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發現兒子小便次數多,相隔時間比較短,過一會就要小便,而且一說要小便就立即的尿,感覺他控制不住...還有好幾次大便也拉在褲裆,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是不是天涼了,不出汗尿就多了。白天玩太累了,晚上不知道醒呀。一般說來,寶寶在1歲或1歲半時,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後,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醫學上稱為“夜遺症”、“夜遺尿”。尿床也是病?聽起來挺新鮮的,其實一點兒都不稀奇。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開始控制排尿,如果5-6歲以後還經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並持續達6個月,醫學上就稱為“遺尿症”。夜遺尿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發性夜遺尿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面的這些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 夜遺尿通常在家族中顯性遺傳,若父母都曾為夜遺尿患者,他們的孩子便有3/4機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為尿床患者,他們的孩子有1/2的機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蟲症(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髒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癫痫、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孩子的尿床與精神因素、衛生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 睡眠很深,不能及時醒來排尿 部分患兒沒有受到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間不喚醒孩子,抱孩子去廁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時幫他們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習慣。久之,容易發生夜間尿床。 膀胱的夜間控制能力發育遲緩 夜遺尿患者隨年齡的增長,症狀或許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遺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甚至有1%的人進入青春期後還繼續尿床。 環境因素 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還有20-30%的夜遺尿孩子在睡眠中,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並可減少尿液量的激素。 如何驅趕“夜尿蟲”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療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遺尿,可以通過耐心的教育,解釋和勸慰來糾正。首先要幫助孩子了解遺尿症是暫時的功能失調,消除精神負擔,配合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為避免孩子夜間熟睡後不易醒,白天應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中午最好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睡覺前制止孩子過度興奮,要孩子養成睡覺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習慣。 ·父母要培養孩子自覺起床小便的習慣。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點起來小便”,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經常遺尿的鐘點到來之前叫醒他,讓他在清醒狀態下小便。 ·訓練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為一種方法,每當出現尿意時主動控制暫不排尿,開始可推遲幾分鐘,逐漸延長時間。 在治療過程中,對孩子時常鼓勵能加強他們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沒有尿床,就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另外。父母千萬不要責怪,懲罰孩子。 尿床的中醫治療(尿床中醫稱遺尿) 對於各種功能性遺尿患兒,尿床治療中醫將之分為腎氣不足型、脾肺氣虛型、肝經濕熱型、心腎不交型。 1.腎氣不足的小兒遺尿,每晚可多次尿床,尿清長味不大,平時在天氣寒冷時,小便次數多,面色蒼白,缺少光澤,神疲乏力,四肢發涼、怕冷,或下肢無力,智力較同齡兒童稍差,舌質淡苔白滑等證。治療要溫補腎陽,中藥可用:益智仁,補骨脂,茯苓,山萸,菟絲子,五味子,桑螵蛸,肉桂等.其具體配方炮制依人而異。 2.若小兒除遺尿外,兼見一些肺脾氣虛證,如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稍動就出汗,舌淡苔薄白等證,則應補益脾肺以固澀小便,方藥可用: 黨參,黃芪,白術,益智仁,白果,柴胡,山藥,烏藥,雞內金,芡實,其具體配方炮制依人而異。 3.肝經濕熱型的症狀主要為:夜間遺尿,其尿量不多,但味腥臊,尿色較黃,兼見性情急躁易怒,面赤唇紅,口渴好喝水,舌紅苔黃等。治療應該瀉肝清熱,中藥可用: 龍膽草,黃芩,栀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柴胡,白果,甘草其具體配方炮制依人而異。 食療可選豬膀胱1個,益智仁(或薏米,或糯米,或蓮子)。將豬膀胱切開洗淨,裝入上述任何一種藥,放鍋內炖熟後服食。每天1次,連服5~6天。簡單的方法還可取益智仁,醋炒研細末,分3次開水沖服,連服6~7天。 4.心腎不交型表現為夢中遺尿,睡眠不安,煩躁叫擾,白天多動少靜,或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舌尖紅有刺苔薄,應清心滋腎,方藥可用:生地,竹葉,木通,黃連,肉桂,甘草,黃精,玉竹,桑螵蛸,益智仁等,遺尿的小兒夜間一般多不能自醒,因此,中藥方劑中一般可適當加清心醒神之品,如蓮心、麻黃、菖蒲、遠志等藥. 為什麼貼肚臍能治好尿床? 肚臍是中醫內病外治領域一種古老的療法。肚臍,穴位名神阙,屬奇經八脈任脈中一個重要穴位。任脈與督脈、沖脈、帶脈等相聯系,總匯全身之氣血,內通十二經脈,五髒六腑,外聯皮肉筋骨,故臍和諸經百脈相連,陰陽相濟,起到主調節各髒腑生理活動的作用,從傳統中醫藥理論看,經臍部給藥有利於直達病所,達到驅除病邪,康復機體之目的,從現代醫學看,臍部表皮角質層較薄,屏障功能最弱,皮下無脂肪組織,,皮膚和筋膜、腹壁直接相連,臍部皮膚除微循環外,臍下腹膜還分布有豐富的靜脈網,這些均利用藥物穿透皮膚,被吸收進入人體循環以及淋巴免疫系統,發揮藥物的直接作用,因此,臍部比其它透皮給藥更易於藥物吸收。而且藥力持久不間斷,避免了口服藥在夜間遺尿多發時處於藥物低峰值的不利治療因素 納米技術靶向治療尿床 近些年來,由於社會的進步、環境的污染諸多的因素對機體造成了不利,致使擾亂機體生理功能、傷害身心健康。導致了機體整體的虧虛,在這種背景和條件下,機體會產生多種疾病,出現了遺尿或者其它病理性疾病.如果不從調理和恢復髒腑功能入手,去增強機體的適應力和應變性,那麼會使已經失調的髒腑功能繼續失調,進而產生新的綜合性疾病.如遺尿病病邪就回乘虛而入,擾亂,破壞整個機體.但目前的治療遺尿的藥物大都缺乏靶向性,對細胞組織的選擇性較差,從而導致療效低、毒性大、病情難以控制的不良局面。目前第一個把治療遺尿尿床藥物制成納米級靶向微球的產品——美森牌得爽貼已經成功問世,對於靶向治療長期遺尿患者是一個重大進展!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對遺尿\尿床\尿失禁\脊柱裂等能自動導向、選擇性強、治療指數高、毒副作用小、使用簡便的納米級靶向特色治療。 科學組方:雙管奇下,確切可靠。得爽貼的主要藥物成分: 第一組是以紅參、桂肉、石菖蒲等代表的醒腦開竅之品,富含fc神經調節因子,增強大腦對尿感信號的敏感度,以達到"憋尿即醒的目的"; 第二組以山芋肉、丁香油等組成,能溫腎固澀,增強腎的"開關"功能和膀胱括約肌的約束能力,從而確保尿液的正常排洩 遺尿症的“飲食宜忌” ①平時宜常進食具有補腎縮尿之功食物,如羊肉、狗肉、蝦、雀肉、龜肉、田雞、狗腎、豬膀胱、雞腸、豬脊骨、塘虱魚、茼篙菜等。健脾補腎的藥粥,山藥、芡實、蓮子、苡米、金櫻子等,亦可變換食用.且持之以恆。 ②飲食不宜過鹹或過甜,忌食生冷,晚餐少進湯粥、飲料及高蛋白食物。 ③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夏天是治療尿床的最佳時間,但還有些父母認為夏天孩子尿床輕了,可能過一段就好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夏天治療尿床的效果優於其他季節,尤其對冬季高發的尿床、尿急、尿頻,夏季是治療的最佳時機。