保證足夠的母乳量,對母乳不足的嬰兒應及時添加適量牛奶。對於吃牛奶出現便秘的孩子,不要長期服用緩瀉藥通便,這樣會導致小兒習慣性便秘;使用潤腸通便劑應首選開塞露和甘油栓,該藥能減少糞便的硬度,每日早晚2次使用,所用劑量可調整到患兒至少在2天以上的大便是松軟的,一般可在使用後根據病情停用。
2.牛奶喂養兒對患有慢性便秘的牛奶喂養兒,可將牛奶或奶粉沖稀一些,同時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況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吃點蜂蜜水,每次不少於50毫升,溫開水送服。半歲以上的孩子應該攝入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增加喂水次數。
3.學齡前期兒童便秘讓孩子每天多吃疏菜和水果(香蕉、梨和蘋果),增加谷類食物和纖維素,食物性便秘即可治愈。如系果殼類食物(如瓜子等)導致便秘所致急性腹痛,家長可帶孩子上醫院進行肥皂水灌腸排便,腹痛即刻減輕。對於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兒,治療關鍵在於清除糞塊,重建良好的腸道排便習慣。每次主餐後,應讓患兒去廁所坐便至少10分鐘,在此期間患兒不一定排便,當然能排便最好。此外,指導孩子進行排便訓練,增加腹內壓的方法,如下壓運動(吹氣球)。藥物對症治療僅在便秘多日,排便困難時臨時應用。家長可在兒科醫師指導下選用潤腸通便藥如開塞露、甘油栓和肥皂條塞肛,也可選用中藥潘瀉葉適量泡開水,給孩子喂服。由便秘引起的腹痛,不宜使用顛茄合劑來止痛,否則也會使便秘加重。
便秘的預防
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是防治便秘的關鍵。母乳不足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並多喂些水果汁;平時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紅燒食物以及肉類、蛋類、花生醬等),每天多喂開水。孩子應該攝入含食用纖維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不引起便秘的食物,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和不吃上火食品(如餅干、干魚等辛辣食品等)也很重要,平時注意糾正挑食、偏食和吃零食的毛病。
還有個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或者吃個香蕉,孩子大點每天堅持做仰臥起座,加強胃腸蠕動,效果很明顯的. 如何解決寶寶便秘問題:*在小嬰兒要提倡母乳喂養。當人工喂養發生便秘時,可適當減少奶量,適量增加糖量,在適宜的月齡添加換乳期食品。*1—3歲的寶寶則應注意飲食合理搭配的問題。蛋白質類的食物不宜過多,多食水果、蔬菜,因為它們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還富含纖維素,既可增加腸道內的殘渣量又可促進腸蠕動,以利排便。*可空腹時喝適量的涼白開水*多吃粗糧,少食生冷食物,不偏食*加強體格的鍛煉*順時針為寶寶進行腹部的按摩。將四指並攏,用其指腹部進行順時針的按摩。每次按摩4~6次,每天一次,或飯前30分鐘或飯後一小時均可。一般2~3周就會奏效。但注意在按摩時不要碰及寶寶的膀胱部位。*訓練定時排便的習慣,滿月起即可開始訓練寶寶,可讓1~3歲的寶寶於清晨、飯後定時坐盆。*較嚴重便秘的處理。使用開塞露5~10毫升注入肛門,以刺激直腸誘發排便。若寶寶的便秘久治不愈的話,別忘了帶寶寶到醫院就一次診,以除外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不全等疾病,因為這些疾病也可導致便秘。第二個問題:如果是10個月以上的孩子,應該考慮斷母乳,斷了母乳以後,孩子會對其他的食物感興趣。第三個問題:指血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的依據,同時還可以做一個骨密度的測查,測頭發肯定是不准的。 寶寶不愛進食胃口不好,可能是寶寶的消化不好,建議媽媽給寶寶煮些山楂水喝,或給寶寶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促進寶寶消化,或給寶寶喝些粗纖維食物,如水果,蔬菜,來幫助寶寶消化,適當的讓寶寶運動,給寶寶的飲食要多樣化,建議給寶寶補充些益生菌,來調節寶寶的腸道菌群,促進寶寶消化和吸收,預防腹瀉,減少便秘的發生,讓寶寶的胃口好。奶粉的話也最好選擇含有低聚糖或益生菌的以調節寶寶腸道環境平衡。奶粉我家喝的是美國原裝進口的旭貝爾奶粉,裡面特別添加了低聚果糖,一種優質益生元,可以有效調節腸道環境平衡,我的寶寶從來不上火不便秘,消化好。 便秘是指腸子運動緩慢,水分吸收過多,導致大便干燥堅硬,次數減少,排出困難。由於嬰兒膳食種類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纖維素少而蛋白質成分較高,因此很容易發生便秘,嬰兒便秘時,主要表現為每次排便時啼哭不休,甚至發生肛裂。肛裂的發生使嬰兒對大便產生恐懼心理,造成惡性循環,時間久了,可引起腹脹、食欲減退和睡眠不寧等症狀。因此,嬰兒便秘應及時解除。由於嬰兒的胃腸道神經調節不健全,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若用藥物通便,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發生腹瀉等。所以,對嬰兒便秘,食物療法是最理想的。 一、食物療法:對嬰兒便秘首先要尋找原因,若系母乳喂養,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後啼哭等。對於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狀隨即緩解。牛奶喂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秘,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堅硬。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來的5~8%增加到10~12%,並適當增加果汁。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發酵後,可刺激腸蠕動,有助於通便。對於4~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可促進腸子肌肉張力的恢復,對通便很有幫助。嬰兒便秘經以上飲食調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給寶寶飲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將蜂蜜放入牛奶中喂養,效果較好。也可吃點大蕉,短期內即能發揮潤腸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嬰兒便秘時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顯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須熬開冷卻後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二、訓練排便習慣: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藥物處理: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采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後,家長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裡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