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懷孕了,前段時間去了個人收孕婦尿,我很好奇做什麼用的.問了她們也沒說.當然人家也不是白拿.也會給點小東西.現在的社會不知道大家都在干什麼.收集這個肯定不是啥正規用於.搞不好入了那些民間藥方.我在想著那天跟蹤她們給她們曝光一下....呵呵 可以明確告訴你的是沒有任何作用,不要迷信 尿的成分為: 愛迪氏計數[backtop] 英文名稱:addiscount化驗介紹:計算病人12小時尿液沉澱中細胞(包括上皮細胞)、紅細胞、管型的數量,用於幫助臨床診斷觀察治療效果。參考值:紅細胞<50萬/12h(小時)白細胞<100萬/12h(小時)臨床意義:(1)各種類型的腎炎病人尿液中細胞和管型數量,可以輕度、中度或顯著增高。(2)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病人,尿液中白細胞增高更顯著。(3)某些腎盂腎炎病人,尿常規檢查陰性,但愛迪氏計數白細胞增高。
本-周氏蛋白[backtop] 英文名稱:b-jpro化驗介紹:漿細胞病如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時,尿液中出現一種蛋白質,40~60℃時可以發生凝固,90~100℃時又可以溶解,稱為本-周氏蛋白或凝溶蛋白。參考值:對甲苯磺酸法、免疫學法:陰性臨床意義:正常人尿液中無本-周氏蛋白。約50%的多發性骨髓瘤病人尿b-j蛋白出現陽性反應;約20%的巨球蛋白症病人尿中出現b-j蛋白。
酚紅排洩試驗[backtop] 英文名稱:化驗介紹:酚紅是一種對人無害的染料,靜脈注射後,20%為肝髒清除,80%由腎髒排出。酚紅排洩試驗是檢查近曲小管分泌功能的指標。但有些因素如心功不全、休克、水腫都可使酚紅排出減少。參考值:臨床上以15分鐘排泌量在25%以上;2小時總排泌量在55%以上作為成人的正常界限。總排出量為63%~84%(平均70%)。兒童排泌量較成人稍高,老年人稍低。臨床意義:(1)降低:見於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腎動脈硬化等,並與病變發展程度平行。尿毒症晚期酚紅排泌可降到0。尿路梗阻或膀胱功能障礙時,因排尿困難,酚紅排出減慢,可出現1~2小時酚紅排泌量反高於15分鐘排泌量的現象。(2)增高:肝膽病變時,肝髒排洩酚紅障礙,尿中排洩量增多。甲亢病人血液循環加快,排洩量增加。
內生肌酐清除率[backtop] 英文名稱:ccr化驗介紹:內生肌酐為體內肌酸代謝產生,血中濃度很穩定。腎髒在一定時間內,把若干毫升血漿中的內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稱為內生肌酐清除率(ccr)。它反映了腎小球濾過功能。參考值:80~100ml/min(分)臨床意義:(1)作為早期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指標。當腎小球功能輕度損害時,血肌酐、尿素氮可以在正常范圍,而ccr已下降正常值的80%以下。(2)對腎功能估價。腎功能輕度損害,ccr在70~51ml/min;中度損害,cr在50~31ml/min;重度損害,ccr在30ml/min以下。早期腎功不全,ccr在20~11ml/min;晚期腎功不全,ccr低於10~6ml/min;終末期腎功不全;ccr低於5ml/min。
尿β-2微球蛋白[backtop] 英文名稱:β2-m化驗介紹:尿β2-m是血液中存在的一種小分子蛋白質,它在血中的濃度很恆定,平均值為1.8mg/l,尿液中含量極低。正常人尿液中的含量小於370μg/24小時。參考值:酶免疫法:30~347μg/l放免法:正常人<320μg/l臨床意義:(1)各種原因(炎症、中毒)引起腎小管病變時,β2-m的回吸收減少,尿液中β2-m增高。(2)某些藥物(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可造成腎小管損害,用藥期間β2-m明顯增高。(3)急、慢性腎炎時,腎小管受損害,尿β2-m增高,而單純膀胱炎、尿道炎時尿β2-m正常。測定尿β2-m含量,可用於鑒別上、下尿路感染。
