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七個月了,三天前身上開始出現紅色泡疹,有的大有的小,家裡人說是水痘。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唉心裡真的好難受,聽說水痘一周歲以上孩子得的多,對於這麼小的寶寶,有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請朋友們幫忙啊,很急啊!!!! 1.水痘期間打抗生素是為了預防並發症 2.局部擦塗爐甘石洗劑。疱疹破裂者可塗1%龍膽紫,如有皮膚繼發性細菌感染,可適當選用四環素軟膏局部塗抹或抗菌素等。 3.一般不會留下疤 4.10天左右 關於水痘的問題 水痘是春天的流行傳染病,患者多是一至十四歲的孩子,在學校和托兒所較易受感染得病。
病原體:水痘-帶狀疱疹病毒
潛伏期:10至21天
發病前徵狀:輕微發燒、不適、食欲欠佳
過程: 患者身上出現小紅點,由胸部、腹部,再擴展至全身。小紅點變大,成為有液體的水泡。 一兩天後,水泡破裂、結成硬殼或疙瘩。 新的小紅點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 二至六天期間,新紅點出現二至四次。 十至十四後,紅點脫落,完全康復,不會留有疤痕。 並發症:
水痘通常屬較溫和的病,不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不過,成年人若罹患水痘,病情往往較嚴重,發燒溫度較高、頭痛、肌肉疼痛等。另外,慢性病患者,特別是白血球過多症或癌症病人,或正在服用類固醇藥物的人,亦要加倍小心,因為水痘會引致肺炎、腦炎等並發症,甚至招致死亡。
護理: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症候群(reye'ssyndrome)。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1)臨床表現 水痘病毒存在於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內,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亦可由於接觸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一般自出疹前一日至出疹後五日或至皮疹全部結痂、干燥前均具有傳染性。本病潛伏期大約2-3周。 開始時患者可有微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咳嗽或輕度腹瀉等症,常不被重視。發熱的同時或於發熱1-2天後開始出疹,皮疹先見於軀干、頭部、逐漸延及面部,最後到達四肢。皮疹分布以軀干為多,呈向心性分布,而且從斑疹->丘疹->水疱->開始結痂,短者約6-8小時,皮疹發展快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水疱稍呈橢圓形,大小不一,表淺,似浮在表面,常伴癢感使患者煩躁不安。一般1-3日內,疱疹從中心開始枯干、結痂,再經數日後,痂蓋自行脫落,脫落後不留疤痕。因皮疹分批出現,故在病根中可見各期皮疹同時存在,此起彼伏,參差不齊。成人患水痘,其症狀較兒童嚴重,表現為高熱持續不退,全身症狀嚴重,皮疹融合成片,並發症易見如肝炎、肺炎等,應加以注意。
(2)實驗室檢查 本病臨床症狀典型,無用特殊檢查。
(3)治療 西醫治療 主要是對症處理,如搔癢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塗爐甘石洗劑。疱疹破裂者可塗1%龍膽紫,如有皮膚繼發性細菌感染,可適當選用四環素軟膏局部塗抹或抗菌素等。
中醫治療 銀花12克,甘草3克,水煎連服三天。皮膚抓破者,可用青黛散外敷。
(4)護理 水痘傳染性很強,必須早期隔離患兒,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發熱期患兒應臥床休息,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修剪患兒指甲、防止抓破水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5)預防 早期隔離患者,對易感人群,需嚴密觀察三周,並可口服板藍根沖劑,予以預防,對患嚴重濕疹或正在應用激素治療的小兒,應特別注意保護,切勿與水痘患兒接觸,如已接觸,則可肌肉注射胎盤球蛋白或兩種球蛋白,同時對正在應用激素治療的小兒需及時減量或逐漸停用激素。此外,對水痘患兒的用具等要暴曬或煮沸消毒。 是水痘,一定不要你孩子抓破了,否則會留疤.最好馬上帶孩子去醫院,水痘有傳染性.但一般人一生就發一次. 水痘
水痘是春天的流行傳染病,患者多是一至十四歲的孩子,在學校和托兒所較易受感染得病。
病原體:水痘-帶狀瀄疹過濾性病毒
潛伏期:10至21天
發病前徵狀:輕微發燒、不適、食欲欠佳
過程: 患者身上出現小紅點,由胸部、腹部,再擴展至全身。小紅點變大,成為有液體的水泡。 一兩天後,水泡破裂、結成硬殼或疙瘩。 新的小紅點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 二至六天期間,新紅點出現二至四次。 十至十四後,紅點脫落,完全康復,不會留有疤痕。 並發症:
水痘通常屬較溫和的病,不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不過,成年人若罹患水痘,病情往往較嚴重,發燒溫度較高、頭痛、肌肉疼痛等。另外,慢性病患者,特別是白血球過多症或癌症病人,或正在服用類固醇藥物的人,亦要加倍小心,因為水痘會引致肺炎、腦炎等並發症,甚至招致死亡。
護理: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症候群(reye'ssyndrome)。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荠)、白茅根、竹蔗、紅蘿卜。(若小孩有氣喘、咳嗽等問題,不要用馬蹄(荸荠)和紅蘿卜)
