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三歲寶寶說話不清如何訓練正文

三歲寶寶說話不清如何訓練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三歲寶寶說話不清如何訓練
 
1、父母言傳身教很重要,三歲了,說話不清的每一句話都要及時糾正。
2、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3、多多鼓勵孩子自己表達意願。
4、買一個錄音機,每天晚上放一些孩子願意聽的兒童故事,讓孩子聽,聽完後並鼓勵孩子講出來
 
媽媽太聰明,所以小孩學不會說話?聽起來聳人聽聞,卻絕非空口無憑。中山二院康復醫學科燕鐵斌教授解釋,由於父母過度關注孩子,聰明得孩子沒出聲前就看出其需要,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得孩子根本不需要發聲就過得舒舒服服,這樣的溺愛剝奪了孩子的語言環境,小孩就不想學說話了。此外,父母性格內向、家庭語言環境復雜等原因都會造成不恰當的語言環境,阻礙小孩學好說話。 教孩子說話幾大誤區 誤區一:孩子聽不明白,就不和他(她)說話。其實語言環境的建立很重要。應該從孩子兩三個月大開始,家長就開始不停對孩子說話,像“媽媽,抱”、“吃飯”這樣的簡單句子,語速放慢,有利孩子模仿學習。 誤區二:因小孩講不了話,家長加以打罵。碰上脾氣暴躁,不了解兒童心理的家長,就容易發生這類惡性事件,給孩子帶來極不利的影響。孩子到了該說話的時候,因障礙沒法表達出來,本來心理就存在陰影。這時家長再打擊、抱怨,就更容易促使孩子心理產生問題,可能導致自閉心理。 誤區三:操之過急,聽力轟炸。家長出於關愛,想孩子早日成材,於是一天到晚在孩子耳邊放各種語言的兒歌,或同時讓孩子學幾種外語,結果小孩就出現了“聽力疲勞”,不僅學不好說話,連神經、聽力的發育都受影響。 誤區四:學孩子的發音。小孩的發音和大人不同,他們愛說疊詞和兒化音,像杯子,他們愛說成“杯杯”,這樣不規則的發音家長不僅不糾正,反而有意學小孩的說話語調和小孩溝通。這樣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小孩如果老是處於幼稚的語言狀態,對他的語言功能發育不好,因此家長對孩子不正確的發音,應盡早糾正。 怎樣知道孩子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18個月大能理解或表達的詞小於10個 2歲能理解或表達的詞小於30個; 30個月男孩:能表達的語言結構(詞組或簡單句子如喝水)少於3個,女孩:少於5個 3歲前為學語言關鍵期 如果發現小孩在說話上有不妥,父母應該抱他們到綜合醫院看病。診斷病因需要兒科、口腔科、康復科、神經科、心理科等多科室合作,做出診斷後,應該馬上治療。因重度自閉症引起的語言障礙,需要找中山三院、華僑醫院等;耳聾引起的毛病應找聾啞學校;而發育性語言障礙、智力低下、腦損傷、語言器官畸形、功能性語言障礙等原因引發的語言問題,可以找能開展語言治療的康復科,中山醫系統、華僑醫院、珠江醫院和南方醫院都具備這一能力。 學不好說話,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漸漸與人孤立,自閉。同時又因心中想法不能表達出來,脾氣變得暴躁。因此語言障礙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3歲以前為學語言的關鍵期,錯過了這一階段再追趕,就事倍功半。 小兒語言障礙原因 除了疾病原因如聽力障礙、智力障礙、語言器官畸形(腭裂、大舌症等)、腦發育障礙或腦損傷等,大部分兒童語言障礙還是由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造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忽略了孩子語言的早期訓練——— 父母性格內向 一個2歲的小女孩,長得聰明可愛,但很安靜、內向,經常悶聲不吭的,既不哭也不鬧。家裡人都說她是乖孩子,但逐漸發現這種“乖”背後蘊涵著不妥:別人家的小孩都能叫“我要爸爸媽媽”了,但小女孩連單詞也不會說。帶她到醫院檢查,沒發現生理上有什麼缺陷。經過醫生了解,才找到症結所在:小女孩的媽媽不喜歡說話,而爸爸三天兩頭出差,小女孩經常呆在安靜的房子裡,沒人和她說話,缺乏語言環境。 專家點評:燕教授認為,小孩學說話需要刺激與引導,如果父母是悶葫蘆,小孩周圍缺少語言環境的刺激,學習起來肯定緩慢很多。這種導致語言障礙的極端例子是狼孩,狼孩被帶離人群,進入沒有語言環境的世界,回歸人群就不具有語言的能力。 語言環境復雜 從小隨父母到澳洲定居的鵬鵬,到了5歲的時候竟然只會說簡單的單詞,而別的孩子都能背唐詩了。父母急壞了,心想孩子不會是智障吧,四處求醫。等到專業醫生一診斷,發現原因很簡單。鵬鵬爸爸是潮洲人,滿口潮汕話,媽媽說普通話,在家帶他的姥姥則講廣州話,出到家門外,又是英語滿天飛的世界。周圍環境充滿各種語言,搞得鵬鵬都暈了,不知道怎麼學起,最後哪種話都不會說。 專家點評:語言環境復雜與環境單一一樣,都不利小孩牙牙學語。學習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舉例來說,教小孩說“杯子”這個詞,就要拿一個杯子在他面前,不斷重復“杯子”的發音,要小孩模仿發音的同時,將杯子這個物象和它的發音聯系起來。但當周圍語言多種多樣,如“杯子”,有的教潮汕話,有的教普通話,又有人說英語,小孩聽到多種發音,根本不知道該模仿哪種好,於是就不會說話了。2~3歲是口語發音的關鍵時期,這時教小孩1~2種語言就可以了,太多了讓小孩無所適從。 母親過於聰明 小青的媽媽是大學老師,她看了很多育兒書籍,差不多和護士一樣具備有看護嬰孩的理論知識,並親身實踐,把小青養得白白胖胖的。但小青長到一歲多時,媽媽發現不對了,小青連一個單詞都不會講,跟別的孩子比差了一大截。媽媽納悶了,去醫院看病,查來查去,居然發現毛病出在媽媽身上。原來媽媽“聰明”得很,小青一個眼神,媽媽馬上知道她需要什麼,馬上就滿足她了。被媽媽伺候得如此周到,小青當然不需要說話了。 專家點評:對小青語言障礙的解除方法,只需要“媽媽學傻一點”就足夠了。父母的溺愛實際是剝奪了小孩說話的機會。家長的正確做法是,在自然環境中創造發音的環境,讓小孩用口語表達出來。甚至有時家長可以采取一些“小伎倆”,鼓勵小孩用語言表達。如特意把小孩想要拿的玩具放在夠不著的地方,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必然要想辦法找人幫忙,就需要借助語言
 