由於氣候炎熱,許多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冬季多發病在夏季處於間歇期,在冬季症狀凸現的夏季會減輕或者暫時消失,隨著季節的轉換,它們還會卷土重來。這時萬萬不能認為情況好轉而放松治療,應該抓住時機,在高發季節之前做好治療預防。中醫傳統理論表明:“攻其弱而治之,輕者可去其根,重者則獲功倍”。 夏天是人生理機能最為活躍的季節,此時人的精力充沛,免疫力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強。由於皮膚水分蒸發量大,每天睡眠時間相對較短,因而尿床的症狀表現減輕,這並不是自愈的象征。勸告遺尿患兒的父母不要因天氣的變化尿床症狀的減輕就動搖了治療的決心,應抓住最佳治療時機,為孩子治好遺尿。 [編輯本段]治療寶寶尿床的小方法 一般小孩過了五歲就有能力不尿床了,過了五歲還尿床的就可以診斷成夜尿症。一般五歲還有十分之一的小孩尿床,過了13就只有百分之一了,並且男孩比女孩生長發育慢,尿床的相對要多。 母乳喂養的寶寶少尿床 臨床發現,在尿床的小孩中,只有6%經過母乳(超過三個月)喂養,有的甚至完全沒有母乳喂養,其中男女尿床的比率也達到了2:1。母乳為什麼能預防尿床呢? 通過母乳喂養的小孩,腦神經發育和膀胱穩定性和泌尿道括約肌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母乳對小孩尿床的控制確實是有益的。 附:治療尿床的小方法 1、根據中醫的理論,小孩尿床可能是因為腎陽虛造成的,如果小孩偏瘦,手腳在冬天容易冰冷身體看起來比較虛弱時,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可以在天氣寒冷的冬天炖狗肉給小孩吃,裡面放些桔皮,花椒,有一定的效果。我曾經就接觸過一個此類案例,通過調節飲食治好了尿床。 2、在白天延長小孩兩次尿的時間,增加膀胱的容積,幫助小朋友了解如何控制小便。 3、可以采用藥物,如抗利尿荷爾蒙等。 【尿床病概述】 遺尿症俗稱尿床,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 原發性遺尿症又稱生理性遺尿,是指睡眠狀態把尿液排洩在床上,當事人不得而知或在夢中發生,醒後才知道。多為單純性持續性,即除尿床外無其它伴隨症狀,無器質性病變,理化檢查均在正常范圍。尿床者的絕大多數都是原發性的。有2~4%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到成年期。遺尿症的危害是由於自尊長期受損而導致的心理障礙。 繼發性遺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狀態均可發生,除尿床外還有其它更明顯臨床症狀和病理表現,多為器質性病變,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病,多為伴隨性和一過性,即可隨其它病變好轉而好轉。 以下著重探討的是原發性遺尿症。 【原發性遺尿的診斷】 3歲以內的幼兒由於智力發育未全,排尿習慣尚未養成,夜間尿床屬於生理現象。3~5歲或因精神刺激、貪玩少睡、過度疲憊而引起的遺尿,也不屬於病態;如果每夜都尿床,而且很難叫醒,就應該高度懷疑。若5歲以後仍然尿床,每周>2次,並且持續半年以上者即可診斷為遺尿症。診斷原發性遺尿的原則主要為排除繼發性遺尿的各種病因。①病史:注意有無遺傳因素,遺尿是否由嬰兒開始,後來才出現的及日間有尿頻尿失禁者可能是繼發性遺尿。同時有便秘或神經系疾患者可能繼發於神經原性膀胱。②體檢:作全身詳細體檢,特別注意肛門括約肌張力是否正常,有無脊柱裂,會陰部感覺有無減退及下肢活動是否正常。③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尿培養。④x線檢查:腰骶平片觀察有無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觀察有無機械性梗阻。⑤尿流動力學檢查:尿流率檢查觀察有無下尿路梗阻,膀胱內壓測定觀察有否無抑制性收縮。 【原發性遺尿症的分型及治療方案】 江蘇省江陰市板橋診所遺尿專科根據原發性遺尿症的臨床特點把該病分為四型,在選擇治療方案時很有參考價值。 晝夜尿頻型:夜間尿床次數多,經常>1次,伴有白天尿頻甚至尿失禁。病理機制是膀胱排尿機能調節障礙。 覺醒障礙型:覺醒障礙突出,白天無尿頻。病理機制是神經傳導功能調節障礙。 夜間多尿型:夜間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數不多,白天無尿頻。病理機制是夜間[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