尿比重[backtop] 英文名稱:sg化驗介紹;尿液比重是指尿液與純水的比重量之比,常用比重計檢測。尿比重與尿液的溶質成正比,受飲水量、出汗量及飲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腎髒的濃縮功能。參考值:稱重法:1.003~1.030(小兒尿比重偏低:1~5歲1.010~1.014)臨床意義:(1)比重升高:急性腎炎、糖尿病、高熱、嘔吐、腹瀉、心力衰竭時尿比重可以升高。(2)比重降低: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衰竭(少尿、多尿期)、慢性腎功衰竭及尿崩症等尿比重可以降低。腎功能損害嚴重時,尿比重常固定在1.010(±)0.003,形成等滲尿。
尿沉渣[backtop] 英文名稱:os,mi化驗介紹:尿沉渣是指新鮮尿液(約10ml左右),在離心器內經一定時間離心,然後取出來去掉上清液,留下約0.2ml的沉渣,顯微鏡下檢查。尿沉渣成份有:紅細胞、白細胞、管型、結晶體等。參考值:紅細胞:無或偶見<2個/hp白細胞:5個/hp臨床意義:(1)紅細胞增多,超過3個/hp,稱為鏡下血尿,常見於急、慢性腎炎、膀胱炎、腎結核、腎結石、腎盂腎炎或出血性疾病。(2)白細胞增多,超過5個/hp,稱為鏡下膿尿,急性腎炎病人,尿中白細胞輕度增多。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腎結核,尿中可看到多量白細胞。(3)上皮細胞增多:a.大量扁平上皮細胞:尿路淺層粘膜的炎症、婦女陰道炎性分泌物混入尿液中時可見到。b.大量圓形上皮細胞:尿路較深層的粘膜炎症時多見。c.大量尾狀上皮細胞:腎盂腎炎多見。d.大量腎上皮細胞:急性腎炎時多見,如果成堆出現,表示腎小管壞死。(4)管型:a.透明管型: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性腎盂腎炎、心功能不全、發熱、劇烈運動後可以見到。b.顆粒管型: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某些原因(如藥物)引起的腎小管損傷、腎動脈硬化可以見到。c.脂肪管型:腎病綜合征、中毒性腎病、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時可見到。d.蠟樣管型:慢性腎功衰竭、腎澱粉樣變、腎移植後排斥反應可見到。e.紅細胞管型: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作、血型不合輸血後溶血反應可見到。f.白細胞管型:急、慢性腎炎、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可見到。g.上皮細胞管型:急、慢性腎炎、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高熱、子痫、金屬中毒時可見到。
尿膽紅素[backtop] 英文名稱:bil化驗介紹:正常人血液中的紅細胞,因衰老或其他原因破壞後,釋放出膽紅素,首先它們在血液中形成間接膽紅素,因分子量大,不能經腎小球濾過。然後在肝細胞內形成直接膽紅素,隨膽汁排洩到腸腔內。這部分膽紅素因分子量小可以經腎小球濾過出現於尿液中。參考值:一般檢測方法:陰性臨床意義:肝細胞黃疸(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細胞壞死、肝癌)、梗阻性黃疸(包括膽石症、膽道蛔蟲症、膽道腫物、胰頭癌等)時,尿中膽紅素濃度增高,尿色變深,尿膽紅素出現陽性反應。
尿膽素[backtop] 英文名稱:urn化驗介紹:無參考值:改良schlesingen氏法:陰性或弱陽性臨床意義:陽性時意義與尿膽原陽性相同。
尿膽原[backtop] 英文名稱:ubg化驗介紹:直接膽紅素在腸道細菌作用下,轉變成尿膽原,其中一部分隨血流經腎髒,被腎小球濾過出現於尿液。尿膽原經氧化轉為尿膽素後變成黃色,所以尿液為黃色。參考值:改良ehrhich氏法:<1:20常規檢查:弱陽性臨床意義:(1)溶血性黃疸(包括各種原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尿膽原、尿膽紅素為陽性。(2)肝細胞性黃疸,尿液中尿膽原變化不定,可以正常、輕中度增加、減少或沒有,尿膽紅素多為陽性。(3)膽汁淤積性黃疸(梗阻性黃疸)尿膽原減少或沒有,尿膽紅素陽性至強陽性。
