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對不對?但是它在小說裡是經典之作。不過他比起杜甫、李白還差一點。我們就這樣來選取經典之作。所以要選擇教材是很簡單的。我介紹大家選擇的方法,沒有固定的教材,一定要什麼,或不要什麼,硬規定什麼教材,我們又不是教育部,不規定。但是你自己可以選一選。與其教語文課本,不如教《三字經》。《三字經》讀會了,語文課本就會了,教語文課本是沒有用的。語文課本,那在幼稚園他們就會了。 各位老師,你的孩子,你的學生,如果有以下情況,你要小心。什麼情況?就是我們剛開學的時候,發下語文課本,他當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三遍,他能夠跟他的母親講語文課本裡面的故事。我告訴各位:你這本課本就不要教了。怎麼辦?明天再發一本新的語文課本,要不然你在浪費孩子的光陰。我們下課的時候,聽小孩子在他的朋友之間講話。他所講的話這麼流利,所用的詞語這麼豐富,如果它比我們語文課本還要更高深,我們語文課本實在是浪費他的光陰。他如果是在家裡看電視,他看自己的課外讀物,如果那些知識更加豐富,詞語更加優美。我們卻還在教語文課本,我告訴各位,你在浪費孩子的光陰,你是有罪過的。我們應該知道,學了高度的表達,低度的表達自己就會,不要學。你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去教《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所謂的童蒙書。但是,要學《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詩》,就不如讀唐詩。唐詩讀好了,那些都不要學就會了。而且可以提升他的語文程度,但是與其教唐詩,不如教古文。古文會了,唐詩就會了,所以學唐詩,浪費時間。你若要學古文,不如學諸子百家。因為古文作家都是學諸子百家來的,學古文作家是浪費時間。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來欣賞一下就好了,不要那麼努力去學了,因為他不值得你努力。你要學諸子百家不如學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學會了,諸子百家沒有不會的。四書五經裡邊,以四書為標准,四書又以《論語》為開頭,所以中國人要讀的第一本書就是《論語》。這本書不讀,枉廢你是中國人。第二本書是《老子》。第三本書,隨便選,經史子集隨便選。我們在台灣,我介紹第一本書讀《論語》。第二本讀《老子》。第三本書讀唐詩。唐詩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給他好玩。所以附帶讀唐詩,千萬不要那麼認真教唐詩,那太小兒科了。好教材就這麼選。 你說,我怎麼教?假如今天我只講到這裡,吊味口,那簡直是空中樓閣。你說,我又不是專科出身,我又不是讀中文系,我以前也沒有很深的素養,我怎麼可以教呢?各位,今天來這裡,最主要的是學到教學法。這個教學法只要兩分鐘就可以學完。而且保證每個人都會,要不然我們何必在這裡坐兩個小時?為什麼這樣困難的書,這樣高明的書,而教法會那麼簡單呢? 我剛才不是講過了嗎?天地之間凡是合乎人性、順其自然的,本來就是很簡單的。我們教學法就是順應著兒童的心理,然後依照教育的本質,應該這樣教。所以我們這樣教,並不是說因為我們的老師都很差,所以我們這樣教。不是。而是本來就要這樣教,你的程度很好,也要這樣教。何況你程度不好。這種教育本來就如此,本來如是。 好,我現在講,我們怎麼樣去教學生呢?我們只要會講一句話,就可以當讀經的老師了。就可以指導他文化的進度,不管你是老師,還是家長。你可以把這句話教給你的同事,教給你的學生家長們。同樣講這句話就可以教讀經。而且一輩子都這樣教,效果深遠。兒童一輩子都記得你,都會感激你。這句話只有六個字,這六個字很簡單。請各位注意,就是"小朋友,跟我念"。我叫做讀經教學"六字真言"。大家都覺得,這個聽起來講的很愉快。這種愉快,有一種嘲笑的味道:"哼,這樣子還讓你講,我們老早就這樣教了。"但是我現在要分析一下,我們大部分的人,對這六個字並不了解。首先,你會怎樣說?"