出疹過後,應用: (a)膨魚腮煲粥; (b)青天葵(或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湯,以清肺熱。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小兒最常見的傳染病。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為特征。病毒存在於苞疹的苞漿內、血液和咽分泌物中,經呼吸道飛沫傳染,另一種則接觸傳染,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水痘是冬春季節的流行傳染病,患者多是1~6歲的小兒。若中老年人感染病發則為帶狀疱疹即俗話“蛇纏腰”。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疱疹過濾性病毒,潛伏期為7至21天,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先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髒,引起發病。起病時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食欲欠佳等現象,經過數小時至1天,皮膚上出現皮疹。皮疹先出現在頭部和軀干,逐漸蔓延到四肢,不過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開始出的為紅色斑丘疹。經1~2天變成橢圓形、綠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圍呈淡紅色。3~4天泡疹干縮結癡,1~3周癡皮脫落。短期內留橢圓形淺疤,會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因皮疹是陸續出現的,故在病兒皮膚上可見丘疹、疱疹、痂皮同時存在。皮疹有瘙癢感,康復後不會留有疤痕。先天性水痘,發生在出生後5-10日內,是由於母親在妊娠末期患水痘,通過胎盤屏障侵襲胎兒,病情常較嚴重,病死率可達20%。最嚴重的是水痘腦炎,不過發病率低,存活者15%,有永久性後遺症,如癫痫、癡呆等。還有原發性水痘肺炎,多發生出疹後2-6日,症狀嚴重。
一般只能對症處理及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此病重在預防,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另外可接種水痘疫苗,接觸水痘後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即接觸後可在3日內肌注水痘一帶狀苞疹免疫球蛋白2-5毫升。1次患病後可獲終生免疫。
在家庭護理方面應注意:
1.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2.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退燒藥,因會產生並發症,容易引起腦炎。發熱患兒應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
3.溫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飲食清淡,不吃易發物,如:牛肉、魚蝦蟹、牛奶、雞蛋等。
4.謹防病兒用手抓破痘疹,特別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膿感染,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兒用手揉眼,從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響視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潔並戴上手套。
5.病兒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穿過緊的衣服和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癢。
6.個別水痘病兒可並發肺炎、腦炎。如發現病兒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這種情況極其嚴重,應及時找醫生診治。
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有的家長錯誤地認為水痘出的越多越好,故一味地給孩子吃透表發疹的藥,這樣導致孩子全身水痘密集,使病情加重,孩子會感到奇癢難忍,煩躁不安,甚用手去抓,輕者會留下疤痕,重者可能造成細菌由局部感染病灶進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引起敗血症。除非在出痘的一兩天內,痘不出反而內陷,導致內髒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就應緊急就醫,不可耽擱。在平時應注重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在流行期間,應少去易感區,避免接觸感染源。 帶孩子去醫院找醫生 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時邪病毒與濕熱內蘊而發。臨床表現為:發病前2-3周內有水痘接觸史,出疹前症狀輕微,患兒有輕、重度發熱,流涕,咳嗽,食欲減退等,常在發病的當天或第2天出現皮疹,為紅色的斑疹或斑丘疹,數小時內演變成小水疱,1-3天後變干並結痂。皮疹會在3-4天內先後分批出現,所以,可以同時看到斑疹、斑丘疹、水疱和結痂四種不同形態的皮疹,它們主要分布在軀干和頭面部,而四肢的皮疹較少。整個病程多在2周左右。
中藥治療水痘可用五味消毒飲或清胃解毒湯加減,還可選用食療方:
綠豆海帶湯——用綠豆和海帶煮湯,然後加糖服用;
薏仁米粥或用薏仁米60-120克煮水當茶飲;
扁豆粥或用扁豆粉搽患處,能起到解毒生肌的作用。
一旦發現孩子得了水痘,應立即隔離,直到皮疹全部結痂為止。讓患兒多休息,特別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皮疹很癢時,可用爐甘石洗劑或痱子水塗抹在皮疹上止癢。還要注意剪短指甲,勤洗手,盡量避免患兒抓破皮膚,必要時,可將嬰兒的手用布包起來,以免抓破皮膚後引起繼發感染。在飲食方面,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忌生冷和油膩的食物,不要吃蔥姜、辣椒等辛辣的食品,常喝綠豆湯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水痘是帶狀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傳染性很強,僅次於麻疹,通過飛沫、直接接觸患者皮膚或粘膜分泌物及其污染之物品等方式傳染。傳染期為出疹前一天到第一批痘疹結痂後6—7天,常發生於2—6歲,一歲以內的嬰兒很少發生,易在[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