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能。所以,對乳房濕疹應提高警惕,及時檢查。 (4)陰囊濕疹:急性者有腫脹、流水、結痂。慢性者則增厚、苔癬化,甚癢並易復發。常與局部多汗,外陰刺激、神經內分泌障礙、慢性前列腺炎等有關。 (5)女陰濕疹:多見大小陰唇及附近皮膚紅腫、糜爛及慢性增厚,甚癢。常與霉菌性陰道炎、白帶增多及內分泌紊亂有關。 (6)肛門濕疹:肛門周圍濕疹急性期紅腫、糜爛,慢性期呈浸潤、肥厚,甚至發生皲裂。奇癢且痛,特別是在便後更加明顯。由於經常搔抓,皮膚可變厚或變薄,萎縮發亮。兒童肛門濕疹多與蛲蟲有關,成人多與痔瘡、多汗有關。 (7)手部濕疹:發生於手掌部易浸潤增厚,過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濕疹常反復發生水疱、結痂、增厚、脫屑,累及甲床部可影響指甲發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觸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濕疹加重。 (8)腿部腳部濕疹:好發胫前及踝部,常由於下肢靜脈曲張或外傷引起。結癡、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爛、流水,易繼發感染或形成潰瘍,頑固難治。 (9)皲裂性濕疹:與過敏有關,由日常生活中接觸清潔劑、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在疾病過程中,精神創傷、內分泌失調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關於免疫脫敏治療的指導性文件中明確指出,“免疫脫敏治療是唯一可以徹底治療過敏濕疹的根本性治療方法”. 國際過敏研究權威組織也提出,“使用高品質的標准化脫敏制劑,同時應該使用最佳的過敏症治療方案,包括清除濕疹過敏原、患者免疫修復、過敏濕疹並發皮膚炎症的對症藥物治療、標准化脫敏制劑免疫治療,簡稱“四合一的四聯療法”方案。 【治療】 穴位注射(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足三裡、曲池;2、長強。 (二).治法 藥液:第一組穴用維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維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於陰囊濕疹。 以5號齒科針頭,刺入穴位得氣後。第一組穴每穴注射入藥液1毫針,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第二組穴,將藥液全部注入長強穴,3日1次,2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述第一組穴治療50例頑固性濕疹,結果顯效以上占84%,總有效率達96%[2];第二組穴治療頑固性陰囊濕疹35例,結果治愈26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4%[3]。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3]。 體針 (一)取穴 主穴:濕疹點。 (二)治法 先找尋濕疹點,令患者背向光亮處,在背部仔細尋找出低於皮膚,灰色發亮,針頭大,散在的小點,此即濕疹點。找到後,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膚,右手持一寸長的毫針,直刺該點,進針七、八分,小兒可淺刺,進針後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針不留針,每次可針10~15個濕疹點。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維生素c200毫克,異丙嗪50毫克,強的松10毫克(小兒酌減),每日3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76例,治愈433例,治愈率達90.9%[4]。 電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下同)。 (二)治法 以酒精消毒皮損區後,毫針由皮損邊緣刺入皮下組織,針的方向與皮面平行,針刺數目按每塊皮損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後接通電針儀,用疏密波,頻率20次/分,強度可逐漸增大,至病人感覺適度為止。每次電針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慢性濕疹26例(內包括神經性皮炎患者),治愈8例,顯效14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達100%[5]。 穴位注射(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曲池、足三裡、肺俞、三陰交、血海;2、箕門。 (二)治法 第1組穴用於治療全身性濕疹,每次選2穴,交替按順序輪用。用10毫升注射器,先抽2.5%拘橼酸鈉注射液0.6毫升,再抽患者自身靜脈血液6毫升,立即搖勻,得氣後注入所選穴位。每周1次為一療程。第2組穴用治陰囊濕疹,雙箕門穴交替選用,以當歸注射液於得氣後注入,注畢艾灸15分鐘。每日1~2次,2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全身性濕疹46例,痊愈40例,有效4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5.7%[6];陰囊濕疹42例,有效24例,好轉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1%[7]。 耳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肺;2、對耳輪(耳廓區域)。 配穴:神門、內分泌、交感。 (二)治法 第1組穴和配穴用毫針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將浸濕3%硫酸鋅的襯墊緊貼於皮上,依次接電極板,蓋以塑料布並用膠布固定。術者將毫針刺入耳穴,接通直流電針儀,負極接耳針,正極接極板;治療15分鐘後,交換極性,再治療5分鐘,日1次,6次為一療程。第2組用刺血法,雙側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對耳輪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鋼筆式緊握{10}針(或三稜針)針柄,按對耳輪弧形切線的垂直方向,用針頭於對耳輪輕輕劃割,長度小於5毫米,劃痕間距2毫米,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蓋創面,約3~4小時後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脫落。 (三)療效評價 以第1組治65例,痊愈45例,顯效9例,有效13例,無效4例,有效率93.8%[8];第2組治療12例,全部治愈,痊愈率達100%[9]。 刺血 (一)取穴 主穴:肺俞、委陽。 (二)治法 令患者取俯臥位,暴露後背上部和雙腿。先以三稜針點剌肺俞,然後擠壓穴區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後,再點剌委陽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15分鐘。