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虛歲6歲兒童食欲不振如何處理正文

虛歲6歲兒童食欲不振如何處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做決定而感到信心備增。這並非完全正確,因為這樣做容易使孩子得意忘形。許多父母現在不得不耐心聆聽孩子細數身邊發生的每一件瑣事。

新方法:有限的選擇權可以讓孩子生活的世界更真實。

事實上,生活中沒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你不可能對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做出選擇,學會處理生活道路上出現的大事小情,即使是令你感到不快的事也沒有關系,這有助於培養孩子樂觀通達的生活態度。如果你讓孩子對他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做主——何時離校,飯前是否該吃零食,看哪些電視節目——那麼你幫助孩子培養起來的不是自尊,而是特權意識。

5.傳統方法:向孩子解釋所發生的一切。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一條認識,他們有必要向孩子解釋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要求他做這做那。專家認為,如果家長不是簡單地指使孩子,將有助於孩子培養自我意識。但是有些時候向孩子解釋某件事情的重要性卻會難倒爸爸、媽媽。而且解釋和辯解會讓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他們分不清哪一個更重要。由於未來的世界復雜多變,這樣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滋生煩躁情緒,而不是自信。

新方法:有些時候,你只管發號施令,這並無不妥。

當孩子向你發問,“為什麼我必須這樣做”,你偶爾也可以這樣回答他:“因為我是你的家長,我說你要這樣做,你就得這樣做。以後我會告訴你為什麼。”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明白,有些時候他們必須做某些事情,而且不必明白為什麼。最終,孩子會發現你要求他們做的事情是有道理的。這樣的事多了,孩子會逐漸明白,他可以完全信賴他最愛的大人,也就是你,因為你總是處處為他著想。

6.傳統方法:孩子越能干,就會越自信。

根據這條教育理念,孩子越早接觸各種不同的活動,他們獲得啟蒙的時間的就越早。結果,家長們在孩子還未出生時,便讓他們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讓他們隔著嬰兒床的柵欄看教育節目錄像帶,孩子剛上幼兒園就帶著他們去上各種培訓班。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兒童整日裡忙忙碌碌,他們甚至需要用pda來安排活動時間。

新方法:少參加活動,多接觸社會。

當孩子的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對各種活動敷衍了事,而你最終可能成了試圖干涉孩子生活的人,而不是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的生活。各種後勤工作,接孩子上下學,幫助他們檢查各種用具等將占據你的全部生活。事實上,把孩子管得團團轉並不能有助於培養他的自尊心,反而讓他疏遠了和的關系。所以,父母最好趕快減輕孩子繁重的負擔,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孩子會因此覺得身心放松,你也同樣能從中感受到快樂。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因而變得更融洽,而這種愛的紐帶正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基礎
 
兒童食欲不振的解決方法
如何為孩子補鋅
厭食症是以較長期食欲減退或食欲缺乏為主要症狀。它是一種症狀,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引起厭食症的原因很多,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肝炎、消化不良及長期便秘等都是厭食症的潛在原因。此外,不良的飲食習慣,吃濃甜油膩食物過多,吃零食,生活不規律均為本病的原因。其調理方法如下:

一、西醫:對厭食治療,包括治療原發病和恢復消化功能兩方面:首先尋找原因,做必要的檢查,發現結核、肝炎等慢性病,針對該病積極治療,同時改善消化功能,以促進食欲。另外還要注意情緒變化和不良習慣,並給予糾正。

幫助消化,促進食欲,西藥可用:
①胃蛋白酶合劑②乳酶生③多酶片(含胃蛋白酶、胃澱粉酶、胰酶等)
中成藥可用:香桔丹,百壽丹,至寶錠。

惡心,嘔吐——此現象稱為“晨間害喜”,原因是大多數懷孕女性在早上會有惡心作悶的感覺。部份歸因於你空腹時,血糖下降而導致嘔吐,此現象雖然被喚作“晨間害喜”,但它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生。因此,有些女性會在工作時貼上“暈浪貼”以防止日間嘔吐帶來的種種不便。