幼教dvd有礙嬰幼兒學說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09:53 四川在線
父母若想促進嬰幼兒的語言學習,最好少讓孩子看“小小愛因斯坦”、“聰明寶貝”之類的幼教dvd和錄像帶。

華盛頓大學和西雅圖兒童醫院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近日在一篇報告中提到,過度使用此類產品不僅不會幫助嬰幼兒,事實上還可能延緩8到16個月大的幼兒掌握詞匯的時間。

科學家發現,每時每刻都在看幼教dvd和錄像帶的嬰幼兒比不看幼教dvd和錄像帶的嬰幼兒平均少理解6到8個單詞。而幼教dvd和錄像帶對於17到24個月的孩子既沒有積極的影響也沒有消極的影響。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並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幼教dvd和錄像帶對嬰幼兒有益處,反倒有一些跡象表明幼教dvd和錄像帶會給嬰幼兒造成傷害”,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弗雷德裡克·齊默曼說,“總而言之,幼教dvd和錄像帶看得越多,對兒童的影響就越大。”

“這一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但很有意義。嬰幼兒醒著的時間有限,如果把這有限的時間都花在看dvd和電視上,他們就不能與父母交流。”華盛頓大學的邁爾佐夫說,“父母和看護人是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最好的老師。他們本能地調整他們的語言,眼睛的凝視以及各種社交信號,這有助於嬰幼兒學習語言。對於低齡幼兒來說,聚精會神地看dvd和電視不能替代溫情的人際交流。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另當別論,但幼兒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是人。”

幼教dvd和錄像帶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節目,對話少,情節短,圖片、影像不連貫,還有類似熔巖燈之類的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圖像。與之相對比,孩子們看得最多的教育類兒童節目,為了滿足學齡前兒童的成長需要,都經過了精心的制作和測試。齊默曼說,“我們還不確定幼教dvd和錄像帶是否真的有危害。但是,安全第一。父母應該盡可能地讓孩子少看幼教dvd和錄像帶。”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問題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幼教dvd和錄像帶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長遠影響還有待深入探討。
 
大人一個字一個字叫他,要有耐心。
 
通過提供高質量的設備和服務,結合當今世界領先的教育研究成果,以親和於孩子的環境,用家長可以理解的方式,以及合理的價格,開發兒童的學習潛力,促進兒童的身體健康。

沈陽中興旗艦店,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太原北街86號沈陽商業大廈(中心商務會館10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通過提供高質量的設備和服務,結合當今世界領先的教育研究成果,以親和於孩子的環境,用家長可以理解的方式,以及合理的價格,開發兒童的學習潛力,促進兒童的身體健康。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致力於向嬰幼兒的父母、祖父母、看護人特別是第一次成為父母的年輕家長
。呼吁、強調嬰幼兒早期發育的重要性;
。提供認識為什麼嬰幼兒早期發育對孩子未來心智體能發展、學業成就、人格個性塑造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的學習機會;
。傳達、示范最新的國際主流啟育知識;
北京新龍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區西三旗東路新龍大廈三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本人曾經嚴重口吃,06年底開始矯正自己的口吃,一晃3年要過去了。3年間經歷風風雨雨,有喜有悲,這段日子裡我先後推銷過保險、做過舞蹈老師、做過口吃矯正師、做過推銷,等等,好多好多,有需要幫助的吃友可以聯系我,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的!

http://w362441.s119.ufhosted.com/
  個人網站更多有價值的資料都在這裡!強烈推薦您看下面的關於口吃矯正演講視頻,您會受益良多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tq5iss8f70/口吃矯正勵志演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0mda2mjiw.html
口吃矯正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6gwhyqz9r0/口吃矯正選擇大於努力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puwq0rnjt0/矯正前我和五位心理專家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lsdvlrneeq/淺談口吃矯正謎團

 

兒童英語教育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