隔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手部頑固性濕疹38例,痊愈2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7%[10]。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大椎、膀胱經線(大杼至白環俞段)。 配穴:血海、風市、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慢性患者應加阿是穴。令患者取俯臥位或端坐位,以皮膚針自上而下彈剌,重點為背腰段,叩剌強度中等,至皮膚潮紅為度。穴區可在直徑1cmm內反復叩剌至潮紅。阿是穴可從外向內圍剌,法同上。每日1次,5~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40例,臨床痊愈28例,顯效8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5%[11]。 【主要參考文獻】 [1]胡文仙。梅花針治療727例濕疹的療效觀察報告。中華皮膚科雜志1966;(1):21。 [2]孫梅倩,等。穴位注射維生素b12治療頑固性濕疹50例。中國針灸1986;6(3):45。 [3]雷倫,等。長強穴注射治療頑固性陰囊濕疹35例療效觀察。北京中醫1984;(4):43。 [4]周景珠。針藥並用治療476例濕疹療效總結。中級醫刊1985;(1):45。 [5]朱仁華。電針治療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26例報告。中級醫刊1981;(2):41。 [6]林凌。自血穴位注射治療全身性濕疹46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93;13(9):4。 [7]陳馳,等。當歸箕門穴注射治療陰囊濕疹42例。陝西中醫1990;11(11):518。 [8]王鵬輝。耳針加鋅透入治療濕疹、神經性皮炎135例。陝西中醫1990;11(8):370。 [9]周秋芳,等。{10}針割治對耳輪部治療濕疹。四川中醫1987;7(1):43。 [10]徐田,等。剌絡拔罐治療手部頑固性濕疹38例。中國針灸1997;17(5):351。 [11]王少麗。梅花針彈剌法治療濕疹40例。江蘇中醫1998;19(3):35。 濕疹的辨證論治 濕熱型【證見】皮膚可見紅斑、腫脹、丘疹、水疱、膿疱、糜爛,滲液較多,浸淫成片,瘙癢較劇烈。可伴有發熱,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瀉,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佐以祛風。 【方藥】 1.主方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 處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魚腥草各30克,牡丹皮、澤瀉、通草、防風、黃柏各12克,蟬蛻6克。水煎服,每日1劑。 便秘者,加大黃12-15克(後下)。濕熱較盛者,加龍膽草、栀子各12克。劇癢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藥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風熱型【證見】皮膚見紅斑、丘疹、鱗屑、結痂,或有少量滲液。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佐以利濕。 【方藥】 1.主方消風散(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各12克,蟬蛻9克,生地黃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魚腥草30克,金銀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瘙癢較劇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滲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藥 (1)銀翹解毒顆粒(根據銀翹散原方配制成的沖劑),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溫開水溶解後服。 (2)防風通聖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血虛風燥型【證見】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樣變,色素沉著,脫屑,或見頭暈乏力,腰酸肢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或濡細。 寶寶臉上有濕疹 1.父母任意一方是過敏體制的,孩子也容易是過敏體制,進而也和乳母的進食有關,不要吃發物大的食物,尤其是蝦,韭菜之類. 2.濕疹是秋冬季節比較嚴重,因為比較干燥(最好使用加濕器),又容易被大人捂得太多而導致濕疹。 3.會十分癢,所以為避免孩子用小手去抓,而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要經常給孩子修剪指甲。 4.濕疹一旦出現,只能好轉,幾年內不容易痊愈,因為孩子還太小,抵抗能力不夠,很容易復發,不過也有一次性治愈的,但不是因為藥好,而是因人而異的,同一種藥,不同的人用,效果是不同的。你的孩子還小,建議不要用口服的藥物,相對安全的是“羌月乳膏”,早晚用清水洗臉後塗抹。 5.凡治療皮膚病的藥物中,多少都會用點激素,“羌月乳膏”是兒童醫院推薦用藥,可以放心使用。這裡要提醒你的是,千萬不要亂用激素類藥,我親眼目睹了一個兩歲大的孩子,使用大量激素類藥物,結果導致“紅皮病”,整個臉全部發炎變紅,厚厚的一層結痂,很可怕。 6.這種病人大多屬敏感性體制,是天生的,不可預防。 這裡摘錄一下資料,你可以了解一下濕疹的大概情況: 關於濕疹,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濕疹形成的根源。濕疹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過敏性體質的小兒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於皮下毛細血管最豐富,所以濕疹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治療濕疹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於完善,濕疹當會有所好轉。 需強調指出的是,濕疹是會反復發作的,用藥初期可能會有所好轉,但過不久又會復發,不建議長期用藥,否則會使皮膚形成激素依賴症。 得了濕疹後,家長不要替寶寶亂塗成藥。除了帶寶寶看醫生,使用藥物治療外,更需注意以下護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膚清潔干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淨。洗完後,抹干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榄油,過一會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