嬰幼兒缺鋅,就會使含鋅酶活力下降,造成生長發育遲緩、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而懷疑缺鋅時,應請醫生檢查發鋅、血鋅,確診缺鋅後,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鋅制品。目前由於對缺鋅的危害宣傳得多,使有些家長誤把鋅制品當作營養品給嬰兒長期大量服用。殊不知補鋅過量,同樣會帶來危害,如減弱免疫功能,影響鐵的利用造成貧血等。

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補鋅辦法是通過食物補鋅。其具體方法:首先,提倡母乳喂養。其次,多食含鋅食物。富含鋅的食品有牡蛎、鲱魚、蝦皮、紫菜、魚粉、芝麻、花生、豬肝、豆類等。再次,克服偏食習慣。膳食要多樣化,少吃精制食品,如精白米、精面等。


http://www.cxdb.cn/health/meishi/200510/11347.html


補鋅別跟風
鋅是種微量元素,對小兒而言,鋅間接地通過它對代謝起調節作用,尤其是對蛋白質的合成、生長因子的產生和分泌等環節發揮它對生長的影響。因此鋅乏時,生長所需要的這些環節便受到阻滯。黏膜和皮膚是代謝、更新極快的組織,缺鋅時可發生皮炎,皮膚損傷,且不易愈合,對黏膜影響表現為對味覺遲鈍、影響食欲甚至厭食,並有消化吸收異常,這些都會加重生長障礙。

孩子與成人相比,比較易缺鋅,生長發育快是一個原因,孩子經常有挑食、偏食的習慣,但對於一個飲食平衡,尤其是蛋白質攝入量合理的孩子而言,一般是不會缺鋅的。

因為鋅存在於含蛋白質的食物中,如肉類、乳類、蛋類以及豆類中。生長遲緩是有多種原因的,診斷手段也是復雜的,需經醫生的詳細檢查確診後才能給予針對性的治療。

假如孩子不缺鋅,家長卻盲目地給予口服含鋅的各類制品,不但不能助長反而有害,過多的鋅對肝造成損害,嚴重者會有黃疸性肝炎的表現,所以補鋅要慎重。

預防小兒缺鋅症,嬰兒最好是母乳喂養,因為人乳中含有豐富的鋅,而且易吸收,動物性食物中的鋅含量高,易吸收;所以對嬰幼兒適量添加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的動物肝、蛋黃、肉末、魚泥等輔助食品是非常必要的,對小兒而言,堅持膳食多樣化,合理安排食譜,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便可預防鋅缺乏症。

http://www
.13a9
kb120.com/paediatric/nourishment/microelement/200508/35618.html


兒童補鋅並非多多益善
"嬰幼兒生長發育較快,對鋅的需要量相對大一些,但並非多多益善,要是把含鋅的藥物當成營養藥,天天讓孩子服用,就會危害健康。"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健教科主任於淑萍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於淑萍介紹,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幾十種金屬酶的組成部分,對蛋白質合成起重要作用,所以小兒缺鋅會影響生長發育,造成智力低下。但若體內不缺鋅而濫補,也會雪上加霜。因為人體內的微量元素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既不可少,也不可多。若補鋅過多,可使體內的維生素c和鐵的含量減少,抑制鐵的吸收和利用,從而引起缺鐵性貧血。當孩子體內鋅元素過多,鈣元素減少時,在鎂離子的作用下,可抑制吞噬細胞的活性,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差。經常給孩子服含鋅的藥物,還會使體內鋅、銅元素的比例增大,影響膽固醇的代謝,使血脂升高。

於淑萍等專家建議,要想使孩子體內不缺鋅,家長應學會科學的育兒方法。

首先做到母乳喂養,因母乳中有足夠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鋅元素;4個月起要逐漸為孩子添加輔食,特別是瘦肉、雞蛋、動物肝、牡蛎、花生米、核桃仁等食品中鋅含量較高,可視具體情況讓孩子食用;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粗細雜糧混合吃,這樣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鋅的。平時還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響鋅的吸收。

此外,當家長發現孩子因缺鋅而有厭食症、異食癖等時,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為孩子檢查血液的鋅含量,並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補鋅,切不可把鋅類藥物當營養滋補品"。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62000/node62131/node62133/node62139/userobject15ai1537279.html