尿蛋白[backtop] 英文名稱:pro化驗介紹:人體腎小球濾膜有許多微小孔隙,它可以阻止血液中大分子量的蛋白濾過到尿液中,而小分子量的蛋白雖然可經腎小球濾過,但絕大多數可在腎小管回吸收,所以尿液中不含或僅含有微量蛋白。參考值:0~150mg/24h(小時)定性檢查:陰性臨床意義:(1)生理性蛋白尿:又稱功能性蛋白尿。腎髒本身無病變,但因發熱、劇烈運動、受寒、體位等因素,使腎小球濾過增高,出現一過性蛋白尿。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定量不應超過500mg/24小時。誘因去除後,尿蛋白轉為陰性(-)。(2)病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定性持續陽性。急性腎炎時,蛋白常常(+)~(++),定量檢查一般不超過3g/24小時。隱匿性腎炎,尿蛋白為(±)~(+),定量檢查常在200mg/24h,一般不超過1.0g/24h。腎盂腎炎病人尿蛋白多為(+)~(++),同時尿中白細胞較多。慢性腎炎病人尿蛋白數量不定,可波動在(+)~(++++)。腎病綜合征尿蛋白可達(+++)~(++++),尿蛋白定量>3.5g/24h。
尿澱粉酶[backtop] 英文名稱:化驗介紹:澱粉酶可以把澱粉水解成許多小分子的多糖、雙糖或單糖(葡萄糖)。人體胰腺分泌胰澱粉酶幫助食物消化。正常情況下,可以有少量的澱粉酶吸收入血,並隨尿排出。參考值:winslow法:8~32usomogyi法:8~300u臨床意義:(1)急性胰腺炎以及任何原因造成胰管阻塞,如胰腺癌、胰腺損傷、急性膽囊炎等,都可以使血、尿澱粉酶升高。胃潰瘍穿孔、酒精中毒、流行性腮腺炎等,尿澱粉也可以一過性升高。(2)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重度燙傷時,尿澱粉酶降低。(3)巨澱粉酶血症時,血澱粉酶升高,尿澱粉酶正常。
尿鈣[backtop] 英文名稱:化驗介紹:腎髒是排洩鈣的重要器官,鈣經腎小球濾過後約99%被重新吸收,僅1%隨尿液排出。鈣為尿液中無機物成份之一。參考值:ocpc法:0.1~0.3g/24h(小時)[2.5~7.5mmol/24h尿]臨床意義:(1)增高: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時尿鈣排洩增加。(2)降低:甲狀旁腺機能減退、粘液性水腫、維生素d缺乏症、骨軟化症、慢性腎功不全、慢性腹瀉、小兒手足搐搦時尿鈣減少。
尿肌酸[backtop] 英文名稱:ucre化驗介紹:血液中的肌酸,經腎小球濾後隨尿液排出體外,即尿肌酸。參考值:m(男):0~40mg/24h(小時)尿(0~304μmol/24h尿)f(女):0~60mg/24h尿(0~456μmol/24h尿)臨床意義:(1)增高:肌營養不良、皮肌炎、饑餓、發熱、肝病、甲亢等尿肌酸可以增高。(2)降低:腎功能不全時尿肌酸降低,血肌酸升高。
尿肌酐[backtop] 英文名稱:ucr化驗介紹:尿液中的肌酐主要來自血液。血肌酐經腎小球濾過後隨尿液排出體外,腎小管基本上不吸收而且分泌很少。參考值:0.7~1.5g/24h(小時),男比女稍多臨床意義:(1)增多:傷寒、斑疹傷寒、破傷風、消耗性疾病時尿肌酐可以升高。(2)降低:腎功不全、白血病、老年人以及肌肉萎縮時可以降低。
尿鉀[backtop] 英文名稱:化驗介紹:鉀鹽主要通過腎髒排洩,鉀為尿液中無機物成分之一。參考值:火焰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1.0~4.0g/24h(小時)臨床意義:(1)增高:使用排鉀利尿藥(如利尿酸鈉、速尿、醋氮酰胺等)、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地松)、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庫興氏綜合征等)、腎小球旁細胞增生(bartter綜合征)、急性腎功衰竭多尿期、腎小管酸中毒、liddle綜合征。(2)降低:見於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如阿狄森氏病)、慢性腎功衰竭、慢性間質性腎炎、腎上腺危象、雙側腎上腺切除。使用某些藥物(如安體舒搏通等)。
尿磷[backtop] 英文名稱:化驗介紹:磷通過腎髒排洩,為尿液中的無機物成分之一。參考值:钼藍法:1.1~1.7g/24h(小時)[1.3~19mmol/24h]臨床意義:(1)增高: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時尿磷排洩增加。(2)降低:甲狀旁腺機能減退、佝偻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時尿磷排出減少。
尿氯化[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