小朋友",這三個字很簡單,不說"小朋友",可以說聲"喂!"也可以,怎麼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才能學習--一個老師、一個家長,是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愈是注意力集中的學生,他學習愈好。我們要此漲彼伏的叫"小朋友!小朋友!"一個善於教導的老師,一定時常呼喚,叫做耳提面命。所以你要常叫"小朋友!"隔一段時間,他們已經不注意了,再叫"小朋友!"一定要掌握尺度。一個新的老師去到一個新的班級,他不知道哪一個人可以當班長。我告訴你很簡單的辦法,站上講台忽然喊一聲:"小朋友!"那個抬頭最快的,眼睛最亮的孩子就可以當班長。老師講了:"小朋友!"他還在那裡東摸西摸,還在流口水的那種小朋友,不要讓他當班長。因為他一定學不好。對小朋友只是常提醒他,他是善於集中精神的。雖然,他集中精神的時間不能維持很久。但是他善於被引導。而我們大人就不一定了。像我在這裡講的口沫橫飛,我說:各位老師!還是這樣,為什麼呢?沒救了,你不再對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了。兒童不是這樣,所以你一叫"小朋友!"他就轉過頭來。一定的,這叫合乎人情。 第二句話"跟我念",更是正中下懷。因為兒童就是這樣學習的,就是跟著學的,兒童的天性很像猴子。每一種動物一生下來,都要跟他的父母親、他的長輩學習,越低等動物跟父母的時間越短,它的幼稚期越短。越高等的動物,因為它要學到非常豐富的生活內容。所以它要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是幼稚期,都是跟著父母的。人類的幼稚期最長基本上是十三年,而人類不只是跟父母學習,人類還安排了很多辦法讓他跟老師學習。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老天爺就給你十三年的幼稚期。如果老天只給你三年的幼稚期,一個3歲的孩子就說,我要飛走了。我告訴你,人類就滅亡了!千萬不要隨便引發兒童的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我們要兒童13歲之前,完全在我們的老師、家長優良的帶領之下。你一定要選優良的東西,你不要帶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你如果帶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你不要教他,他越早離開,越早翅膀長硬,越最好。但是現在,我們有好的東西要給他,他必須用十三年的時間來學到這些五千年的文化,乃至於西方重要的文化,都要在這十三年, 灌輸在他肚子裡邊,肚子裡面要滿腹的經綸。 要做這個事情就這麼簡單,就是"小朋友,跟我念"!他一定跟你念。如果一個小朋友居然不跟你念了,你這個老師已經失敗了,你的小朋友已經不再長進了。我們叫他跟我們念,並不是控制他,並不是不民主。不是的。不是我們不讓他活潑,不讓他自由。如果你帶你的孩子上街,要買冰淇淋,你要問他:"你要吃什麼口味?"因為他自己有自己的口味,這是他可以決定的。現在你要教育他,你不該問他:"你要不要讀經?"你是否有毛病呀!你等於放棄你老師的責任了。他哪裡知道他要不要讀經?這是他不能知道的,是我要負責的。家長跟老師,要負起他一輩子責任,這叫做真的民主,這叫作真的多元文化。觀念不一樣,場合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觀點來面對,心靈不可太狹隘。 好了,兩樁事情合起來,就是"小朋友,跟我念"。現在有老師說,我們天天都在"小朋友,跟我念",所以這句話是不是沒有學問呢?雖然"小朋友,跟我念"這六個字沒有學問。但是說了這句話以後,你念什麼給他聽就有學問了。現在我們的老師,尤其台灣的教師,他也是上講台:"小朋友,跟我念":"小老鼠上燈台。"小朋友當然念"小老鼠,上燈台。"念了六年,四個字可以形容--一無所有!他跟你念這個做什麼?他在3歲的時候,老早就念完了。他跟你念這個做什麼?我們要提升一個人心靈的程度啊!我們要加深他心靈的分量啊!還要學"小老鼠"做什麼!