我的孩子現在滿八個月,體重8公斤,微量元素檢查結果缺鋅,需要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三精牌),請問醫生,補鋅的劑量如何掌握,需要補多長時間?有什麼注意事項?謝謝!
回答


回答者:李學軍醫苑職稱:主任醫師
鋅是微量元素,對小兒而言,鋅間接對代謝起調節作用,尤其是對蛋白質的合成、生長因子的產生和分泌等。

嬰幼兒缺鋅,可使含鋅酶活力下降,造成生長發育遲緩、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而懷疑缺鋅時,應請醫生檢查發鋅、血鋅,確診缺鋅後,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鋅制品。但有些家長誤把鋅制品當作營養品給嬰兒長期大量服用,殊不知補鋅過量,同樣會帶來危害,如減弱免疫功能,影響鐵的利用造成貧血等。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補鋅辦法是通過食物補鋅。據測定,動物性食物中含鋅較豐富(3~5毫克/100克),而且吸收率高達50%左右。植物性食物中含鋅不多(1毫克/100克)而且吸收率僅10%~20%。由此可見,要防止缺鋅,應鼓勵孩子多吃瘦肉、豬肝、蛋黃等動物性食物,並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習慣。一旦發生缺鋅也不必緊張,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吃一些硫酸鋅或葡萄糖酸鋅,便可糾正缺鋅,食欲明顯增加,生長發育逐漸加快,整個療程應堅持服藥2~3個月。

同時專家介紹,盲目補鋅對孩子有害,過多的鋅對肝造成損害,嚴重者會有黃疸性肝炎的表現。

⑴削弱免疫功能:鋅在鎂離子的作用下,可以抑制吞噬細胞的活性,降低其趨化作用和殺菌作用,在正常情況下,這種作用會被血清蛋白質和鈣離子所抑制,所以,低鈣者和佝偻病患兒服鋅過多,會導致免疫功能受損,抗病能力減弱;

⑵影響鐵的利用:減少體內血液、腎髒、肝髒內的含鐵量,導致發生缺鐵性貧血;

⑶使膽固醇代謝紊亂,導致鋅與銅的比值增大,產生高膽固醇症,由此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不可勉強逼食,要耐心矯正飲食方式,此外,烹饪技巧也要多下工夫。食欲不振的現象是個人差異的問題。即使食量並不多,只要健康,沒有生病就不必太擔心,有時候吃不下飯是孩子真的肚子不餓。
有時則是因為偏食才造成食欲不振,偏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六種:

①食物的味道太強,有苦味或酸味而難下口

②東西看起來不好吃

③量太多

④吃飯時挨罵

⑤兄弟中有人偏食,自己也跟著看樣模傲

⑥生理上無法接受(包括過敏)

對於孩子的偏食,父母應先確認一下是否給孩子過多的零嘴或飲料。另外,對於孩子所討厭的食物,應該改變一下烹調方式來嘗試改變其口味。菜肴的擺設,色、香、味方面也要多下工夫,讓孩子對食物有興趣,能用愉悅的心情用餐。

茼蒿可以強化胃腸對於食欲不好、胃腸弱、容易消化不良或常會感到腹部脹、經常打嗝的小孩,建議可以常給他吃茼蒿菜。茼蒿可以煮湯,拌菜或煮火鍋,不妨多利用。茼蒿用水煮會有獨特的芳香,但煮太久或放在水中過久,芳香與藥效都會減退。因此不宜煮過久,炒煮一下就應立刻撈起。

加蜜的姜湯可以促進食欲加蜜的姜湯古來就廣泛被民間利用來做為身體虛弱、吃不下飯孩子的促進食欲良方。和開水把10公克生姜所擠出的汁稀釋或容易飲用的濃度後,加入蜂蜜或黑糖讓孩子飲用,不但可以保暖身子,姜的氣味也可以促進食欲。

如果孩子怕姜的辛辣味,無法接受的話,可用它來煮魚、肉,讓姜味藏在其中,不過,有眼睛充血疾病的時候不可食用過量。

無花果煮糖可治食量小、容易腹瀉的孩子無花果具有強化胃腸、調整排便的作用。是食欲不佳、平常容易腹瀉或便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生兒40小時,腹脹,可以用開塞露灌腸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