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男孩子厭學咋辦 常規教育真的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嗎?我們的答案是不能。
家長可以扪心自問想一想:一次考試成績、考上夢寐以求的重點中學,孩子的將來是不是就沒有問題?家長在孩子這個年齡段時,喜歡整天有人唠叨你的學習成績嗎?喜歡把你在學校做的每一件事都拿來給其他比你優秀的孩子比較嗎?
如何與孩子溝通?這不是沒有竅門,但首先要家長們不要把孩子放在“被教育”的位子上。
如果家長和子女已經發展到無話可說的地步,我建議可以為孩子找一位大學生家教。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讓一個哥哥、姐姐和他們說說話,做他們的朋友。通過大學生家教這個“中轉站”,漸漸幫孩子和父母傳達彼此的看法和意見,消除孩子的對立和反感。
教育方法不當孩子容易逆反
昨日,記者采訪了我市唯一一家研究“問題少年”的機構重慶明德疑難教育研究所負責人王群。
據了解,他們6年前就開始從行為、情感意志、性格3方面對我市的“問題小孩”進行研究。
“他們(問題小孩)行為上最突出的問題是厭惡學習、逆反對抗、沉迷網絡、說謊;情感上表現為情感抑郁症、考試焦慮症;性格上則是以自我為中心、偏激自負、性情孤僻。”王群說。
他分析說,近一兩年孩子們沉迷網絡、逆反對抗的現象急劇上升,最大的原因就是家庭經濟狀況改善,物質條件提高,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高,卻不注意教育方法,導致孩子變得懶惰,對生活享受要求不斷攀升,家長一旦達不到要求,他們就表現出強烈的對抗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