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跟小朋友在一起,早就學完的事情。為什麼要放在課堂上教?"小華、小明、小英的故事",他自己看課外書,就已經看得比我們多了,為什麼要到學校裡面教?你不是在浪費嗎?我們只教高度的,那些低度的自己就會。從今以後,不要再浪費時間。 "小朋友,跟我念"。念什麼呢?你念"學而時習之",他一定跟你念"學而時習之",他不會給你念成"少小離家老大回"。不可能!所以請各位老師,今天回去就開始實驗。假如你實驗失敗,不要聽我的話。假如你實驗成功,你要好好的反省。回去就要告訴其他人,我們不要再浪費孩子了!你今天回去,找到一個小孩子,就說:"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他忽然念成"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孩子不能教,沒有前途!但是你要說:"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不管這是什麼,只要他是你教的學生,保證跟你念"道可道,非常道"。他不會來問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只要他這樣念,他就天天學,為了加強大家的印象起見,現在我們來實習。 教學要實習,實習了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往前走。現在每一個人來實習,現在不要浪費時間,我來做老師,你們大家做小朋友。不要跟我做祟,你當小朋友,學小朋友這樣坐。"小朋友,跟我念:'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男生念一遍,女生念一遍,第一排念一遍,第二排念一遍、第三排念一遍、第五排念一遍、第六排念一遍,大家再一起念一遍。張三念一遍、李四念一遍,站起來念一遍,坐下來念一遍,會背的舉手。只要一分鐘到二分鐘,他就會背了。經過兩三天的復習,終身不忘!成為一輩子文化教養的基礎。我們全國的國民,只要大家"思無邪",天下太平!你煩惱什麼呢?這種書,讀一章不夠,二章三章,五章十章,十章一百章,乃至於五百章一千章,請問:你還要教國語嗎?你還要教白話文嗎? 尤其是幼稚園的小孩子,乃至二、三歲的小孩子,你要教他認字,用這種方法最快。那些小孩子,什麼字也不認識,拼音也不認識。但是最好還要有書,他書拿顛倒了沒關系。因為我們人類認字,不是認他的意義。不是用意義來認字,乃是用圖案來認字。漢字具備了非常明顯的圖案的特征。這種圖案的認識,可以增進他腦力的發展,這是日本人說的。日本的教授,用漢字來訓練兒童的聰明。漢字每一個方塊都有不同的變化。你看這有多少的變化。所以讓小朋友常看這類圖案,他就會認字。會背書以後,更會認字。你想像一個孩子,如果教他《論語》,教他一禮拜,他至少認二個字:"子曰",至少認這兩個字。後來一個字一個字會認,所以不需要教認字,只要教他背書。 一個兒童的記憶力,是人生一輩子當中最好的時候,是黃金時代。從出生開始,就成長他的記憶力,這個時候如果訓練他的記憶力,可以成長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於有的人能夠過目不忘。現在我所看到的讀經的孩子,具備了過目不忘,讀二遍三遍,就把一個篇章背下來的人,越來越多。憑什麼?憑有訓練。13歲之後,就不能訓練了。我們在他有強大的記憶力,但還不能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自然地教他。只是記憶,不必了解。怎麼記憶?就是反復練習。反復幾遍呢?要看孩子的資質。但是我建議反復一百遍。聰明的孩子,反復到十遍他就會背了,反復到一百遍,終生不忘!一般的孩子,五十遍會背,反復至一百遍,終生不忘!資質比較差的孩子,反復到一百遍他會背。但是他還是會忘記,沒有關系。乃至於他一個字都不記得,也沒有關系。他至少是比一般的人程度還要高。我們最好的要求是,他會背誦。 但是要求馬上背誦,是不大合理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