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小兒聽力是否正常? 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小孩聽力正常的指標來判斷小兒聽力是否正常:
3-6月:把頭偏向聲源側找聲源;6-9月:能盯住大人的指令內容的人或事物;9-12月:能跟隨大人的指令完成簡單的動作;12-15月:能說出簡單的疊詞;15-18月:對隔壁的聲音有反應並主動搜索聲源18-24月:能說出至少3-4個字的簡單句;24-30月:能說出字總共不少於100個;30-36月:能說出4-5個字的句子. 父母或孩子的帶養者要關心孩子的聽力,孩子在3個月齡以內,如發現睡眠時不能
被大聲驚醒,或孩子在剛入睡時對突然的擊掌聲無任何反應,首先要考慮聽力問
題。孩子在1歲以內如果對突然或奇特的聲音不能引起其注意力應首先考慮聽力障
礙。2~3歲的孩子仍不會說話或只會簡單發音,也應首先考慮聽力問題。一旦發現
或懷疑孩子聽力有問題,一定盡快去醫院耳科進行聽力測試,明確診斷,采取醫療
或康復措施。 一個剛出生的新生兒,不會表達,怎樣可以判定其聽力是否正常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科學、客觀的技術方法,即應用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由專業人士通過對新生兒聽力測試結果的客觀判定,來及早確定其是否有聽力問題,通過此項技術,可以在孩子3個月內明確診斷聽損傷,並能及早干預、及早康復。
若無此條件也可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通過家長的細心觀察發現孩子的聽力是否正常。當然後一種方法不如客觀儀器測試科學准確,家長需要更多孩子語言發育的知識去判斷,且容易發現延遲,影響及時的康復治療。
對於家長來說,一個剛出生的新生兒,他什麼時候可以聽到聲音並作出反應呢?從許多科學實驗中發現,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具有聽聲音的能力,因此,一個新生兒已經有了聽母親聲音的經驗,在他出生後就可以分辨出自己母親的言語聲。
那麼多大的聲音孩子才能察覺到,我們怎樣才知道孩子的聽力是否正常呢?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不同強度的聲音會作出各種反應。
正常聽力的新生兒到四個月的嬰兒,在吵鬧的環境中入睡後,會被較大的聲音(90dbspl)吵醒,比如,大型運貨車從孩子周圍駛過的聲音、電鋸的聲音等。在安靜的環境中,稍大的談話聲(50db~70dbspl)可以喚醒嬰兒。對於突然出現的強聲,如較大的鞭炮聲,嬰兒會發出驚跳反射的動作,即身體四肢的瞬間抖動。
嬰兒到3~4個月時,對言語聲非常感興趣。當他聽到周圍的談話聲(50db~60dbspl)即使說話人在他視野以外,已開始把眼球或頭轉向聲源方向,但還不會對聲音定位。
5~6個月的嬰兒由於言語聲的刺激,開始進入牙牙學語的初期,可以反復無意識地重復言語聲如“ pa.pa.pa 。”“ ma.ma.ma 。”對各種聲音都感興趣,會轉頭主動尋找聲源。
7~9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很好地控制頭頸部活動。在安靜的環境中,當有人呼喚他時,會把頭轉向說話的人,也會直接去探尋發出聲音的物體。但當聲音來自他的上方或下方時,還不能直接把頭轉向上方或下方。孩子已會跟隨聲音發出咯咯笑聲或咕咕聲。
9~13個月的嬰兒開始對自己的名字和其他感興趣的聲音作出反應,並開始有意識地模仿言語聲,學習簡單的言語,如“媽媽”。
1~2歲的幼兒聽覺能力已經基本接近成人水平,言語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也進一步發展,能夠完成向他發出的各種簡單指令。已經學會十幾個詞的發音,一兩個簡單的句子。這都說明幼兒能准確地聽到言語聲,並聽懂語言。
如果家長經過反復細心的觀察,仍不能肯定自己孩子聽力是否正常,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和確診。 如何觀察小兒的聽力問題是否正常?
a:1.先必須了解小兒聽覺發育的過程
*正常新生兒生後即應有聽覺;
*3個月時,就應該對突然的響聲表現出驚嚇或睡眠中被驚醒;
*4-5個月時可對鈴聲或汽車喇叭聲轉頭;
*6-8個月會去尋找聲源;
*9-11個月叫名字可有反應;
*1歲左右能聽懂簡單說話的意思。
2應該知道聽力與言語發育的關系
人必須先有聽力,再經過學習才能有語言(語言包括說話和文字,說話是語言的有聲形式,又稱言語),會說話。如果把正常小兒生後放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裡,不與任何人接觸,也沒人教他學舌,那他永遠不會說話。但如果生後聽力有障礙的小兒,即使生活在開放環境裡,有人和他說話,但因聽不見,學不了,所以也不會說話,這就是所謂的“十聾九啞”。實際上,這種小兒發音正常,絕不是聲啞,而是聽不見學不了說話。因此,要明白能聽才能學說話,由此可知聽力對小兒的言語發育是多麼重要。
3要了解正常小兒學說話的時間
一般生後1-3個月可簡單發音;4-8個月可發出連續的音節;9-12個月是學語的萌芽階段,常“咿咿呀呀”不停地學說話;1歲半-2歲可以說簡單句;3歲時會說復合句,會背歌謠,講小故事。因此,所謂“男孩說話就是晚,3歲不會說也正常”的說法絕對是錯誤的。 佳音聽力助聽器連鎖專賣: www.gdztq.net
造成小兒耳聾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先天性遺傳基因所致,或孕早期、新生兒期、嬰兒期使用耳毒性藥物。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20萬先天性耳聾的嬰兒出生,也就是說每百個寶寶中就有一個。除此,佳音聽力助聽器電池也發現寶寶患感染性疾病,如中毒性腦病、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急性傳染病、化膿性或卡他性中耳炎以及噪音等,也可損害聽神經和聽力器官。
這樣,無論是對患兒本人,還是對家庭和社會,都造成很大的痛苦及負擔。其實,大多聾啞人都是由於聽力障礙而造成不會說話的。不過,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早在新生兒時期即可檢測出來,只要媽咪懂得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生活中細心觀察,寶寶的聽力是否異常便會及早被發現。但是,如果媽咪對這方面不太了解,即便寶寶聽力有缺陷,也不能及早洞察出。尤其是較小的寶寶,語言還沒有發育,他們的聽力存在障礙時更不容易被早期發現。由此可見,媽咪最好對寶寶不同年齡階段聽力發育水平有所了解,具備一些檢測寶寶聽力的方法,便有可能及早將問題發現出來,對有聽力障礙的寶寶進行搶救性語言訓練。
聽力存在障礙的寶寶,如果能被及早確認,便可早日得到治療和訓練。通常,訓練得越早越好,在治療上也比較簡單。這樣,可能使寶寶的聽力完全恢復,即或利用殘余聽力學習語言,也不至於日後不會說話。特別是剛出生時就被發現出來的寶寶,在得到及時有效地康復語言訓練後,到3歲時可能會掌握700個單詞,達到正常寶寶的水平。
那麼,怎樣知道還不會說多少話的寶寶聽力正常或不正常呢?以下的內容可以幫助媽咪進行測試。但需要說明一點,寶寶的聽力與語言發育相關,如果語言發育正常,則說明寶寶能夠聽見周圍環境的聲音,表明聽力是正常的。當寶寶2歲時還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也不能理解大人的話,很可能存在著聽力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